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以下简称PCA)是最常用的降维方法之一,在数据压缩和消除冗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由浅入深的对其降维原理进行了详细总结。

目录


1.向量投影和矩阵投影的含义

2. 向量降维和矩阵降维的含义

3. 基向量选择算法

4. 基向量个数的确定

5. 中心化的作用

6. PCA算法流程

7. PCA算法总结

1. 向量投影和矩阵投影的含义

如下图: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

向量a在向量b的投影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02

其中,θ是向量间的夹角 。

向量a在向量b的投影表示向量a在向量b方向的信息,若θ=90°时,向量a与向量b正交,向量a无向量b信息,即向量间无冗余信息 。因此,向量最简单的表示方法是用基向量表示,如下图: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03

向量表示方法: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04

其中,c1是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05

在e1方向的投影,c2是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06

在e2方向的投影,e1和e2是基向量我们用向量的表示方法扩展到矩阵,若矩阵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07

的秩r(A)=n,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08

,其中ai(i=1,2,...,n)为n个维度的列向量,那么矩阵A的列向量表示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09

其中,e1,e2,...,en为矩阵A的特征向量 。

若矩阵A是对称矩阵,那么特征向量为正交向量,我们对上式结合成矩阵的形式: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10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11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12

由上式可知,对称矩阵A在各特征向量的投影等于矩阵列向量展开后的系数,特征向量可理解为基向量。

2. 向量降维和矩阵降维含义

向量降维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实现,N维向量映射为M维向量转换为N维向量在M个基向量的投影,如N维向量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13

,M个基向量分别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14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15

在基向量的投影: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16

通过上式完成了降维,降维后的坐标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17

矩阵是由多个列向量组成的,因此矩阵降维思想与向量降维思想一样,只要求得矩阵在各基向量的投影即可,基向量可以理解为新的坐标系,投影就是降维后的坐标,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基向量?

3. 基向量选择算法

已知样本集的分布,如下图: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18

样本集共有两个特征x1和x2,现在对该样本数据从二维降到一维,图中列了两个基向量u1和u2,样本集在两个向量的投影表示了不同的降维方法,哪种方法好,需要有评判标准:(1)降维前后样本点的总距离足够近,即最小投影距离;(2)降维后的样本点(投影)尽可能的散开,即最大投影方差 。因此,根据上面两个评判标准可知选择基向量u1较好。

我们知道了基向量的选择标准,下面介绍基于这两个评判标准来推导基向量:

(1)基于最小投影距离

假设有n个n维数据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19

,记为X。现在对该数据从n维降到m维,关键是找到m个基向量,假设基向量为{w1,w2,...,wm},记为矩阵W,矩阵W的大小是n×m。原始数据在基向量的投影: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20

投影坐标计算公式: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21

根据投影坐标和基向量,得到该样本的映射点: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22

最小化样本和映射点的总距离: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23

推导上式,得到最小值对应的基向量矩阵W,推导过程如下: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24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25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26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27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28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29

所以我们选择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30

的特征向量作为投影的基向量 。

(2) 基于最大投影方差

我们希望降维后的样本点尽可能分散,方差可以表示这种分散程度。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31

如上图所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32

表示原始数据,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33

表示投影数据,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34

表示投影数据的平均值。所以最大化投影方差表示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35

下面推导上式,得到相应的基向量矩阵W,推导过程如下: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36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37

我们发现(4)式与上一节的(13)式是相同的。

因此,基向量矩阵W满足下式: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38

小结:降维通过样本数据投影到基向量实现的,基向量的个数等于降维的个数,基向量是通过上式求解的。

4. 基向量个数的确定

我们知道怎么求解基向量,但是我们事先确定了基向量的个数,如上节的m个基向量,那么怎么根据样本数据自动的选择基向量的个数了?在回答这一问题前,简单阐述下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意义。

假设向量wi,λi分别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39

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表达式如下: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40

对应的图: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41

由上图可知,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42

没有改变特征向量wi的方向,只在wi的方向上伸缩或压缩了λi倍。特征值代表了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43

在该特征向量的信息分量。特征值越大,包含矩阵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44

的信息分量亦越大。因此,我们可以用λi去选择基向量个数。我们设定一个阈值threshold,该阈值表示降维后的数据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量,假设降维后的特征个数为m,降维前的特征个数为n,m应满足下面条件: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45

因此,通过上式可以求得基向量的个数m,即取前m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基向量 。

投影的基向量: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46

投影的数据集: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47

5. 中心化的作用

我们在计算协方差矩阵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48

的特征向量前,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中心化,中心化的算法如下: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49

中心化数据各特征的平均值为0,计算过程如下:

对上式求平均: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50

中心化的目的是简化算法,我们重新回顾下协方差矩阵,以说明中心化的作用 。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51

,X表示共有n个样本数。

每个样本包含n个特征,即: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52

展开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53

: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54

为了阅读方便,我们只考虑两个特征的协方差矩阵: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python_55

由(3)式推导(2)式得: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56

所以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人工智能_57

是样本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但是,切记必须事先对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 。

6. PCA算法流程

1)样本数据中心化。

2)计算样本的协方差矩阵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58

。3)求协方差矩阵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59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该向量进行标准化(基向量)。

3)根据设定的阈值,求满足以下条件的降维数m。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算法_60

4)取前m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向量,记为W。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1

5)对样本集的每一个样本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2

,映射为新的样本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3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4

6)得到映射后的样本集D'。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深度学习_65

7. 核主成分分析(KPCA)介绍

因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6

可以用样本数据内积表示: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7

由核函数定义可知,可通过核函数将数据映射成高维数据,并对该高维数据进行降维:

【机器学习】主成分分析(PCA)原理总结_机器学习_68

KPCA一般用在数据不是线性的,无法直接进行PCA降维,需要通过核函数映射成高维数据,再进行PCA降维 。

8. PCA算法总结

PCA是一种非监督学习的降维算法,只需要计算样本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就能实现降维的目的,其算法较易实现,但是降维后特征的可解释性较弱,且通过降维后信息会丢失一些,可能对后续的处理有重要影响。

参考


A Singularly Valuable Decompostion: The SVD of a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