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对象基础

  •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编程方式: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注:Java和C#来说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而python比较灵活即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也支持函数式编程

1、创建类和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 class是关键字,表示类
  • 创建对象,类名称后加括号即可

ps:类中的函数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详细见:类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类中定义的函数叫做 “方法”

# 创建类
class Foo:
     
    def Bar(self):
        print (self)
 
    def Hello(self, name):
        print ('i am %s' %name)
 
# 根据类Foo创建对象obj
obj = Foo()
print(obj)  #执行结果:<__main__.Foo object at 0x0025F5F0>

obj.Bar() #执行Bar方法  #执行结果:<__main__.Foo object at 0x0025F5F0>
obj.Hello('wupeiqi') #执行Hello方法
obj2 = Foo()
obj2.Hello('alex') #执行Hello方法

由上面代码得出结论:self 参数—>> 是类实例化的对象。 为什么需要传入self呢,我且估计以为是:如上面代码,self的利用,就可以区分出两个对象在执行Hello()时,"wupeiqi"和"alex"这两个值该分别返回到哪个对象身上。

二、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1、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 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第一种方式:(不推荐用,仅做封装的讲解)

class Foo:def Bar(self):
        print(self)
        
    def Hello(self):
        print(self.name)
        
obj2 = Foo()
obj2.name="www"  #在对象里建立变量,然后将变量一起指向类。
obj2.Hello()

第二种方式:(推荐使用)

第一步: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子类_02

 self 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 obj1 = Foo('wupeiqi', 18 ) 时,self 等于 obj1

                              当执行 obj2 = Foo('alex', 78 ) 时,self 等于 obj2

所以,内容其实被封装到了对象 obj1 和 obj2 中,每个对象中都有 name 和 age 属性,在内存里类似于下图来保存。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子类_03

第二步: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
  • 通过self间接调用

a、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上图展示了对象 obj1 和 obj2 在内存中保存的方式,根据保存格式可以如此调用被封装的内容:对象.属性名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借助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对象中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obj1 = Foo('wupeiqi', 18)   #这句除了构建对象外,还自动执行了__init__()方法,将变量封装到对象中
print obj1.nam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obj1.ag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age属性
  
obj2 = Foo('alex', 73)
print obj2.name    # 直接调用obj2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obj2.age     # 直接调用obj2对象的age属性

b、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执行类中的方法时,需要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detail(self):
        print self.name
        print self.age
   
obj1 = Foo('wupeiqi', 18)
obj1.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1,即:self.name 是 wupeiqi ;self.age 是 18
   
obj2 = Foo('alex', 73)
obj2.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2,即:self.name 是 alex ; self.age 是 78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应用:

pickle保存对象:

保存对象的状态 pickle。使用pickle.dump()将对象直接保存到文件中。然后使用pickle.load()将文件再次解析为对象。

该方法可是:json不可实现的哦

import pickle,os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weight):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Weight = weight


    def chi(self):
        self.Weight += 2

    def duanlian(self):
        self.Weight -= 1

o1 = Person("xiaoming",18,200) #实例化后,默认执行init方法,因此,将三个参数封装到o1了

if os.path.exists('h.log'):
    o1 = pickle.load(open("h.log", "rb"))  #打开文件,pickle直接将保存的对象重新解析为对象
    print(o1)  #执行结果:<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9CFEF0>
    o1.chi()
    o1.chi()
    o1.duanlian()
    print("文件存在",o1.Weight)
    pickle.dump(o1, open("h.log", "wb")) #直接将对象o1保存到文件中,
else:
    o1 = Person("xiaoming", 18, 200)  # 实例化后,默认执行init方法,因此,将三个参数封装到o1了
    o1.chi()
    o1.chi()
    o1.duanlian()
    o1.duanlian()
    print("文件不存在",o1.Weight)
    pickle.dump(o1, open("h.log", "wb"))

 2、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例如: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如果我们要分别为猫和狗创建一个类,那么就需要为 猫 和 狗 实现他们所有的功能,如下所示:

class 猫:

    def 喵喵叫(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class 狗:

    def 汪汪叫(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上述代码不难看出,吃、喝、拉、撒是猫和狗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猫和狗的类中编写了两次。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动物:吃、喝、拉、撒

     猫:喵喵叫(猫继承动物的功能)

     狗:汪汪叫(狗继承动物的功能)

class 动物: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猫(动物):

    def 喵喵叫(self):
        print '喵喵叫'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狗(动物):

    def 汪汪叫(self):
        print '喵喵叫'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注:除了子类和父类的称谓,你可能看到过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子类_04

