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abstract
  • 增量
  • 变量增量
  • 函数增量
  • 变量用定点和增量表示
  • 连续
  • 点连续
  • 左连续
  • 右连续
  • 区间内连续
  • 闭区间端点连续
  • 连续函数的图形
  • 常见连续函数
  • 间断点
  • 第一类间断点
  • 可去间断点
  • 跳跃间断点
  • 第二类间断点


abstract

  • 增量的概念
  • 一元函数连续和间断点概念和分类

增量

变量增量

  • 设变量AM@连续@间断点_邻域从它的一个初始值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02变换到终值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03,则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04称为变量AM@连续@间断点_邻域增量,记为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06
  • 增量可以正的,也可以时负的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07表示变量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08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09时是增大的
  • 否则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0是减小的
  • 记号说明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1是一个整体,而是不可分割的记号

函数增量

  • 假定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则当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4时,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5,因此函数值或因变量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的对应增量为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7
  • 习惯上称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8函数增量

变量用定点和增量表示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9,那么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20就是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21;
  • 同时,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22=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23=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24,即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25从而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26就是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24,即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28(0)

连续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20时,函数的对应增量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26,即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1(1)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32(2)
  • 则称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33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4处是连续的
  • 上述分析可知,式(0),(1),(2),是相当的,通常习惯是用(0),该式更加接近一般的极限书写习惯

点连续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在点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的某个邻域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7内有定义,若式(0)(或(1)或(2))成立,则称**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在点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连续**
  • (1,2,3)究竟使用哪种形式方便,需要具体分析
  • 式(0)指出: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33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41时的极限存在且等于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42,则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43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4处连续(仅极限存在是不够的,还需要等于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42而不能是其他值)
  • 并且,由式(0)容易将连续用"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46语言"表述: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在点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49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50,当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51时,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52
  • Notes:
  • 几何的角度解释,就是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33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4处连续则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4相邻的点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56的函数值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57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42要多接近有多接近
  • 和一般的自变量趋于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34的极限表述不同的地方在于从去心邻域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0变成非去心邻域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1,因为连续要求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2有定义

左连续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63存在且等于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64,即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5,则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在点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7左连续

右连续

  • 类似的,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8,则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7右连续

区间内连续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在区间内每一点都连续,则称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是在该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或说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在该区间上连续

闭区间端点连续

  • 若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则函数在区间右端点连续是指左连续,在左端点连续则是指右连续

连续函数的图形

  • 连续函数的图形是一条连续而不断的曲线

常见连续函数

  • 因为有理多项式函数定义域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74内的任意点处的极限都存在(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75=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64),因此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74内是连续的
  • 有理分式函数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79,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80类似的,在其定义域内任意点极限都存在,因而也是连续的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81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82内是连续的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83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84内任取的一点,则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85
  • 由三角和差化积公式: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86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87=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88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89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90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91=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92=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93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94
  • 由不等式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95,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96,所以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97
  • 从而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98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99,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00,所以由夹逼准则,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01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02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84内连续

间断点

  • 设函数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在点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则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在下列三种情形之一:
  1.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2处无定义
  2.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2处有定义,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09不存在
  3.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2处有定义,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09存在但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12
  • 则称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不连续(其实3种情形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当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15不成立)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称为函数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不连续点间断点

第一类间断点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7是函数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的间断点,且左极限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20和右极限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1都存在,则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7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66第一类间断点
可去间断点
  • 第一类间断点中,左右极限都存在且相等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24的间断点称为可去间断点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5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6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27
  • 换句话说:设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6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30存在,但在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31处无定义;或者虽然有定义,但不等于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30(即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33)
  • 可去间断点是最好的间断点:可去间断点可通过补充间断点位置的点或者调整间断点处的定义,就能使得函数在该处变得连续
  • 例如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34,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35,则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43连续(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37,在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38处左右极限都为1)
  • 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39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40,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41
跳跃间断点
  • 第一类间断点中,左右极限都存在但不相等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42的间断点称为跳跃间断点
  • 此时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42是否存在,存在时等于什么都无关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44
  • 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45

第二类间断点

  • 第一类间断点以外的间断点属于第二类间断点,即
  • 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46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147至少有一个不存在,称AM@连续@间断点_邻域_62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43的第二类间断点
  • 例如无穷间断点振荡间断点都是第二类间断点
  • 无穷间断点,例如: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50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51处为无穷间断点
  • 振荡间断点,例如:AM@连续@间断点_函数_152,在AM@连续@间断点_连续_151处为振荡间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