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们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的第六期。本期我们将介绍四个数字转型场景中数字化作业场景。

数字模型管理 功能架构 数字化模型的主要作业_数据

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及所产生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能部门的循环往复的日常作业是否高效。在企业真实的作业场景中,往往信息流跑不过实物流。实物的流动速度取决于运输工具的速度,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理论上等同于光速,那为什么信息流跑不过实物流呢?在业务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为物权交接,责任权利划分的问题,导致实物需要签署各种单据,订单,物流单据,验收单。而且这些单据需要人员审核和审批后,才录取信息系统中,这些冗长的流程是导致信息流滞后的重要因素。

实现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匹配,消除高耗能点,提升作业效率,这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聚焦在采购供应链的场景,建议首先识别业务过程中的高耗能点,然后对“人-仓-货-车-船-单”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确定性的业务实现自动化处理,不确定性的业务提供数据辅助决策,持续提升业务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

  1. 可以利用IoT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仓-货-车-船-单”的数字化,并结合GIS地图系统,实现基于位置定位的可视化。
  2. 可以利用AGV和RPA等技术,实现确定性的作业任务的自动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场景模拟建模,对不确定性的场景进行模拟验证,找出最优解决方案,提供辅助决策。

基础数据的构建及其在企业范围内的充分共享,使企业各作业环节从以往的线性,串行的链条结构,转变为网状的互联结构。而当每一个作业环节在获得了“数据自由”之后,就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叠加大数据,AI和IoT等数字技术,实现数据智能分析,业务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

企业对数字化的追求,不仅在于业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在于能够以一种创新的方式重新设计作业模式,重构业务流程,是串行作业变为并行作业,线性多点交叉沟通转变为基于数据共享的状态可视和指令直达,通过业务模式重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基于一线人员的作业场景,拉通各个作业系统的数据,功能和操作界面,面向用户角色进行汇聚,构建一站式的数字化作业平台,实现供应链订单全流程可视化,异常预警,风险提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