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各种新技术充斥着我们的耳朵,并在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RFID技术就成为新技术中的一种,每天在各种生活细节中与我们打无数个照面。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RFID技术最早起源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应用于辨别敌我飞机身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商用化进程。美国国防部针对此项智能技术规定:在2005年1月1日之后,要求所有军需物资都要使用RFID标签。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的行业化应用更是推动了该项技术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的应用与发展,2000年时,每个标签的价格在1美元左右,到了2005年已经降低到了12美分。现在,RFID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身份证件、门禁控制、防盗等安防领域,以及以物联网为特征的,如产品供应链和库存跟踪、生产控制、资产管理等领域。



rfid的发展趋势 rfid现今的发展及应用_rfid的发展趋势

RFID技术的迅速普及与其诸如可快速扫描;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数据的记忆容量大;安全性等诸多性能特点分不开,并因为抗污染能力及耐久性强等环境适应能力好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城市交通管理领域。该项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的一种重要载体被称为汽车电子标识,又称电子车牌,是一种将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电子身份证。

不可不知的汽车电子标识系统

汽车电子标识系统是通过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安装一张用于存储汽车身份数据的RFID电子标签,与在城市道路断面上布设的电子车牌高速读写设备进行通信,可以对RFID电子标签内的数据进行读写,实现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同时与原有交通信息采集和交通管理平台相结合,能够充分满足公安部“实时监控、联网布控、自动报警、快速响应、科学、高效、信息共享”的要求,并实现真正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交通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道路交通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扩大交通管理的监控时段和监控范围,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力度,为智慧城市的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提供关键数据服务。

汽车电子标识系统的普及应用可以实时精准的监控城市交通数据,经大数据处理后的交通数据可以作为城市交通拥堵预判、交通规划制定的数据支撑。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城市交通系统能够适应多种采集环境,在低可见度、多车道车辆正常车速行驶下仍可准确识别,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使城市交通更加科学化、智能化。该系统也可以监察车辆黄绿标信息以及车辆尾气排放情况,对于营造绿色环保的城市交通环境发挥重大作用。例如在重庆等地,安装了电子车牌的车辆在经过卡口时,都会被自动拍照抓取车辆信息,系统会自动筛选黄标车,违反禁行的车辆会被转入处罚系统,南京更是形成了排量检测系统,将环保功能发挥到极致。另外,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形成了完善的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防非法识读的安全体系,能够用于假套牌、盗抢车辆等违法车辆查缉布控、车辆行驶轨迹跟踪及回溯、区域交通动态管制等涉车治安管理应用,提升车辆甑别能力,精确打击各类涉车违法犯罪活动。RFID对于整个行业进行优化运营管理,可准确查验车辆缴费信息,提升各类涉车费用收缴率的同时,对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也有所助益,出行者能够根据实时准确的路面拥堵状况、路况等信息合理安排行程,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促进城市交通流量合理化分布。就以北京来举例,近年来,北京的交通管理从单双号限行到限购,都没能遏制交通拥堵的趋势,最后只能通过电子标识来实现拥堵收费,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为低碳区分车分时限行、排污费差异化征收提供技术支撑。

汽车电子标识系统为何还没有形成全国普及规模

RFID技术在近些年来一直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在智能交通方面也在不断推进普及率,但直到今年的1月20日,由滨湖区无锡(国家)智能交通产业园企业——公安部交研所牵头开发的汽车电子标识系统才正式在无锡启用,这是全国首个启用汽车电子标识,进行智能交通管理的示范应用城市。面对这个行业雷声大雨点小的窘境,我们不禁要问:汽车电子标识系统为何还没有形成全国普及规模?

最大的问题就是费用。首先每一辆车都必须配备一个印有序列号和二维码的普通IC卡大小的卡片,并将其贴到汽车前的挡风玻璃上端。其次,在汽车配备了相关设备之后,还要在各个街区配备识读基站。这项工程无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到,仅无锡市区在2015年上半年就要完成10万枚汽车电子标识的安装和100处识读基站的建设工作,并开展货车通行证管理、交通信息采集、非现场交通执法、停车门禁管理、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等示范应用,全面测试评估汽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和相关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最后,该套系统的后续维修、管理等也需要配备专业人员。因此,虽然从长远来看普及该系统是一个趋势,但因短期投入比较大,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

我们认为,以视频分析、车牌识别为基础的电子警察、卡口系统的逐步普及和大数据、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汽车电子标识系统在交通管理上的应用,这也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普及进度。

结语:RFID技术在各个行业中日益普及,近些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也可谓是异军突起,但新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因成本等因素暂时搁置,如何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采用多种技术的结合也是相关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