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橙子

审核 | gongyouliu

编辑 | auroral-L

场景与还原

在上一期中和大家探讨了“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场景与还原”。

在准确识别和衡量了数据价值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数据收集时的场景。现在,大数据的价值吸引了很多企业和组织的兴趣,因此他们非常重视自身的数据收集与存储。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大量的碎片化数据是噪音,让事实串联本身变得非常困难。而值得思考的另一方面是,当我们把这些枯燥的数据串联起来时,就一定能代表事实吗?

场景与还原并行,前端还原消费者场景,后端还原业务需求。当我们在进行场景还原时,必须认清数据收集的领域是什么。在不同的领域里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找到与其所在领域里不同的东西,比如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得到的数据就是不一样的。而企业首先要做的是确认用户是不是同一个人,比如在社交网络里涉及的很多信息主要都是聊天内容,如果我是做社交网络的,我就会更多的去寻找这个人和其他人的关系。他今天跟张三聊了三分钟,明天跟李四聊了五分钟,这项数据在社交网络领域里可以获得。但当我们要真实地还原个人的行为的话,最好要有不同领域作为互补,这会让你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有多大的能力弄清哪些数据是同一个用户的,这是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去关注收集到的数据量这么大、广度这么宽,价值在哪里。而当企业不清楚收集到的数据是不是同一个用户的时,那这个数据又有什么用?所以在大数据里,最重要的还是收集人的数据。

而数据的价值,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必须来自于场景。

对于消费者数据的收集,其中一个瞄准器就是你能否还原用户购买行为的场景。基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如果有一天Google Glass成为每个人的标配,或者是有一天,我们买的每一台电脑,其本身都是跟手机捆绑的,那么这两种交叉数据是很容易获取的。

现在有一些终端的确可以收集以前收集不到的数据。以前,我们不知道一些数据的收集背景是不是移动的,但现在可以。用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正在移动?它是不是在某个百货商场里面?面对不同的场景,我们的框架也要相应改变。所以,现在做数据分析报告,最后一个问题变成了:“无线变了,这个报告结果还是一样的吗?你的报告应不应该也变一下?”。

数据的本质就是还原,这是收集元数据的关键方法。如果没有这个概念,你就不知道未来你需要什么数据,就更不懂得什么是重要的数据,到最后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无从辨别的数据。一旦数据多到了连你的公司都没有办法处理的时候,那么其他会处理的人,公司和国家就会把你毫不留情的挤出市场。

总而言之,更深化的数据连接使海量数据经过提炼,更真实的还原了事实,也使我们运用数据科技去解码未来的需求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