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所有帮助的话,您的顺手点赞和转发将是对作者持续发文的重要动力,您的支持和鼓励很重要!
所有文章在公众号“MZ信息化咨询杂谈”同步更新!
郑重声明:本博客所发文章全部为原创,其他地方所看到同样文章如无授权,均为盗用!以下为本篇正文(文章是多年以来积累所写,以前主要发布于知乎,后续陆续发布到此博客):
这几年AI是越来越热了,人们开始讨论有什么事情是AI以后不能做的,人类未来还能保留什么颜面,甚至AI是不是会取代人类。
项目组中有个同事,一直以来都希望AI尽快接管人类,他表示愿意做AI的奴仆,因为他觉得人类根本无法与AI对抗,毫无胜算可言。
昨天在坐公交车回宿舍的路上,XX地图突然发了一条提醒信息,提醒我大概回到家还有12分钟,我心想,它怎么知道我“家”的地址呢?我在XX地图并没有设置“家”的地址呀。
后来推测XX地图是不是根据我晚上在哪里睡觉从而判断我的“家”在哪里了(因为晚上手机开着,那么是可以定位的,根据八个小时手机位置未发生变化来判断这里是“家”?)。
这对女同胞可是好消息了,以后这男人要想招花惹草不回家的,手机就先知道了,男同胞们,想想真是后背发凉吧。
其实我想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手机(指手机上的App)每天都在收集N多的个人信息,包括你的吃了什么、网购了什么东西、浏览了什么新闻、行走的路线,只是在没有由此造成的麻烦或损失真正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们还在麻痹着神经在心里幻想着“没那么严重吧”。
照此看来,“有一天手机比你自己更懂你”成为现实已不远。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过一篇帖子,关于中医能做什么AI做不到的事情,后来谈到AI恐怕难以做到的是感觉、情感、智慧、感悟这些东西。
我想中医在这方面其实挺有优势的,因为中医自古以来更多的是靠人的主观来看病的,比如号脉这个事,其实就是主观的感觉,否则我无论都无法想象中医是如何号出“喜脉”的,在我想来这“喜脉”一定包括着那么一种“喜悦”的感觉。
再比如人为什么发高烧的时候反而身体会觉得冷,那这个时候你是按照热去治呢还是按照冷去治,热是客观的(量体温能量出来),冷则是个人的主观感觉。
还比如,有时明明肚子感觉很饥饿,想吃东西,可是到了嘴里却咽不下去,这也是客观上要吃东西,主观上却觉得吃不下去。
从这方面来说,形而上的学问或者形而上相关的职业可能以后会火起来。
也许面对着AI的飞速进步,学中医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我们SAP顾问呢?具体到SAP顾问行业,我们又如何能不被AI替代呢?
首先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和AI搞成对立面,或者说视AI为敌人,也没必要添AI的屁股,等AI来统治人类。即使如果将来有一天AI真的统治了人类,我也认为不是AI有多强,而是人类自己玩死自己的,所谓玩火自焚事业。
至少目前来说AI还是人类所发明的工具,是个更高级的工具,它越聪明,它能帮人类做的事情就越多。
我们为什么感到害怕或者焦虑,是因为我们没有想好如果AI替代了我们的工作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去干什么或者说可以干什么,这种失去工作后的失落感其实是我们感到害怕的,而非AI本身。
说白了,人总得干点什么以体现人自身的价值。
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工作累的时候想我什么时候能多休息几天啊,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放松一下,面临大海,看看花开什么的。可是一旦真的放松下来了,又会感到没抓没挠的,心里空落落的,甚至希望自己能早点上班继续工作。
这种内心深处的空虚感是最难填满的,这种空虚也是人这个物种的的死穴,历史上包括现在多少扯淡的事都是因为空虚寂寞无聊搞出来的,比如“烽火戏诸侯”。
所以我在猜想,如果AI真的把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替代了,有两类人适应的会比较好。
一种是天生乐天派型(或者叫没心没肺型),这种人只要给他口吃的喝点,饿不死他,他就知足。这种情况就简单了,AI把活全包了,你啥也别干了,每天混吃等死吧。其实这种人也不会真的混吃等死,他一定会折腾一些其它事的,天生乐天派就是喜欢折腾。
另外一种是活明白了的人,早早准备,并提前学习一些AI以后不能干的事,等AI把自己原来的工作代替了,正好,我就干AI干不了的工作去了。
这种人能清楚的了解自己,了解AI,总能走在AI的前面,和AI不争,不对抗,也能利用AI的长处为己所用,这种人我认为是真正的牛人。
