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的一个帖子,希望对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或未来要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对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我们都会迷茫,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会畏惧,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应对。
我和大学同学曾经聊过读研的生活,
作者 :本格鸽
回答:
读博期间,身边有科研大牛,也有挣扎了七八年黯然退学者。工作后,经常有学生问,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要不要考博。根据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条,根据以往经验,这几条基本能判断这个学生今后在科研路上是否顺利。想做科研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这几条自我审视,自我改进。
首先要明确,做科研和智商关系不大。只要能考上本科,智商都不会太差,都已经满足了博士毕业的智力门槛。科研要求的不是“智商”,而是“心智”。做科研,最需要的是一个健全、成熟、强壮的心智。健全成熟强壮的心智=自制力+抗压力+能动性。
一、自制力
这是做科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以学术为生,意味着没有任何上级有权强制你工作,也没有任何硬性时间表来约束你。你的一切行动完全靠你自己的意志进行规划和执行。
博士毕业,最低要求是日均5小时的工作量,这是指排除发呆刷网页之外的高度投入的纯工作量。一个(能进入211以上学校工作的)优秀博士,则要求日均8小时以上的工作量。而要拿到高校终身教职,基本要求维持日均8小时的工作状态至少6-10年。
博士还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中,作息规律,坚持锻炼,保持身体强壮。很多博士读不下来的原因是身体先垮掉了。
工作后,更是要处理家庭、学校、科研的好几摊子事,在一堆杂事中挤出充足的科研时间。这需要极为强大的自制力和执行力。
所以自制力是科研最基本的要求。那种看半小时书就忍不住刷微信、朋友一叫就忍不住出去玩、想减肥却忍不住狂吃垃圾食品、想锻炼又懒得去健身房的人,不适合做科研。
二、抗压力
做科研,“投稿-退稿”的循环、学术同行的批评是最基本的日常。
普通水平的博士生在起步期发一篇论文,平均要被退稿3-5次。要持续产出,每年可能有数篇文章在同时写作和投稿。也就是说,最糟糕的情况下,一个博士生有可能每年收十几封退稿信。
且,每一篇论文投稿前,从idea状态开始,就要先经过导师、同门、学界好友的一轮批判挑刺,再以工作论文的形态参加几次学术会议,面临同行们另几轮批判。每篇论文,发表状态和初稿状态都是面目全非。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革命的过程。
面对不断的退稿和同行批判,几乎每个年轻学者都无数次扪心自问,自己做的题目是否成立,这篇文章是否还要投出去,甚至,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
很多优秀的学术苗子,博士读不下来,不是因为学术水平,而是因为心理崩溃。坚持下来的,一定有一个百毒不侵、甚至越挫越勇的内心。
那种被退两次稿就心灰意冷的,被同行批评几句就怀疑人生的,不适合读博。或者说,玻璃心不适合做学术。
三、能动性
学术,是一个创造性过程。没有人会手把手的教你解决问题。问题有待于你自己去发现,解决方案也要你自己去寻找。
而且,在现代学术界,要做好学术,要解决的不仅是学术问题,更要解决学术之外的层出不穷的技术性问题。这是持续、高速产出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青椒时刻保持充足的好奇心、行动力和主动性。面对问题,整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去解决,而不是干坐等死。
例如,合格的学术研究者,要快速、全面的获取各种最新文献和学界动态,这就要熟练的掌握搜索、管理信息和数据的技巧。
学术研究者还要持续学习新知识,要不断的吸收消化新的理论框架,甚至有时要自学各种统计、编程、外语……乃至文字图片排版技术。
学术研究者还要建立自己的学术人际网络,考虑如何主动进行同行交流,如何规划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
学术研究者还要统筹规划各种学术任务,考虑如何最高效的持续性投稿、如何申请课题经费支持科研。
以上工作,不是坐在书房实验室里闷头读书做实验就能完成的,而要求学者有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更为重要是的,极高的主动性。
因此,遇到难题就当伸手党,等着别人来救的;不到deadline不行动,不被导师催不行动的;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慢、理解困难的;缺乏规划性,随心所欲乱七八糟的;简而言之,缺乏能动性的,不适合做学术。
祝大家科研愉快!
