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是指利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功能和作用。详细研究、解释和总结数据的一系列过程,以便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形成相应的结论。
数据是管理的媒介。纯粹的数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先得清楚数据受众的对象。比如说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好,是因为素质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判断一个人是高血压,是指这人在正常情况下的收缩压大于140 mmHg,舒张压大于90 mmHg甚至更高。受众的对象独立于数据毫无说服力,数据脱离具体对象没有实际意义。对象与数据的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对于制造型等实体企业而言,数据分析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管理工作简单化。复杂的运营管理过程用科学思维分析,聚焦数据的主要矛盾点,配以简洁的数据呈现,且尽可能地简化概念来解决,不仅加速了决策效率,也往往还会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一个简要的汇总不亚于面面俱到陈列,一组KPI呈现也比数十页的PPT效果要强很多。苏炳添的成就除了其本人的天赋与努力,教练组的科学数据分析与技术突破功不可没。珠宝店被盗案,如果一味纠结于乙与丙两者孰对孰错,则会陷入无解的僵局。
2.优化运营管理流程。通过对经营数据分析,我们了解企业运营资源如何合理分配,流程哪里需要优化。比如,通过对销售额波动分析,我们确认是销售单价的影响还是成交数量的变化;是访问流量的变化还是转换率的变化。通过对库存周转率分析,我们可以推断是采购流程有待完善还是备货策略需要变更。
3.创造更大的价值效益。商业价值的创新来源于数据价值的有效转换,价值可以通过数据呈现。生产中,当NPI导入量产后,每多久需对ERP系统损耗系数进行调整?哪些制程、哪些料号需要调整?需要通过对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来决定。通过月度或季度生产损耗或不良品的分析,找到降低物料的损耗系数的关键才能提升直通率,降低物料成本的同时才能创造更大的收益。
4.拓展新业务新商机。数据分析可以避免思维的盲点。有人把数据分析过程是比喻成医生把脉看病的过程。除了不仅要提供体检数据,更得要提供疾病医治与预防的方案。一份新备货方案,一条新的流水线的布局,一个新的客户导入或一个新业务模式的开发,均离不开数据预测、分析与推演。制造企业因为新客户或新业务的导入,如何通过制定年度备货计划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无论是基于目标存货周转率加权法还是二元次线性回归分析法备货,均离不开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两者均需从库存的结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制或在途等)的比重构成和CT2R(Circle time to requirement)的构成不同维度进行剖析。
好的应用是建立在对企业管理流程掌控的前提下,唯有如此,数据分析才能发挥应有的成效,也才能真正回归数据管理的最初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