扯远了,回到SAP行业本身,首先想谈谈我对SAP顾问的定位,还是那句话(表示这句话曾经在我以前的帖子中说过),SAP顾问的定位就是业务和系统(系统可以宽泛的说是所有技术层面的东西)的衔接者。
SAP顾问的价值就在于从系统层面能给业务运作提供建议,从业务层面能给系统提供部署、配置、数据维护和开发的业务逻辑,这么说起来SAP顾问像不像个黄牛或者说中介,说像的,恭喜你,答对了。
基于这个定位,也结合AI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看出AI对我们SAP顾问的影响方面。
可能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感受出来了,系统本身应用或者实施的难度是呈下降趋势的,从SAP的R3到ECC6.0到现在的S4 HANA,系统实施的难度其实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内存计算、数据存储技术(列示存储)、各种算法的更新,使软件架构不像以前设计的那么复杂了。
我想搞软件开发的同事就深有体会,软件架构不复杂了,不用考虑硬件吃得消吃不消,不用考虑负载,性能优化什么的,不用考虑复杂的表关联关系,不用考虑多接口数据兼容和一致,那么应用层面的设计就容易多了,可以说简单粗暴就可以了,最好是一张表能保存所有数据,S4HANA就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现在编程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R语言,好多编程语言都是变成了结果导向型的了,在变成过程中,我们只要告诉机器我想要的结果,机器会自动帮我们寻找实现方法的。
所以总的来说,整个IT行业都越来越智能化。当然,我认为其实这背后总的结构和总的复杂度在增加,什么意思呢,就是最上面的层次简化了,但是中间的层次增加了。
这个逻辑也容易理解,因为上面越简化,就需要更多的层次去转化成最终的二进制去执行,毕竟机器目前能识别的还是只有二进制的编码。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方案也已经搞成套路了,做的久(比如10年左右的)的顾问都有体会,现在做方案设计也基本上是像郎中看病抓药了,通俗的说法是“玩不出太多花样了”。
你比如说资产购置加预算的方案,就那么几种,如果使用内部订单,则可使用投资类内部订单(内部订单自动关联在建工程号)、统计型内部订单(资产科目创建90成本要素,使用内部订单的预算)、实际内部订单(通过22成本要素结转到资产)。
如果启用PS,则可考虑投资管理加WBS,通过WBS进行预算管控,再结算到资产。
如果启用FM,则可以考虑使用承诺项目加A类采购方式实现。
现在项目中做方案设计基本可以做到这样的场景:当和用户谈到某块具体业务时,SAP顾问把方案1/2/3/4/5/6摆给用户,用户说“我选3”。顾问说“好”,然后把3的优缺点以及业务上需要配合的事项一说,然后用户说“可以,我们做得到”。
那么方案就这么定了。这里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不可能这么简单,大家无需较真。
未来AI成熟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用户对AI说“我们有一个XXX的需求”,然后AI对用户说“针对你的业务需求,我们有如下几个方案,你选哪一个?”用户说“我选择A”,AI接着说“A答案的前提条件是……”,巴拉巴拉列个ABCDE,然后AI又问“你确定这些条件都满足吗?”,用户回答“是的”。
接下来AI开始吱吱的响,一会响声消失了,AI发出响亮的声音“你的配置已完成,测试后的结果请看大屏幕”,用户盯着屏幕看了一下说“这个地方不是我们需要的,需要重新设定成XXX”,AI说“好的,请稍等”,一会AI说“修改已完成,修改后的测试结果请看大屏幕”,用户又看了一下屏幕“可以了,正式部署吧”,AI回答“好的,正在部署……,部署已完成,正在生成电子版操作手册并分发给相关的操作人员”。
所以说,我认为SAP顾问在系统层面发挥的空间在被压缩,也就是说系统层面我们被AI替代的可能性是有的,一旦方案可以和需求进行相当的匹配并且配置、测试和部署以及数据维护都可以由AI完成,AI就完全可以替代顾问相当一部分工作了。
那么顾问剩下还能做什么呢?我认为这个时候顾问就变成工程师的角色了,在业务端,顾问需要更多的加强对业务的深度理解,把业务的需求转换为方案作为“药方”维护在AI中并对AI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恐怕是SAP顾问剩下的工作了。当然,这个时候另外我们也考虑转行,比如去当个老中医?
备注:本篇文章最初发布于2017年12月,此次稍作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