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超神经


场景描述:将「马赛克」像素级别的大头照转换成高清照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杜克大学提出的 AI 算法,不仅可以「去掉马赛克」,还能精细到每一道皱纹、每一根头发。你要试试吗?


关键词:低分辨率 高分辨率 GAN 



在这个追求高清画质的时代,我们对渣画质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在知乎上搜索「低分辨率」、「渣画质」,会看到一大片诸如「如何补救清晰度低的照片」、「如何拯救渣画质」之类的问题。


那么,将渣到马赛克级别的画面秒变高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用 AI 算法告诉你。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生成器

GitHub 链接:https://github.com/adamian98/pulse


 前所未有,「马赛克」瞬间变高清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 AI 算法,称之为 PULSE(Photo Upsampling via Latent Space Exploration,通过潜在空间探索的照片上采样)。


该算法可以将模糊、无法识别的人脸图像转换成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其细节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精细、逼真。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数据集_02

根据输入的低分辨率图片,系统会生成一系列高清图像


如果用以前的方法,想要把一张模糊的「大头照」变清晰,最多只能将这张照片缩放到原始分辨率的八倍。


但是杜克大学的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仅在几秒钟内,就可以把 16x16 像素的低分辨率(Low Resolution,以下简称 LR)小图,放大 64 倍,变成 1024 x 1024 像素的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以下简称 HR)图像。


他们的 AI 工具会「象」出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特征,即使是原本 LR 照片中无法看到的细节,比如毛孔、细纹、睫毛、头发和胡茬等,经过其算法处理后,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来看一个具体示例: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连连看_03

左图为原始低分辨率图像,右图为系统创建的高清图像


领导该团队的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家辛西娅·鲁丁(Cynthia Rudin)说:「以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用这么少的像素,就创造出拥有大量细节的超分辨率图像。」


在实际应用方向上,论文的共同作者 Sachit Menon 介绍称:「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只是用面部作为概念验证。


但从理论上讲,该技术是通用的,从医学、显微镜学到天文学和卫星图像,都可以通过该技术改善画质。」



 打破传统操作,实现最佳效果


虽说此前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低清变高清的方法,但能够达到像素放大 64 倍级别的,还是业界首次。


 传统方法:像素匹配,易出 bug


传统方法处理此类问题时,一般拿到 LR 图像后,会「猜测」需要多少额外的像素,然后试着将此前处理过的 HR 图像中相应的像素,匹配给 LR 图像。


而这种单纯匹配像素的结果是,像头发和皮肤的纹理这种区域,会出现像素匹配错位的现象。


而且该方法还会忽略了 HR 图像中,感光性等感知细节。所以最终在平滑度、感光度上出现问题,结果依然会显得模糊或者不真实。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生成器_04

之前的一些方法,部分生成结果有点诡异


 新方法:低清图像「连连看」 


杜克大学的团队则提出的新方法,可以说是开辟了新的思路。


在拿到一张 LR 图像后,PULSE 系统不会慢慢添加新的细节,而是遍历 AI 生成的 HR 图像,将这些 HR 图像对应的 LR 图像与原图对比,找到最接近的那张。


打个比方,相当于拿 LR 图片做个「连连看」,找到最相似的 LR 版本,那么再反推回去,这张 LR 图像所对应的 HR 图像,就是最终要输出的结果。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连连看_05

原始 LR 图片(上),PULSE 输出的 HR 图片(中)

HR 图片对应的 LR 图(下)


团队使用了生成对抗网络(简称 GAN ),它包括对同一张照片数据集进行训练的两个神经网络,即生成器与鉴别器。


其中,生成器拟它所过训练的人脸,提供 AI 创建的人脸,而鉴别器则获得了该输出,并确定它是否足以以假乱真。


随着经验的积累,生成器的经验会越来越好,直到鉴别器无法分辨出差异。


他们用一些真实图像进行试验,效果对比如下图所示: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连连看_06

上排为真实图片,中排为将真实图片下采样而来 LR 图像

下排为 PULSE 根据 LR 图像生成的 HR 图像


虽然生成的高分辨率图与原图仍有一些差距,但是这比以前的方法要清晰很多。


 评估:优于其它方法,得分接近真实照片


团队在著名的高分辨率人脸数据集 CelebA HQ 上评估了其算法,用 64×,32× 和 8× 的比例因子进行了这些实验。


研究人员要求 40 个人对通过 PULSE 和其他五种缩放方法生成的 1440 张图像进行 1 到 5 的评分,而 PULSE 的效果最佳,得分几乎与真实的高质量照片一样高。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生成器_07

HR 为实际的高清人像数据集,得分仅比 PULSE 高 0.14


团队成员表示,PULSE 可以从嘈杂、低质量的输入中,创建逼真的图像,即使原图连眼睛、嘴巴都无法辨认。这是其他方法无法做到的。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生成器_08

与其它方法对比,PULSE 将细节处理得更为逼真


不过,该系统还不能用于识别身份,研究人员表示:「它无法将安全摄像头拍摄的失焦、不能识别的照片,变成真人的清晰图像。它仅会生成不存在但看上去很真实的新面孔。」


在具体应用场景上,除了上文提到的,该技术未来可能应用在医学、天文学之外,对于大众来说,拥有这项黑科技之后,就可以把 N 年前的老照片变高清。对于编辑同志们来说,更是一大福音,再也不用为找高清配图而头大了。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生成器_09

从此告别「画质感人」


温馨提示:研究人员还会在正在举行的 CVPR 2020(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上介绍他们的方法,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http://cvpr2020.thecvf.com/program/tutorials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pdf/2003.03808.pdf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6/200612111409.htm


—— 完 ——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_数据集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