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1、 LinkedHashMap原理剖析
- 1.1、LinkedHashMap基本结构
- 1.2、LinkedHashMap构造方法解析
- 1.3、LinkedHashMap元素结构解析
- 1.4、LinkedHashMap常用方法解析
- 1.4.1、`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方法
- 1.4.2、`afterNodeRemoval(Node
前言
为什么有了HashMap
还需要LinkedHashMap
,因为HashMap
是通过hash
的方式进行插入元素,所以迭代的时候并不是插入的顺序,有些场景下我们需要实现一个有序的Map
,就比如LRU
缓存策略,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LinkedHashMap
,它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能根据元素的访问顺序遍历或根据元素的插入顺序遍历。
1、 LinkedHashMap原理剖析
1.1、LinkedHashMap基本结构
LinkedHashMap
相当于HashMap+LinkedList
,这里它继承了HashMap
所以拥有HashMap
的所有特性。
- 这里可以看出来它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这里定义链表的头尾节点。
accessOrder
定义了访问顺序,true
表示最近最少使用次序,false
示插入顺序。
1.2、LinkedHashMap构造方法解析
- 这里可以看到这些重载的构造方法都是会调用父类也就是
HashMap
的构造方法来进行初始化- 这里默认的都采用插入顺序来维持取出键值对的次序。
1.3、LinkedHashMap元素结构解析
这里发现
LinkedHashMap
中的元素成Entry
,继承自HashMap
的Node
,在其之上扩展出前后指针,用于双向链表存储所有的指针,而HashMap
中的Node
的next
指针是用于桶中的链表。
1.4、LinkedHashMap常用方法解析
1.4.1、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
方法
插入元素会调用
hashMap
的put
方法来进行插入的,在元素插入完成会HashMap
会调用afterNodeInsertion
方法,就调用到LinkedHashMap
中具体的实现了。
在这个方法中会做元素的驱逐,步骤如下:
- 如果
evict
为true
,并且头节点不为空么,并且removeEldestEntry
(默认是false
,可以覆写)返回true
表示驱逐最老的元素,那么就会调用HashMap#removeNode
把这个节点删除。- 移除之后会调用
afterNodeRemoval
,会调用到LinkedHashMap
中具体的实现,会做双线链表的移除。
1.4.2、afterNodeRemoval(Node<K, V> e)
方法
这个方法会在节点被删除后调用,会在双向链表中解除被删除节点的链接关系。
1.4.3、afterNodeAccess(Node<K, V> e)
方法
会在节点被访问后调用,在HashMap的put和get方法之后都会调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逻辑如下:
- 判断accessOrder是不是为true,为true则把被调用的节点移动到双向链表的尾部,尾部就是最新访问的元素(按照插入顺序遍历则不需要做元素的移动)。
1.4.4、利用LinkedHashMap实现LRU缓存。
这里看到我们非常简单就可以实现一个
LRU
,只需要重写removeEldestEntry
方法,来判断需要在什么时候做元素的驱逐即可。
总结
这里发现LinkedHashMap
的实现非常简单,都是通过HashMap
中留下的钩子函数来实现扩展逻辑,不需要再重写put,get
方法了,所以在做代码的设计上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扩展点,以方便后续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