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年底了,想必很多人都开始为年终小结发愁。回顾一下今年都做了些什么,一定会发现很多时间都“浪费”了,于是,心情那是相当的复杂。
所以,我们到底是如何评估做过的那些事儿,哪些有价值、哪些没价值?在我看来,这似乎可以和“长期主义”挂上钩。
即,你做的事,效用半衰期有多长?
就拿写公号文章为例,不知道你感受到没有,我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没啥时效性的,包括这篇本身,很多年后读,效用衰减不多。不过,这样就失去了追热点能带来的流量,而热点之所以为热点,就有快生快死的特性,于是,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之后,那个话题就不再吸引人、甚至被遗忘,我也没办法把它放进几年之后的书里作为一个段落。
研究热点很花精力,有强者,可以把长期有效的内核当做内功,再稍花时间驱动热点作为招式,这样就可以短期长期通吃,比如最近很多社区团购的文章,有的流于招式本身,有的就只是以社区团购为例,去分析背后的商业演化通用逻辑。
我自认能力有限,所以还是更多把时间花在长期有效的事情上,于是,(产品创新的)方法论研究就是一个好选择,毕竟每家公司都要理解自己的用户,都用得上“用户生涯”、“用户生态”、“用户旅程”这些工具。这两三年做咨询感受到,越抽象、通用的方法论,适用范围越大,但也会变得“脱离实际”,于是,似乎要再加一个具体的行业,垂直一下。
而这个垂直,我选择在问题上垂直,而不是在解决方案上垂直,因为方法论本身,已经算是解决方案维度了。解释一下,互联网、AI是解决方案的垂直,而教育、医疗是问题的垂直。
所以,选一个在自己有生之年必然持续存在的大问题,然后积累。进入备选的问题,有“身体好、要开心、想发财、有盼头……”,分别对应着健康医疗、娱乐文化、金融、教育。结合自己的情况,今年开始更多的关注教育,我把这个领域定义为相对于“消费性支出”的“投资型支出”,也是一个符合“长期主义”理念的领域。
以上,是长期主义的理念对我做选择的一些影响,你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成长路径,最简单的,可以从小处着手,想一下常做的事儿,前者就比后者更长效一些:
有目的有主题的收集整理信息 vs 看新闻刷未读;
学习理财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 vs 每天盯着股票价格;
在长期研究的领域深交一些朋友 vs 多认识几个人;
……
一句话小结,所谓长期主义,就是设立一个长期有效的目标,并不断调整,延迟满足,要把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精力……)投入在效用半衰期长的事情上。
__________
苏杰(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共4本书,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也是产品创新独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