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1 17:09:29

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抛弃:听李开复博士怎么说_人工智能

李开复博士讲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近两年来最受人瞩目的技术应用创新。尤其是随着几个重要事件的发生,已经由从业者的研究,进入到了公众视野,一时间,对人工智能好奇的、追捧的、质疑的以及畏惧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家充满了希望的同时,也免不了产生了一些畏惧。如果人干的事情,机器都可以干了,那么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的大发展,未来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呢?

李开复博士在新书《AI 未来》中,提到了一个“李开复5秒钟测试”的检测方法,只有通过了此项测试的工作才能在未来幸存。

李开复五秒钟测试

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的时间里,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我个人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以上就是“李开复五秒钟测试”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检验。如果你的工作只是重复每天的熟能生巧,每个决策点只需要 5 秒,那么就真的很危险了。这不是说你的整个工作耗时的问题,而是说里面每一个分离的决策点,耗时很少的意思。

其实,我想,这项测试预示着,所有可以通过训练而达到一个机械的熟练度的工作内容,都存在潜在的风险。不过呢,AI 也不是全无短处,目前看来,还有相当的类型的工作,AI 是无法胜任的。

比如,李开复博士认为,AI 目前还不能被称为是一种智慧,只能看做是一种工具,只能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通过大数据进行训练。如果严格来说,只能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模式识别引擎。由此,我们不难推出,哪些工作内容和性质,不易受到AI的威胁,比如,李开复很幽默地说,爱,就是AI在可遇见的将来都不能取代的部分,可能也是他所认为的人类和AI共存的道路。

李开复矩阵

根据书中介绍的AI的优势和劣势,李开复博士用直观的矩阵图,解释了AI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参考,所以贴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考察AI对工作的影响,先简单将工作分成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分别进行分析:

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抛弃:听李开复博士怎么说_人工智能_02

AI 对体力劳动的影响

对体力劳动的分析被分解生两个维度,其实水平的维度不太严谨,已经是两个维度的降维了。一边代表低技能、结构化的工作,另一边代表高技能、非结构化的工作,纵向则用社交性的强弱来区分。

处于“安全区”的很多,比如看护,咨询,理疗,发型师,都是需要投注更多的创意和感情的领域。处于危险区的,看起来都是机械的动作类型的。结合区意味着这一类工作,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被AI所改变,但是因为强社交的属性还是需要人来引导和组合,所以,这部分工作存在新的机会。而在慢变区的,则是比较模糊的,因为这些工作的非结构化,AI的介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技术的进步是谁也说不准的。

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抛弃:听李开复博士怎么说_人工智能_03

AI对于脑力劳动的工种的影响

脑力劳动也是类似的。处于慢变区的工作,还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博士还说了一句很关键的提示,“我们总是高估技术在1-2年内的影响,却很容易低估技术在10年内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个话就是说的慢变区的工作。

1-2年内,可能很难有突破,但是10年后,是完全不好说的一个区域。篇幅问题,不能把360行都列在上面,所以,开复博士还是给了一副图,帮助大家理解和判断自己的工种的未来机会。

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抛弃:听李开复博士怎么说_人工智能_04

人类和AI 共存的模式

其实,这幅图就是对上面几个区域的抽象解释。解释了未来工作跟AI结合的共存生态问题。大家根据这个图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判断出来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多大程度受到AI的影响。不过,好不奇怪的就是,AI在所有四个象限都出现了,因为这一次真的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了。

AI 技术的伦理问题

为什么这么关注人与AI的共存问题呢?本号之前也表达类似的担忧,因为AI技术的发展,都是资本催生的,所以,AI 毫无意外的都会为资本服务。开复博士自己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在AI格局下,阶级将重新分配,很多现在的中产阶级的工作基础将消失,就是几幅图里第三象限的工作内容。

以后的阶级会是掌握了高技术的权贵阶级和无法被AI彻底取代的基础工种的劳工阶级。所以探索和预警AI产生的问题,给大众一个正确的指引,也是每一个从业者的责任。

希望大家能从本文中得到有益的提示,在未来5-10年做好准备,迎接AI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