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cket的UDP网络编程
- 1.UDP协议的网络编程概述
- 2.基于UDP协议的网络编程
- 2.1 发送端
- 2.2 接收端
- 3. UDP和TCP协议的区别
- 总结
前面我们学习了基于Socket的TCP网络编程,除过TCP协议的网络编程,还有UDP协议的网络编程。
1.UDP协议的网络编程概述
UDP(User Datagram Protoca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的信息传送服务,类似与短信。
UDP协议是一种面向非连接的协议,面向非连接指的是在通信前不需要与对方先建立连
接,不管对方的状态就直接发送,对于对方是否能够接收到这些数据内容,UDP协议是无法控制的,所以说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协议。
无连接的好处在于速度快,节省内存空间与流量。UDP会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但不保证可靠交付,没有TCP的确认机制、重传机制,如果因为网络原因没有传送到对应端,UDP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错误信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UDP适用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数据报大小限制在64K以下。
2.基于UDP协议的网络编程
基于UDP协议的网络编程一样需要在通信实例两端各自建立一个Socket,但这两个Socket之间没有虚拟链路,这两个Socket只是发送、接收数据报的对象。
Java提供了DatagramSocket对象作为基于UDP协议的Socket,使用DatagramPacket代表DatagramSocket发送、接收的数据报。
DatagramSocket类的常用方法 |
public DatagramSocket(int port):创建数据报套接字并将其绑定到本地主机的指定端口。 |
pulic DatagramSocket(int port,InetAddress Iaddr):创建数据报套接字,将其绑定到指定的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必须在0到65535之间。 |
public void close():关闭此数据报套接字。 |
public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从此套接字发送数据报报。 |
public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从此套接字接收该数据报包。 |
DatagramPacket类的常用方法 |
public DatagramPacket(byte[] buf,int length):构造DatagramPacket,用来接收长度为length的数据包。length参数必须小于等于buf.length。 |
public DatagramPacket(byte[] buf,int length,InetAddress address,int port):构造数据报包,用来将长度为length的包发送到指定主机的指定端口号。length参数必须小于等于buf.length。 |
public int getLength():返回将要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长度。 |
2.1 发送端
- 发送端步骤流程:
- 1.建立发送端的DatagramSocket,需要制定本地的端口号。
- 2.建立数据包DatagramPacket(数据、接收端的IP地址、接收端的端口号)
- 3.调用DatagramSocket的发送方法
- 4.关闭DatagramSocket
public class TestS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1.建立发送端的DatagramSocket,需要指定本地的端口号
DatagramSocket ds = new DatagramSocket();
//发送的数据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脑袋都是你,心里都是你,小小的爱,大大的城里好甜蜜");
list.add("乌黑的发尾盘成一个圈,缠绕所有对你的眷恋");
//接收端的IP地址
InetAddress ip= InetAddress.getByName("192.168.0.108");
//接收端的端口号
int port=6666;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2.建立数据包DatagramPacket
byte[] bytes = list.get(i).getBytes();
DatagramPacket dp = new DatagramPacket(bytes, bytes.length,ip, port);
//3.调用 DatagramSocket 的发送方法
ds.send(dp);
}
System.out.println("发送完毕");
//4.关闭Socket
ds.close();
}
}2.2 接收端
- 发送端步骤流程:
- 1.建立接收端的DatagramSocket,需要制定本地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2.建立数据包DatagramPacket(需要指定数据的数组)
- 3.调用Socket的接收方法
- 4.拆封数据
- 5.关闭Socket
public class TestReceiv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 接收端的步骤流程:
* 1.建立接收端的DatagramSocket,需要制定本地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2.建立数据包DatagramPacket(需要指定数据的数组)
* 3.调用Socket的接收方法
* 4.拆封数据
* 5.关闭Socket
*
*/
//1.建立接收端的DatagramSocket,需要制定本地的IP地址和端口号
DatagramSocket ds = new DatagramSocket(6666);
//一直进行监听数据
while (true) {
//2.建立数据包DatagramSocket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 * 8];
DatagramPacket dp = new DatagramPacket(bytes, bytes.length);
//3.调用Socket的接收方法
ds.receive(dp);
//4.拆封数据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bytes, 0, dp.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
}
}运行后的结果为:

3. UDP和TCP协议的区别
- 1.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 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 3.TCP通过校验和,重传控制,序号标识,滑动窗口、确认应答实现可靠传输。如丢包时的重发控制,还可以对次序乱掉的分包进行顺序控制。
- 4.UDP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工作效率比TCP高,适用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有较高的通信或广播通信。
- 5.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 6.TC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多,UD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少。
总结
前面我们学习了基于TCP协议的网络编程,本节主要介绍了DatagramSocket以及DatagramPacket,并通过案例来说明UDP通信的基本流程。最后说明了UDP和TCP协议之间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