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Tips for Improving GAN
  • JS divergence is not suitable(JS divergence衡量分布的问题)
  • Least Square GAN (LSGAN)
  • Wasserstein GAN (WGAN): Earth Mover’s Distance
  • earth mover's distance
  • Why Earth Mover’s Distance?
  • WGAN
  • WGAN
  • Lipshitz Function
  • weight clipping
  • improve WGAN(WGAN-GP,Gradient Penalty)
  • Spectrum Norm
  • GAN to WGAN(如何将GAN的算法改为WGAN的算法)
  • Energy-based GAN (EBGAN)
  • Outlook: Loss-sensitive GAN (LSGAN)
  • Reference


Tips for Improving GAN

这篇文章要说的是对传统的GAN进行的一些优化,为了使GAN更容易训练。比如WGAN,它在原始的GAN上面做了几点改动,成功地提升了原始GAN的表现。还有WGAN-GP,EBGAN和LSGAN。

JS divergence is not suitable(JS divergence衡量分布的问题)

最原始的GAN量的是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之间的JS散度: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03
但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两个分布没有任何的重叠,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image在高维空间中的分布其实是低维的流形(二维平面折叠在三维空间中),高维空间中的低维流形几乎是可以忽略的;另一方面,在衡量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的散度的时候,我们是从两个分布中sample得到两堆data,再去量他们之间的散度,即使计算分布有重叠,但是data之间是没有重叠的,我们完全可以视data的得到的分布没有任何交集(可以用弯曲的线划开)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6


由于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只要两个分布没有重叠,不管他们是不是接近,算出来的JS散度就是Log2。。。例子如图:虽然G1比G0更接近Pdata,但是从JS散度看起来,两者是没有差别的。这样的话,train起来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在训练的时候,我们的生成器的目标是最小化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之间的散度,然后你用判别器量出散度,但是对生成器来说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11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12是一样的,因此生成器不会将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11更新为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12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15


下面从直觉角度看:为什么只要两个分布没有重叠,散度就是log2.

我们是怎样求两个分布的散度的呢?实际上的操作是:我们有两群data,把它视为两个class,然后判别器就是一个二元分类器,然后最小化交叉熵损失;只要两堆数据没有重合,那么他们的loss就是一样的,这意味着量出来的JS散度是一样的。

在原始GAN里面,当你train的是一个二元分类器时,你会发现是比较难以train的,因为没有重叠就是一样差的。

另外一个直观的想法是:当你learn一个二元分类器的话,会给蓝色的点0分,绿色点1分;output是sigmoid函数,在接近0或1的地方特别平,我们期待的是你train一个生成器,它会带领蓝色的点顺着梯度去移动分布,但是蓝色的点几乎是不动的,因为它的附近梯度几乎是0。 过去一个方法是不要把二元分类器训练的特别好(??),太好了就梯度为0了。(下图左下角)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16



Least Square GAN (LSGAN)

看我们上图中的右下角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17


将输出的sigmiod换成linear…从分类问题,变成了回归问题。正样本越接近1越好,负样本越接近0越好



Wasserstein GAN (WGAN): Earth Mover’s Distance

earth mover’s distance

换一种方式来衡量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20


上面的分布是简化了的,土堆应该是这样: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21


出现一个问题:同样的分布,推土机可能走过的路程不一样: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22


上图中的左边是是把邻近的土进行移动,右边是比较远的土进行移动。我们一般用左边的那种。

穷举所有可能的铲土的方法,每一种方法我们叫做moving plan,看哪个方法的距离最小,就是earth mover’s distance。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23


上图中右边是这个例子中最好的一个moving plan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24


  • 行x所有点加起来,对应P中对应第x堆土;
  • 列y所有点加起来,对应Q中对应第y堆土。

给定矩阵(确定移动方案后)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25,计算移动距离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26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27
然后穷举所有移动方案,找到最小那个就是earth mover’s distance: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28

Why Earth Mover’s Distance?