学习了继承的写法之后,我们用代码来是上述阿猫阿狗的功能: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 '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狗'
        
    def cry(self):
        print '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继承的特点:

1 子类可以用父类的所有方法  (继承:子类将父类的所有方法变成自己的方法)

父类 == 基类
       子类 == 派生类
# 1 派生类中没有基类的功能:
class Animals:
    def chi(self):
        print("chi")

    def he(self):
        print("%s he"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s):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jiao(self):
        print("%s 叫"%(self.Name))

mao1 = Cat("小花")
mao1.jiao()  #执行结果:小花 叫
mao1.he()    #执行结果:小花 he  #由这点可以看出来,如果是子类所有没有的方法,直接可以从父类获取,并将其变成自己的方法。

2 派生类和父类中都有同一个方法,调用派生类时候优先执行派生类的方法。(在java中,子类中有和父类同样的方法,这叫重写)

派生类中有的功能 基类中也有 : 优先执行派生类中的方法。  即从上到下

class Animals:

    def he(self):
        print("he")

    def piao(self):
        print("%s 票 小泽"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s):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jiao(self):
        print("%s 叫"%(self.Name))

    def piao(self):
        print("%s 票 空" % self.Name)

mao1 = Cat("小花")
mao1.piao()  #执行结果: 小花 票 空  #由这点可以看出,当子、父类都有的方法,直接调用子类的

那么问题来了,__init__()方法也遵循上面的继承规则吗?

在封装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__init__()方法在构建对象的时候,由python自动执行,并将变量封装到对象中,如下: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借助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对象中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obj1 = Foo('wupeiqi', 18)   #这句除了构建对象外,还自动执行了__init__()方法,将变量封装到对象中

我们尝试了一下:

#情况一:  父类中有_init__()方法,子类没有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class B(A):
    def f1(self):
        print("B")

b=B("mao")  #构建对象,因为B继承了A,所以A的变量B也继承了,
print(b.name)  #执行的结果:"mao"

#情况二:   子类和父类中都有__init__()方法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B"
    def f1(self):
        print("B")

b=B()  
print(b.name)  #执行的结果:"B"

结论:看来一切的方法都完全遵循继承的规则。

难道因为子类有__init__()方法,就没有办法获取父类的__init__()方法中定义的变量了吗?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IP="172.16.8.49"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B"
        super(B,self).__init__() #这句就是B调用父类的__init__()方法去获取固定值    #强烈推荐
        #A.__init__(self)  #这句同上面一样的作用                      #不推荐
    def f1(self):
        print("B")

b=B()  
print(b.name)  
print(b.IP)  #执行的结果 :172.16.8.49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 是否可以继承多个类
  • 如果继承的多个类每个类中都定了相同的函数,那么那一个会被使用呢?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因继承的方式不同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继承关系如右图
class E(object):
    def f6(self):
        print("e.f6")class D(E):
    def f5(self):
        print("d.f5")
    def f4(self):
        print("d.f4")

class C:
    def f4(self):
        print("c.f4")
    def f2(self):
        print("c.f2")

class B(C):
    def f2(self):
        print("b.f2")

class A(B,D):
    def f1(self):
        print("a.f1")

xx=A()
xx.f1()  #执行结果:a.f1
xx.f2()  #执行结果:b.f2
xx.f4()  #执行结果:c.f4
xx.f5()  #执行结果:d.f5

 结论:1 从左到右去匹配,匹配到就不向右匹配了,2 派生类中有的就不用了

#第二种情况: 继承关系如右图
class E(object):
    def f6(self):
        print("e.f6")def f3(self):
        print("E.f3")
class D(E):
    def f4(self):
        print("d.f4")

class C(E):
    def f4(self):
        print("c.f4")
    def f3(self):
        print("c.f3")
    def f2(self):
        print("c.f2")

class B(D):
    def f2(self):
        print("b.f2")

class A(B,C):
    def f1(self):
        print("a.f1")

xx=A()
xx.f1()  #执行结果:a.f1
xx.f2() #执行结果:b.f2
xx.f4()  #执行结果:d.f4
xx.f3()  #执行结果:c.f3    #由这一个可以看出,当在D类中没有找到f3()方法后,不是去E类中找,而是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再找不到,采取E类中找