评论区大佬总结:智力在线 死不要脸 一根筋 不休息
作者: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
中国科学报曾经就此写过一篇访谈文章,或许是对这个问题一个比较好的解答,现搬运过来:
《什么样的人是科研“好苗子”?》
《中国科学报》(2018-03-26 第7版 观点)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是正式科研工作的准备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一些人成功踏进科研领域,一些人则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而转行。那么,什么样的人是科研“好苗子”?科研好苗子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兴趣是第一位的
“科研好苗子,第一要对科研感兴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认为,兴趣是一种好奇心,是对规律性、前沿性、探索性和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就像人们常说的健康是1,其他是0。兴趣对科研来说就是这个‘1’。”杨国梁解释,科研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很难短时间内取得很大成就,需要不断潜心积累。“如果没有兴趣驱动的话,很难坚持很长时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樊小龙也认为,科研好苗子首先要有对科研寻根问底的执着,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做科研毕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职业,没有内部动力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也很难作出好的成绩。”
兴趣之外,杨国梁认为,做科研必备的素质是性格+努力+天赋。“性格上有的人专注、有的人不够专注,反映到具体的事情上,有的人可以在某一个点上持续钻研,纵向深入,有的人兴趣点比较多变,比较发散,后者不容易取得比较有深度的科研成果。”杨国梁说。
“勤奋也是很重要的,除了有兴趣、性格比较稳定、有一定的毅力以外,一定要有勤奋的精神。天赋因人而异,有人有灵性、有很好的想法,有的人稍微差一点。但我认为,如果对科研有兴趣,加上毅力和勤奋,肯定都会做得比较好,因为很大一部分科研工作还到不了拼天赋的阶段,而且大部分人从智力的角度讲没有太大的区别。”
杨国梁强调,“科研前期需要有比较大的精力、智力和体力的投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有很高的天赋当然是好的,但对博士来讲,没有很高的天赋也可以通过努力弥补。对于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来说,天赋占很大部分,但对大多数按部就班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取得比较好的科研成绩还没有到非要拼天赋的程度。”
樊小龙认为,好的科研苗子还要有一种学术敏感,或者说学术鉴赏力,“能够识别出哪个方向更有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怎样选择好的方向,做一份好的科研计划。除此之外,要有耐心、专注力,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需要团队协作进行研究的学科,如果不能很好地融进团队,科研工作很难正常进行”。
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在博士阶段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思考自己是否准备选择科研为职业。”杨国梁说,博士生要开始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第二,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系统的、正确的知识。”在杨国梁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部分博士对自己博士研究的方向没有系统的知识,“很多知识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一个博士要以科研为职业,他要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研究,首先要有系统和正确的知识。就好比科研生涯是要建造一座知识的大厦,地基一定要打牢。在错误知识的轨道上是走不了多远的。”
准备之三是把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在任何一个领域要作出成果都是很难的。在一个成熟的科研领域形成突破,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幸运因素,但这种情况非常少。二是在充分掌握学科知识脉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科学的前沿往前推动一点点。所以科研的好苗子要厚积薄发,为以后正式的科研工作打牢基础。”杨国梁说。
融入学术共同体
“研究生阶段可能是整个科研生涯中最后的有大块时间一门心思做科研的阶段了,因为博士生还是以学习和科研为主。在正式获得科研工作之后,还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处理,难免分散精力。”杨国梁的第一个建议是在研究生阶段要充分抓紧时间,跟自己的导师好好学习和做科研,争取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打下很好的基础。
“第二,我认为将来以科研为职业,要有对科研的认同感和坚定的信念。第三,争取和一些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这可能对博士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但这是一个目标。”杨国梁建议,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参加。
“第四,要从研究生阶段就树立起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研究生们一旦以科研为职业,历史上不遵守学术规范的污点不管过去多久都会被发现。所以,从学术生涯的早期就要遵守学术伦理和规范,在正确的轨道上往前走。”杨国梁接着说。
樊小龙的建议是,首先对照学科中已经成为学术精英的人,看一下自身的条件是否具备。“虽然每个人在学术上取得成绩的道路不尽相同,但一定有很多共性。同时要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尽可能多地进行积累,结交学术界的同辈和前辈,更快地融入进学术共同体。”樊小龙说,如果觉得自己具备基本的素质,同时抱有从事科研的志向,就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进发吧。
作者:PAS科研中心
在中国,大部分的中国人会觉得科研是科学研究的意思,会觉得这是属于学霸,少部分人,科学院的人独有的专利。
其实在美国,每个初中生,高中生都会要求做科研的,因为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认为,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
与国内应试教育不同的是,在美国,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去进行课题的选择与课题的积淀,教授很少直接给出课题方向,而是会问学生,你想做的内容是什么,甚至在博士生进行博士阶段的毕业设计时,教授也会反问到,你想做的课题是什么?我能提供什么帮助?
