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毕业后进入目前公司,已有小一年半了。这期间经历多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虽作为普通员工,影响有限,毕竟相应的人员变动基本在管理层面。不过,这段期间也是切身体会到一个将近上千人的公司,在业务和组织结构不断调整中基本稳定发展。因此,就此写篇简单行文,算作个人对实际一家中型外资软件公司运营的思考吧。

        跨地域协作问题:刚入公司时,总觉得异地协作是一个挺困难的事情,对其能够有效沟通很是质疑。但在现代强大的IT技术面前,远程协作效果还是不错的。跨地域的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而对于实际上工作的分配,很像软件的模块划分,要求搞内聚,低耦合,对于难以避免的耦合,可通过人员的直接委派,进行直接交流。对于有上下级的异地管理,则实际上会安排很多项目经理,人事经理实现总部对其他地方意志的延伸。

        人员问题:通过分配不同职位,使用管理人员控制开发进度,技术骨干掌控一个领域,负责解决该领域主要技术难题,普通人员进行日常项目开发与维护. 考评方面,参考两方面,一是日常数据统计,二是上司,合作人员的意见。

        流程问题:依靠各个软件开发控制工具结合日常的邮件,会议,实现版本更替,bug问题的追踪,代码提交的审查,集成发布等。流程的好处是基本保证按时按质的完成计划。

       思考:@左耳朵耗子 说,软件公司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功能开发,基本质量保证。第二级是需要强大技术,解决大部分公司不需要遇到的问题。第三级是创新型,能够发现一些实际存在且有很大挑战的需求,并用高超的技术解决之。或者又可以称这种公司为技术驱动型。对于不同级别的公司,他们跨越等级的鸿沟在哪里,还是有些其实在其诞生的基因中就注定?而对个人,又该如何对自己和公司共同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