结论:1.寻找父类是先左后右,2,父类没找到就去父类的父类寻找,但是当两个类具有同一个父类时,那么会先左右寻找最后再寻找共同父类

易错点:

#代码的继承逻辑图,如多继承第二种,
class E(object):
    def f4(self):
        print("e.f4")
    def f3(self):
        print("E.f3")
class D(E):
    def f4(self):
        print("d.f4")

class C(E):
    def f4(self):
        print("c.f4")
    def f3(self):
        self.f4()  #self ,我们讲过了,self = 对象,实例化后的对象调用类的各种成员的时候的self就是这个对象。
                   #而且我们也讲过了继承的查找顺序,因此,遇到self 就要从对象的类开始往上找def f2(self):
        print("c.f2")

class B(D):
    def f2(self):
        print("b.f2")

class A(B,C):
    def f1(self):
        print("a.f1")

xx=A()
xx.f4()  #执行结果:d.f4
xx.f3()  #执行结果:d.f4   #说明C类的f3()方法调用的self.f4()。是从A类开始按照继承关系一级一级的向上找

总结:1.在继承中,我们一定要明确self指的是那个对象,这个self是由谁创建的。比如上面代码,self是由A()创建的,那么在执行程序的时候self永远就指的是A()对象。

2.那么在继承过程中,遇见self.f4(),说明是要进行对象的方法调用,那么此时需要从底层(创建对象的类)开始一级一级的开始向上找。

另外一个问题,python2中的多继承:

在讲解之前,我们先说一个什么是经典类和新式类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父类_05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封装_06

  •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同python3一样)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父类_07

class D: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python2—经典类多继承

class D(object):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python2—新式类多继承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这种查找方式同python3一样>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3、多态

在java中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类型,为了实现不同变量对同一个方法的应用,故而有了多态一说:

class OverloadDemo{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No parameters");
             }
      void test(int a){
           System.out.println("a: "+a);
          }
      void test(int a,int b){
           System.out.println("a: "+a+" b: "+b);
           }
      double test(double a){
              System.out.println("double a: "+a);
               return a*a;
         }
 }
#这儿的test()方法因传入的参数(个数/类型)不同。从而实现了在调用时的不同。这个种写法有被叫做重载。体现的就是多态的一种形式

在python中,因在传入参数时,比用指定变量的类型,所以python本身就是一种多态。故而没有特定的方法去实现多态。

三、总结 

以上就是本节对于面向对象初级知识的介绍,总结如下:

  •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和 对象 的使用
  •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 python3中的类都是新式类,多继承的查找方式都是广度优先

问答专区

问题一:什么样的代码才是面向对象?

答:从简单来说,如果程序中的所有功能都是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那么就是面向对象编程了。

问题二:函数式编程 和 面向对象 如何选择?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须知:对于 C# 和 Java 程序员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该两门语言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不支持函数式编程)。而对于 Python 和 PHP 等语言却同时支持两种编程方式,且函数式编程能完成的操作,面向对象都可以实现;而面向对象的能完成的操作,函数式编程不行(函数式编程无法实现面向对象的封装功能)。

所以,一般在Python开发中,全部使用面向对象 或 面向对象和函数式混合使用

面向对象的应用场景:

  1. 多函数需使用共同的值,如: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都需要连接数据库字符串、主机名、用户名和密码
class SqlHelper:

    def __init__(self, host, user, pwd):

        self.host = host
        self.user = user
        self.pwd = pwd

    def 增(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删(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改(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查(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o something

  2 需要创建多个事物,每个事物属性个数相同,但是值的需求
如:张三、李四、杨五,他们都有姓名、年龄、血型,但其都是不相同。即:属性个数相同,但值不相同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blood_typ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blood_type = blood_type


    def detail(self):
        temp = "i am %s, age %s , blood type %s " % (self.name, self.age, self.blood_type)
        print temp

zhangsan = Person('张三', 18, 'A')
lisi = Person('李四', 73, 'AB')
yangwu = Person('杨五', 84, 'A')

问题三:类和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保存?

答:类以及类中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而根据类创建的每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需要存一份,大致如下图:

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 python面向对象开发_python 实现面向接口编程_08

如上图所示,根据类创建对象时,对象中除了封装 name 和 age 的值之外,还会保存一个类对象指针,该值指向当前对象的类。

当通过 obj1 执行 【方法一】 时,过程如下:

  1. 根据当前对象中的 类对象指针 找到类中的方法
  2. 将对象 obj1 当作参数传给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