我们来看:当你使用JS散度的时候,不重叠都是log2;当使用W散度的时候,当两个分布虽然不重叠但是当距离变小的时候,散度也小。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29


WGAN
WGAN

我们怎样改判别器,才能使判别器得到的结果是wassertein distance呢?(最大化之前的V(也就是二分类训练)得到的结果是衡量JS散度的)我们怎样改V才能使最大化V是wassertein distance呢?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30


x是从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中sample出来的,让它的判别器输出越大越好;

x是从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32中sample出来的,让它的判别器输出越小越好;

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约束,就是判别器必须是一个1-Lipschitz函数;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很平滑

如果没有这个约束,判别器一味着让:real的分数就越来越高,generated的分数越来越低;那么就崩溃了,永远不会收敛;因为值可以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小。看我们上图中,D就会在生成数据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32的地方趋向于负无穷大,在真实数据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因此必须有额外的限制,让判别器必须是平滑的

Lipshitz Function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35


Lipschitz Function: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36
可以看到公式左边是输出的变化,右边是输入的变化,也就是说输出的变化要小于K倍的输入的变化。

当K=1,我们就把这个满足这个不等式的函数称为1-Lipschitz

也就是: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37
也就是不会变化很快。例如上面的绿色函数比较像1-Lipschitz Function,蓝色函数就肯定不是1-Lipschitz Function

weight clipping

如何满足1-Lipschitz Function约束条件呢?原论文使用的方法是:Weight Clipping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38


仍然使用梯度上升来maximize V 但是当你发现某个参数w大于你设定好的C就设定为c,小于你设定好的-C就设定为-c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Gradient Penalty



improve WGAN(WGAN-GP,Gradient Penalty)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39


Weight Clipping进行改进,函数还是一样: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40
但是Improved WGAN对于约束换了一个角度,就是梯度的norm要小于等于1。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函数是1-Lipschitz的话,等价于:对于所有的input x都去求梯度的话,则梯度的norm总是小于等于1: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41
关于norm的计算是有一个近似计算的方法的: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42
后面这个积分项类似于正则项,它的作用是对所有的x做积分,然后取一个max,这个max的意思当Discriminator的梯度的norm大于1,那么就会存在正则项,如果Discriminator的梯度的norm小于1,那么这项为0,没有正则项(不惩罚)。但是这样会有问题,我们不可能对所有高维空间中的x都进行求积分这个操作,我们的x是sample出来的。因此再次把正则项进行近似: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43
这个正则项保证所有采样出来的x满足Discriminator的梯度的norm小于1

Penalty(中文意思:惩罚)长什么样子呢?

实际上这个penalty项就是从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中随便取一点,然后从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 中随便取一点,然后在这两点的连线上进行采样,得到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46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47


把这些sample到的x ∼ p e n a l t y 范围画出来就是上面的蓝色部分,为什么不是对整个空间中的x都做penalty呢?原文说实验结果表明这样做结果比较好。。。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要沿着梯度的方向向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靠近,靠近移动的方向就是蓝色区域,其他区域也不会去,所以在它们之间的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50 这个区域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WGAN优化的是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50 。不过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50 最近有新的观点说到其实应该优化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 的区域而不是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最小化_50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55


再来一个trick,之前说近似后的约束是希望梯度大于1就会有惩罚,小于1不会有惩罚,也就是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56。但是在实做的时候,用的正则项是: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57
意思是希望梯度越接近1越好。原文:

“Simply penalizing overly large gradients also works in theory, but experimentally we found that this approach converged faster and to better optima.”

理由就是实作上效果好。。。

当然这个方法也有缺点,它的penalty的点是从两个分布中随机选点然后连接,然后做采样,如果有下图的两个分布明显这样做有问题: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58


选择红色那个点是不好的,(因为黄色的点移动也是移动到黑色点那个位置,也就是以黑色点为目标,而不是以红色点为目标。)应该选下图中黑色的点的连线来做采样比较合适。但是找黑色的点又比较麻烦。。。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59


后来又研究者对Improved WGAN提出Improved Improved WGAN算法,改进的地方在于把penalty放在了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02的范围。



Spectrum Norm

上面讲的WGAN比较弱,一来都是用近似的方法搞的,解释不通就说反正实作就是这样;二来只有在某个区域Discriminator的norm才会满足小于1的条件。Spectrum Norm就直接,所有范围的x经过Discriminator后的norm都会满足小于1的条件。(不展开)

简单地说是对每层网络的参数除以该层的谱范数来满足Lipschitz=1的约束,该技术被称为Spectrum Norm(谱归一化)

Spectral Normalization → Keep gradient norm smaller than 1 everywhere

也就是让每一个位置的梯度范数都小于1

下面是生成狗狗的DEMO:



GAN to WGAN(如何将GAN的算法改为WGAN的算法)

我们首先看一下原始GAN 的算法: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61


前面提及太多次了,就不说了。看一下使用WGAN之后的算法: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62


WGAN: 要改四个地方:

