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对项目支出情况进行评估和衡量的过程,旨在评估项目支出的效益、效果和效率,以确保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评价目的

(一)通过对项目的绩效评价,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评价其项目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资金使用成效,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促使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直加以整改,及时调整和完善单位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并加强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遵循原则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项目管理


(一)科学公正。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二)统筹兼顾。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三)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四)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主要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要求;

(三)部门职责相关规定;

(四)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五)预算管理制度及办法,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财务和会计资料;

(六)项目设立的政策依据和目标,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项目决算或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

(七)本级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稽核报告等;

(八)其他相关资料。

评价工作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统计计算法等。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项目管理_02


1)成本效益分析法

是指将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的方法。

2)比较法

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际实施效果的对比,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小组根据收集的项目资料和实地观察,了解项目实际实施情况,与项目申报时确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3)最低成本法

是指在绩效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成本最小者为优的方法。

4)公众评判法

是指通过专家评估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小组将对参与的管理部门和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进行访谈,收集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和效果的相关证据,为绩效分析结论提供有力支撑。

5)统计计算法

是指采用各种专业(或专门)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收集项目实施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或核算等方式进行计算实际完成或达到的结果,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小组根据相关文件依据,设计符合项目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集数据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项目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评价实施流程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评价指标_03


1)评价准备阶段:

确定评价目标、范围和评价周期。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

收集项目支出相关信息和数据。

2)数据收集阶段:

收集项目支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预算、实际支出、成本数据等。

进行数据清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分析阶段: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

根据权重分配,计算绩效评价的综合得分。

4)绩效报告和反馈阶段:

撰写绩效评价报告,总结评价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向相关利益相关方(项目负责人、管理部门等)提供绩效评价报告,并进行反馈和发展指导。

5)改进和追踪阶段:

根据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效果的实现。

参与方及其责任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数据_04


项目负责人:提供项目支出相关信息和数据,配合评价工作的进行,并接受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提供支持和配合评价工作的进行。

评价团队:负责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撰写,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部门、项目参与单位、社会公众等,可提供意见和建议,参与评价结果的讨论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监督与审查机制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数据_05


内部审查: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对绩效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评价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外部监督:接受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定期回顾:定期回顾绩效评价方案的实施情况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以适应实际需要和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