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淆矩阵

混淆矩阵绘制 python 混淆矩阵precision recall_召回率

TP = True Postive真阳性;FP = False Positive假阳性 ;FN = False Negative假阴性;TN = True Negative真阴性

① 精度 / 差准率(precision, 或者PPV,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 TP / (TP + FP)

精度 = 5 / (5+4) = 0.556,你认为是True的样本中,到底有多少个样本是真为True。

② 召回 / 查全率(recall,敏感度,sensitivity,真阳性率,TPR,True Positive Rate) = TP / (TP + FN)

召回 = 5 / (5+2) = 0.714,预测样本中 属于True的样本,你真的判断为True的有几个。

③ 特异度(specificity,真阴性率,TNR,True Negative Rate) = TN / (TN + FP)

在上面的例子中,特异度 = 4 / (4+4) = 0.500

④ F1-值(F1-score) = 2*TP / (2*TP+FP+FN)

在上面的例子中,F1-值 = 2*5 / (2*5+4+2) = 0.625

二、PR曲线

PR曲线实则是以precision(精准率)和recall(召回率)这两个为变量而做出的曲线,其中recall为横坐标,precision为纵坐标。

一个阈值对应PR曲线上的一个点。通过选择合适的阈值,比如50%,对样本进行划分,概率大于50%的就认为是正例,小于50%的就是负例,从而计算相应的精准率和召回率。(选取不同的阈值,就得到很多点,连起来就是PR曲线)

如果一个学习器的P-R曲线被另一个学习器的P-R曲线完全包住,则可断言后者的性能优于前者,例如上面的A和B优于学习器C。但是A和B的性能无法直接判断,我们可以根据曲线下方的面积大小来进行比较,但更常用的是平衡点或者是F1值。平衡点(BEP)是P=R时的取值,如果这个值较大,则说明学习器的性能较好。而F1 = 2 * P * R /( P + R ),同样,F1值越大,我们可以认为该学习器的性能较好。

三、ROC曲线

在ROC曲线中,横轴是假正例率(FPR),纵轴是真正例率(TPR)。
(1)真正类率(True Postive Rate)TPR: TP/(TP+FN),代表分类器预测的正类中实际正实例占所有正实例的比例。
(2)负正类率(False Postive Rate)FPR: FP/(FP+TN),代表分类器预测的正类中实际负实例占所有负实例的比例。

我们可以发现:TPR=Recall。
ROC曲线也需要相应的阈值才可以进行绘制,原理同上的PR曲线。

绘图过程:

给定m个正例子,n个反例子,根据学习器预测结果进行排序,先把分类阈值设为最大,使得所有例子均预测为反例,此时TPR和FPR均为0,在(0,0)处标记一个点,再将分类阈值依次设为每个样例的预测值,即依次将每个例子划分为正例。设前一个坐标为(x,y),若当前为真正例,对应标记点为(x,y+1/m),若当前为假正例,则标记点为(x+1/n,y),然后依次连接各点。

四、AUC曲线

AUC (Area under Curve):ROC曲线下的面积,介于0.1和1之间,作为数值可以直观的评价分类器的好坏,值越大越好。
AUC = 1,是完美分类器,采用这个预测模型时,存在至少一个阈值能得出完美预测。但是绝大多数预测的场合,不存在完美分类器。
0.5 < AUC < 1,优于随机猜测。这个分类器(模型)妥善设定阈值的话,能有预测价值。
AUC = 0.5,跟随机猜测一样(例:丢铜板),模型没有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