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走崛起之路 | 初探美国精神力量的来源(连载)
4月底5月初,去了半个月,和上次只待了加州的硅谷/洛杉矶不同,这次可谓打卡式的横穿北美大陆——硅谷-西雅图-奥马哈-波士顿-纽约。上次是完全的看客心态,这次心里带着“融合可能性”的探索,全程在想是否能做一些链接中美,与产品创新、创投有关的事情。
另外,这次也是半公半私,私的方面是各地见了一些老同学新朋友,公的方面是作为领队,带了十几位良仓求橙的客户,都是些创业公司老板和投资人,去游学。
回来也好几天了,作为懒人的我才开始记录,编个理由吧——只有经历过时间,还能记住的,才是非表面的,真正有意义的东西……看起来会连载好几篇,慢慢来。
第零站:科技之高地——硅谷
随着出行的变多,我已经渐渐从啥都提前安排好的风格剧变为随遇而安型,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决定第二天的行程,甚至决定晚上住哪里已经是常态,感谢租车的便捷和airbnb。
顺便提一句租车,在硅谷没车简直寸步难行,公共交通几乎没有,uber啥的也不便宜,租车性价比就很高了,特别是好一些的车,更实惠,这次选的奔驰CLA算上油费一天也就400多人民币,运气好的话,奔驰E也贵不了几十块。因为路网的密度,只要不是早晚高峰,二三十公里的距离也就是20分钟车程,距离感明显比杭州小了很多,我有时一天约五六波人,来回奔波一百多公里,感觉也可以接受。
随遇而安也有问题,时不时会因为运气不好而浪费时间,比如英特尔博物馆,一早去,发现当天正好在临时休整,下午1点才开门,好在我心态已经比较好,并且都有PlanB。
斯坦福商学院MBA知名校友
Nike创始人留的一段话
这几张都是冥想室里的人和画
硅谷行的另一个亮点,是偶然发现住处附近有个汽车电影院,然后就去看了一场露天的《复联4》,8刀,坐在车里用fm调到对应的频率,虽然半躺着看的腰酸背痛,虽然担心电瓶亏电一直着车不环保,但也算是独特的体验了。
那几天拜访了不少创投圈的华人,了解到做这块的挺多,但还有点群龙无首的状态,分这么几波吧——
第一种,房地产形式,通常有政府背景,买楼,为了政绩:硅谷中关村,深圳湾,杭州的钱塘中心等。
第二种,国内基金的分部,真格,元禾,创新工场等。
第三种,华人基金,吴军(清华系,分家后五六家之一),丹华(张教授可惜了),one piece等。
第四种,干活做活动的,高创会,F50等,和良仓在国内的生态位类似。
深圳湾大楼里的一面墙
这一篇看起来平淡,但硅谷依然是全球高科技的中心,资本、人才密度最大的地方,只是和下一站西雅图比起来,单调了一些。
最后上点和大学同学Napa一日游的照片,结束第一篇。
街边偶遇扬声器发明纪念
Napa一个典型的酒庄/城堡
喝酒的照片就不放了
路上买了生蚝
在金门大桥北开吃
__________
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