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开发成本,就需要提高机器人程序的开发效率、在RPA领域,开发效率通常被称为机器人周转率(BotVelocity)。机器人周转率标准定义是每个自动化开发者每周能够交付的机器人程序数量。这就涉及每个流程对应的机器人程序数量、开发资源利用率、单位开发周期等因素。当企业能够找到自己最佳的机器人周转率时,整个RPA项目就可以速赢,各个实施小组之间可以保持同一种开发方法,机器人实施和上线时间也可以被预期,同时能够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代码的复用度,将实施风险降到最低——企业的RPA之旅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获得最大化的ROI(投资回报率)。

    为了得到最佳机器人周转率,我们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优化。

1.治理能力

    RPA项目从一开始就需要积累机器人实施的各阶段的时间周期、资源投人情况,形成最佳的机器人周转率。同时,利用项目执行中的管控机制不断进行优化,如项目经理、RPA架构师、RPA开发人员每周对当前的机器人周转率、可复用组件数量、模板和标准化程度,以及任何的执行风险和制约加以说明,并提出解决方案。业务和IT高层每月或每季度参与到RPA项目中,了解当前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从宏观层面和跨团队协作层面给予项目组指导。

2.团队技能提升

    项目组成员应当取得相应的RPA培训或认证,RPA培训不只是针对开发人员,还针对项目经理、架构师等其他角色。除了必要的培训以外,项目组成员还应当向领域内专家学习同行业其他RPA项目的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这些学习不仅可以使开发者的单兵作战能力提升,还可以在整个RPA项目组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思维概念、行动方法,以便降低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加速上下游的衔接速率。

3.敏捷流程

    例如,制定每周冲刺计划,标准化所有的交付件模板,展示跨敏捷小组的看板任务,让需求、设计、开发和测试人员之间形成一种敏捷的互动关系。需求的调整能够即时传递给设计和测试人员。设计人员可以优化需求,并保证开发的有效承接;测试人员除了验证开发成果外,还须将反馈传递给需求方。

4.执行加速技巧

    例如,采用视频或者流程设计图自动产生需求文档的方法提升需求编制速度;最大化地复用已有的开发成果(这些成果可以是来自企业外部的,如厂商提供的机器人商店;也可以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如企业自身积累的机器人组件库);采取先开发主线流程,再开发支线流程,最后增加异常处理,这种逐步完善的方式来开发RPA流程,以便避免一些特别的技术陷阱和开发返工问题。

5.制定机器人周转率计划

    机器人周转率计划是由一系列子计划组成的,如资源配备计划,包括项目组各类资源投入和退出时间点;机器人实施计划,包括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上线计划;成本和收益估算计划,包括 RPA软件投入、实施开发投入、硬件和维护投入与流程收益的评估分析;候选流程推进计划,包括收集到的待自动化的候选流程、哪些已完成可行性识别、哪些已经排入实施计划、自动化比例等。

    上面谈到的各种用于优化开发效率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更高效率利用现有的可复用组件、可利用的资源来实施 RPA;提高AFTE(自动化的FTE)的转换率,即利用最少的机器人实现最大的F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