而中国是给到你应试答案,无论题目如何,为了方便阅卷,只能拥有一个标准答案。
其实自我探索、自我分析,掌握科研的方法和思维,才是科研的精髓所在。
它能教会人如何去独立思考,如何去成为一个创造者而不是一个工程中的某个零部件。
其实如果用中国的某个词汇来和科研划上等号的话,我觉得是“格物致知”。
只要你能耐下性子,去仔细学习研究一件事,并能够从中总结得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结论。那就是一个成功的科研过程。
作者:偶尔纽约 NYST
从top 2毕业后念了多年phd 在最后时刻quit 掉,正是因为我深切的体会到自己不适合。
说到是否适合搞科研的话,我假设满足以下前提:学业上优秀,是想一直做科研而不是只为了拿个博士学位的。
我想讨论的是个人性格对做科研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做科研确实需要耐得住寂寞,这个我不用多说,不能忍受长时间独处实验室的人往往不适合。归结到个人性格来说应该偏内向,当然我也有很多很外向开朗的phd朋友,他们也可以很好的完成科研目标,但是很难在科研上有什么大建树。我也是发现自己最好的状态是与人交流合作的时候,非常不适合独自对着电镜试管。
再者,我觉得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个性里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倔强的,有着非要把一件事里里外外搞清楚,不搞清楚不开心的那种感觉。只有这样才会自发的不停深究下去,做出新成就。
我一直觉得聪明不聪明从来不是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任何事的依据。我相信只要你爱一件事,你必然会自发加倍努力就会做得好。反过来看,如果一件事你怎么做都做不好也很难产生喜爱。所以,我一直觉得激情与爱才是选择一切的标准。
最后想提醒各位考虑做科研的同学,虽然硕士与博士都是做科研,但是体验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读博与你之前的所有受教育经验都完全不同,我是进了坑才发现,希望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像我这样。
自身经历
研究生三年,也看到身边不同类型的小伙伴,有一些刚开始兴致满满想搞科研最终由于个人原因劝退,自己放弃;也有一些顺利毕业成果满满,或者勉强毕业的。
没有敢打包票你是否适合科研,但是我见过一些顺利毕业和不顺利的(延期或转硕或本科走人):
顺利:
(1)思维活跃,严谨,自控力强,例如,整个汇报过程中,清晰的讲述自己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尝试,一步步逼近可能的结论,连严格的导师们都称赞说虽然这次汇报很久,但是我们并不感到烦恼,因为这个过程非常的让人舒服,很有收获,很受启发;自控力强的小伙伴在和导师讨论完问题后,马上在笔记本上记录,早上交流,下午就开始尝试方案,虽然也会打手游等娱乐,但都是在完成任务之后开始娱乐;
不顺利:
(1)导师问题,遇到严格的导师,可能一点小问题都会被挑出来狠狠的批斗,没有足够强大心理的小伙伴直接劝退,我的导师劝退了很多人,骂哭过妹子的(我是从自闭的边缘中挣扎出来的);
(2)课题问题:科研其实就是在解决一些没有遇到的问题,甚至一个非常新的领域,连导师可能都没有办法给予非常有帮助的建议,这自然是非常痛苦的,没有前人的沉淀和积累,从0开始直接逼疯很多人;
(3)自身问题:读博不是混日子,混时间就能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都是有文章或专利等要求的,导师大多不可能送你文章的,混日子不努力的也是在要命的。
以上仅供参考,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参考上面一些别人分享的经验,无论如何,只要努力去做,这个过程肯定是会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