18.4.2  优化MySQL的参数

内存中会为MySQL保留部分的缓存区。这些缓存区可以提高MySQL数据库的处理速度。缓存区的大小都是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的。本小节将为读者介绍这些配置参数。

MySQL中比较重要的配置参数都在my.cnf或者my.ini文件的[mysqld]组中。这些参数在2.3.2小节简单地进行了介绍。下面对几个很重要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key_buffer_size:表示索引缓存的大小。这个值越大,使用索引进行查询的速度越快。

table_cache:表示同时打开的表的个数。这个值越大,能够同时打开的表的个数越多。这个值不是越大越好,因为同时打开的表太多会影响操作系统的性能。

query_cache_size:表示查询缓存区的大小。使用查询缓存区可以提高查询的速度,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修改操作少且经常执行相同的查询操作的情况;其默认值为0。当取值为2时,只有SELECT语句中使用了SQL_CACHE关键字,查询缓存区才会使用。例如,SELECT SQL_CACHE * FROM score。

query_cache_type:表示查询缓冲区的开启状态。其取值为0时表示关闭,取值为1时表示开启,取值为2时表示按要求使用查询缓存区。

max_connections:表示数据库的***连接数。这个连接数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这些连接会浪费内存的资源。

sort_buffer_size :表示排序缓存区的大小。这个值越大,进行排序的速度越快。

read_buffer_size :表示为每个线程保留的缓冲区的大小。当线程需要从表中连续读取记录时需要用到这个缓冲区。SET SESSION read_buffer_size=n可以临时设置该参数的值。

read_rnd_buffer_size :表示为每个线程保留的缓冲区的大小,与read_buffer_size相似。但主要用于存储按特定顺序读取出来的记录。也可以用SET SESSION read_rnd_buffer_size=n来临时设置该参数的值。

innodb_buffer_pool_size:表示InnoDB类型的表和索引的***缓存。这个值越大,查询的速度就会越快。但是这个值太大了会影响操作系统的性能。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表示何时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日志文件,并且将日志文件写入磁盘中。该参数有3个值,分别为0、1和2。值为0时表示每隔1秒将数据写入日志文件并将日志文件写入磁盘;值为1时表示每次提交事务时将数据写入日志文件并将日志文件写入磁盘;值为2时表示每次提交事务时将数据写入日志文件,每隔1秒将日志文件写入磁盘。该参数的默认值为1。这个默认值是最安全最合理的。

合理的配置这些参数可以提高MySQL服务器的性能。除上述参数以外,还有innodb_log_buffer_size、innodb_log_file_size等参数。配置完参数以后,需要重新启动MySQL服务才会生效。如果想了解更多参数,请参照2.3.2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