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语言微服务实践


简介

近一两年来,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热门话题(microservices.io),与传统的一体化应用架构相比,微服务架构在开发、测试、部署方面都有众多吸引人之处,越来越多没有历史包袱的新项目都启用微服务架构的模式来开发。

我们这个团队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决定在一起美这个APP的后端开发中,选择go作为开发语言,采用微服务模式来实现,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心得,简单总结后分享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框架选择

不同的团队在选择基础框架(库)时考虑的要素不同,我们团队更喜欢小而美的框架,尽可能不要让框架侵入业务,易于升级、维护和替换,所以我们更愿意选择Library而不是Framework。

在web方面,我们选择了negroni作为middleware库,采用性能不错的httprouter替换go标准库的mux,而没有用任何web相关的框架。

在微服务之间的rpc调用方面,为了将来的扩展性、跨语言调用等因素,我们没有直接用go标准库的rpc模块,而是采纳了google最新推出的grpc。但grpc本身属于比较重型的rpc框架,对业务代码有一定的侵入性,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库(包括worpc、worc、wonaming等)来屏蔽这些不必要的业务代码侵入,保持了业务代码本身的整洁。

微服务划分

在微服务体系中,如何切分微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遵循了如下一些原则:

  1. 逻辑独立、边界清晰的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微服务
  2. 每个table只由一个微服务操作(包括插入、读取、更改、删除等)
  3. table之间不引入外键约束,id字段全部采用uuid
  4. 将需要保持数据一致性的操作放在一个微服务中,避免跨服务带来的数据一致性难题
  5. 微服务之间的通信,尽可能采用消息队列实现松耦合,当需要同步调用时再借助于rpc
  6. 微服务独立部署,通过etcd实现服务的注册与发现

总体架构




go语言 动态服务器 go语言微服务_go语言 动态服务器


Gateway

Gateway是微服务对外提供服务的一个屏障,它的核心点在于:

  1. 屏蔽微服务之间通过消息队列、rpc等通信方式,为Web页面和移动APP提供基于HTTP协议的RESTful API接口
  2. 对每一个http业务请求进行必要的鉴权和数据完整性、合法性检查,以减少微服务的负担,让微服务的代码更纯粹
  3. 微服务部署体系中,每个微服务可能会部署多个实例,Gateway还承担着在这些实例中进行负载均衡的功能
  4. 进行必要的日志输出、监控打点等功能,对每一个来自于APP和页面的http请求,生成一个唯一的trace id,并将trace id传导到每一个后续的微服务中,以便后续的查错和性能调优
  5. Gateway的每一个http请求都是无状态的,采用JWT(Json Web Token)机制实现一个客户端的请求状态信息的传递

服务的注册与发现wonaming

微服务体系中,服务的注册和发现对整体架构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同步的rpc调用,每个服务有多少实例,每个实例的地址等,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我们采用etcd保存服务信息,同时封装了wonaming作为微服务注册和发现的中间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服务在启动时,调用wonaming向etcd注册包含TTL的服务“索引”、
  2. 注册后,服务与etcd保持定时心跳,当微服务主动退出或超时,服务解注册并“下线”
  3. 在Gateway中,通过resolver进行服务发现,配合grpc提供的balancer实现负载均衡,resolver启动后会对etcd中的 /wonaming 目录进行监控,当有服务注册或者解注册时,动态维护可用服务清单。
r := wonaming.NewResolver(name) b := grpc.RoundRobin(r) conn, err := grpc.Dial(etcd, grpc.WithInsecure(), grpc.WithBalancer(b))

服务的rpc调用worc

grpc是一个比较重的rpc框架,当客户端通过grpc调用服务端时,需要大量的重复性代码来建立连接、调用、处理错误返回等,影响业务代码的整洁性,并且对业务代码具有很强的侵入性,为了规避这个问题,我们封装了worc,以实现便捷的grpc调用:

resp, err := worc.CallRPC(ctx,"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