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体
二、位段
三、枚举
四、联合
一、结构体
结构是一些值得集合,这些值称为成员变量
若在分号前面输入变量,即为全局变量
结构体的自引用
自己引用自己是错误的: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
};//是错误的,会报错
正确的自引用: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指向下一个数据的指针
};//类似于数据结构的数据存放
结构体的初始化
struct S
{
char c;
int a;
double d;
char arr[20];
};
int main()
{
struct S s = {'c',100,3.14,"hello world!"};
printf("%c %d %lf %s\n",s.c,s.a,s.d,s.arr);
return 0;
}
结构体内存对齐:
如何让计算结构体大小:
- 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 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 的较小值
-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的整数倍
-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其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为什么存在内存对齐:
- 平台原因(移植原因):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 性能原因: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做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总体来说:
结构体的内存对齐是拿空间来换取时间的做法。
在设计结构体的时候,要满足对齐,又要节省空间,可以让占用空间小的成员尽量集中在一起,可减少空间浪费
修改默认对齐数:
//设置默认对齐数
struct S
{
char c1;
double d;
};
//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
计算结构体元素偏移量:size_t offsetof(structName,memberName)
头文件#include<stddef.h>
二、位段 - 二进制位
位段的声明和结构是类似的,有两个不同:
- 位段的成员必须是int、unsigned int 或 signed int(实际上只需要在位段内部,数据类型相同即可,char也可以)
- 位段的成员名后边有一个冒号和一个数字
struct A
{
int _a:2;//需要2个bit位
int _b:5;//需要5个bit位
int _c:10;
int _d:30;
};//A就是位段
位段范围不能超过 数据类型的bit大小
位段的跨平台问题:
- int位段被当成有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是不确定的
- 位段中最大位的数目不能确定。(16位机器最大16,32位机器最大32,写成27,在16位机器会出问题)
- 位段中的成员在内存中从左向右分配,还是从右想做分配标准尚未定义
- 当一个结构包含两个位段,第二个位段成员比较大,无法容纳于第一个位段剩余的位时,是舍弃剩余的位还是利用,这是不确定的。
总结:
跟结构相比,位段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可以很好的节省空间,但有跨平台的问题存在
三、枚举
枚举的定义
enum week//枚举类型
{
//枚举的可能取值
Male,//可以强行定义Male = 2,是一个常量
Female,
Secret
};
我们可以使用#define定义常量,为什么非要使用枚举?枚举的优点:
- 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和#define定义的标识符比较枚举有类型检查,更加严谨
- 防止了命名污染(封装)
- 便于调试
- 使用方便,一次可以定义多个常量
四、联合(共用体)
联合的特征是这些成员公用同一块空间
union Un
{
char c;//1字节
int i;//4字节
};
//公用一个字节的位置
int main()
{
union Un un;
printf("%d\n",sizeof(un));//计算出来为4
printf("%p\n",&(un.c));//以下两个地址相同
printf("%p\n",&(un.i));
return 0;
}
联合大小的计算
- 联合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
- 当最大成员大小不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的时候,就要对齐到最大对其数的整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