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一个三年前的文章 分析当时的互联网社交 环境

现在看起来仍然 不过时

摘抄里面比较精彩的分类部分

 

  1.  爱贴标签:人形 tag maker,热衷用对错好坏、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标准度量一切,不管怎么解释,都只能得到一句,“这就是XXX,鉴定完毕”;
  2.  强行胜利:不管能不能争论出结果,抢先给对方扣上“洗地”“带节奏”“玻璃心”之类的帽子,先行占领道德高地;
  3. 以偏概全:用个人经验、比喻俗语、道听途说代替论证,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不可能,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你们年轻人都是这样”;
  4. 揣测动机:对人不对事,为少数群体说话都叫“政治正确”,公开维护自身权益一定是“想拿赔偿”。
  5. 反正我对:摆证据、讲道理都没用,和自己意见不同的都是“不接受反驳”或者“不喜欢就别看”;
  6. 这没意义:把“有用”当成发言的唯一标准,最常说的几句就是“认真你就输了”“这样计较有什么用”“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7. 都不容易:和稀泥式调解,试图用“就算了吧”“两边都有错”解决所有矛盾;
  8. 就事论人:把重点放在当事人身份、人品、教育、外表等无关信息上,比如“被骚扰一定是因为你穿得太暴露”之类的受害者有罪论;
  9. 吃瓜上瘾:不管发生什么,只要跟自己没有直接联系,就在评论区花式“求实锤”“坐等打脸”“等反转”,看热闹不嫌事大,仿佛自带小板凳,随时可以坐下来旁观。
  10. 乱下结论:强行归因,把每件事都掰扯到“还不是因为穷”“说到底就是看脸”“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之类的理由上。

很多时候放弃了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 可能是 不自觉会分析 表达后的 后果 

  • 在微博上随便写点看法,突然被某个找上来的网络 troll 人身攻击,混战一番不得不拉黑了事;
  • 想在淘宝上给个差评,担心被卖家骚扰,最后决定啥都不写;
  • 打算给同事的朋友圈留言,又不太愿意被其他人看到,改成默默点了个赞;
  • 本想点评某个明星的糟糕演技,怕被粉丝团发现,生生忍住了吐槽的心情;
  • 在某部电影的豆瓣影评里批评了几句,留言区都是不太友好的“你看懂了吗”“是不是故意黑”;
  • 偶尔想分享一下近况,又觉得“反正也没人在乎我”,索性不写;
  • 在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议题上认真做了知识分享,结果有人上来就回复“太长不看”;
  • 想在微信上跟朋友/伴侣诉诉苦,对方的回复却是“是你想太多了吧”,只好把刚打的几行字又默默删掉;
  • 在朋友圈看到有趣的话题,想去评论一下,又担心跟对方不够熟,不敢贸然表现热情;
  • 有心要跟网络暴力者吵上几句,转念一想“就算回复了也只是两个人对喷而已”,就此作罢。

现如今,你都会和什么人讨论严肃话题? 这是一个很好的 问题

我也没有办法 现在就进行 分析

可能在某个失眠的夜晚 或者饭后的间隙 我可以仔细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