  1. 改V
    sigmoid拿掉变成线性
    使用Weight clipping 或者 Gradient Penalty(加上正则化项)等
  2. 改生成器更新公式


Energy-based GAN (EBGAN)

把判别器改成了 autoencoder

对于一般的判别器,你需要让生成器慢慢变强,你的判别器才会强;但是autoencoder的判别器可以pre-train,可以用正样本进行预训练;一开始的判别器会很强,这样你的生成器一开始就会产生很好的image;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63


生成的图片进入粉色部分(Discriminator),先经过一个Autoencoder,还原后,计算出还原图像和原图的reconstruction error(上图中是0.1),然后乘上一个 -1,得到Discriminator的输出(上例中是-0.1)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Discriminator和之前的GAN的Discriminator一样,输入一个对象,得到这个对象和真实对象的差距,只不过是得到这个差距的方法不一样,之前是JS divergence,这里是Autoencoder。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一个图片是否能够被reconstruction,如果能被还原得很好,说明这个图片是一个high quality的图片,反之亦然。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Autoencoder是可以pretrain的,不需要negative example来训练,直接给它positive example来minimize reconstruction error即可。

Using the negative reconstruction error of auto-encoder to determine the goodness.

Benefit: The auto-encoder can be pre-train by real images without generator.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原来的GAN刚开始训练的时候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都很弱,要不断迭代后discriminator才随着generator的变强而变强,这个方法discriminator不依赖generator,直接开局就很强。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64


EBGAN在训练的时候有一个trick,如果只是希望生成图片(蓝色)的分数,即reconstruction error越大越好(取负号后变小),那么会让autoencoder训练出来直接输出noise,因为Hard to reconstruct, easy to destroy,要得到低分很简单,只要输出noise,就会得到reconstruction error超级大(取负号后变小),这样训练出来的discriminator不是我们想要的。

因此我们会在训练的过程中为reconstruction error(取负号后)添加一个margin下限(超参数),让reconstruction error(取负号后)小到一定程度即可。



Outlook: Loss-sensitive GAN (LSGAN)

这个GAN也用到了margin的概念,之前的WGAN,Discriminator是希望真实数据得分越大越好,生成数据得分越小越好



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生成器_65


但是有些生成数据已经比较真实了,没有必要要搞得很小。例如:下图中的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66比较接近真实数据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67,即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68比较小,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穷举_69没有那么接近真实数据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67,即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71 比较大,可以看到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机器学习_71的margin压得比较小,而android 黑夜模式使用的 drawable_深度学习_68



Reference

  • Ian J. Goodfellow, Jean Pouget-Abadie, Mehdi Mirza, Bing Xu, David Warde-Farley, Sherjil Ozair, Aaron Courville, Yoshua Bengio,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NIPS, 2014
  • Sebastian Nowozin, Botond Cseke, Ryota Tomioka, “f-GAN: Training Generative Neural Samplers using Variational Divergence Minimization”, NIPS, 2016
  • Martin Arjovsky, Soumith Chintala, Léon Bottou, Wasserstein GAN, arXiv, 2017
  • Ishaan Gulrajani, Faruk Ahmed, Martin Arjovsky, Vincent Dumoulin, Aaron Courville, Improved Training of Wasserstein GANs, NIPS, 2017
  • Junbo Zhao, Michael Mathieu, Yann LeCun, Energy-base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arXiv, 2016
  • Mario Lucic, Karol Kurach, Marcin Michalski, Sylvain Gelly, Olivier Bousquet, “Are GANs Created Equal? A Large-Scale Study”, arXiv, 2017
  • Tim Salimans, Ian Goodfellow, Wojciech Zaremba, Vicki Cheung, Alec Radford, Xi Chen Improved Techniques for Training GANs, NIPS, 2016
  • Martin Heusel, Hubert Ramsauer, Thomas Unterthiner, Bernhard Nessler, Sepp Hochreiter, GANs Trained by a Two Time-Scale Update Rule Converge to a Local Nash Equilibrium, NIPS, 2017
  • Naveen Kodali, Jacob Abernethy, James Hays, Zsolt Kira, “On Convergence and Stability of GANs”, arXiv, 2017
  • Xiang Wei, Boqing Gong, Zixia Liu, Wei Lu, Liqiang Wang, Improving the Improved Training of Wasserstein GANs: A Consistency Term and Its Dual Effect, ICLR, 2018
  • Takeru Miyato, Toshiki Kataoka, Masanori Koyama, Yuichi Yoshida, Spectral Normalization fo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ICL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