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现场发现原有的bug跟踪很不方便,则在空闲之余搭建了一个bug跟踪工具。在谈论bug管理的问题中,大家列举了很多bug跟踪软件。但我觉得工具只是一个部分,主要的还是在bug管理的流程上。

  在这些bug管理工具中,bug的极重要属性就是“状态”。一般可分为“新增(New&Active)”,“处理中(in progress)”,“已修正(Fixed)”,“重新打开(reopened)”,“关闭(Close)”等。

  就这几个状态而言,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一个bug从发现到排除要走哪些流程:

  1、测试人员发现bug,提交。bug状态为New&Acitve

  2、开发人员接收bug。bug状态为in progress

  3、开发人员修改完毕并提交。bug状态为Fixed

  4、测试人员针对开发人员的解决方案再次对bug进行验证测试。如果bug依然存在,则把bug状态设置为reopened,流程返回至第二步。如果问题已经解决,就直接设置为close。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整个bug的流程就基本走完了。

  

Bug管理的流程和几个重点_bug管理

  

  看似流程非常简,可是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发现一些问题:

  1、bug信息不全。

  有的信息如项目,模块,指定处理人等。依据这些信息会用来作统计分析,哪个项目,哪个模块,谁的bug多,谁发现的bug多,谁改的bug多等等,则可以大致看出一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所以测试人员在填写bug问题单时,不要嫌麻烦。应该把涉及bug相关的信息完全写出来。

  2、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有的bug描述一带而过,表述含糊不清。只是说出了错误并没有清楚的描述错误的现象是什么,提示信息是什么,怎么操作才可以出现等。这样的bug交给开发人员,只会给开发人员增加负担。因为当开发人员拿到bug后,发现不明之处还需要再做测试才可发现更多的信息去解决bug。或者与相关测试人员讨论并询问详情,有时要多次在反馈信息当中才能明确bug的目的。这无疑造成了研发周期的无限延长。

  3、开发人员关闭bug

  只有bug的提交人(也就是发现人)才能关闭bug,开发人员只能使用两种状态,即“处理中”和“已修正”。

  4、bug的重要性

  这个重要性是在bug管理软件中无法体现和度量的,这个任务主要体现在测试这边。如果当测试人员发现了一个bug,及时与开发人员沟通时无法重现bug,此时连测试人员都不知道这个bug是怎样操作才出现的。对于这样不能重现的bug几乎就不能算是bug,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那么作为测试人员,其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找出bug出现的规律。尝试各种可能,即使不能重现也起码要让开发人员知道测试人员是怎么做的,而减少开发人员的再操作的时间。

  如需了解更多测试技术信息请关注:深圳多测师软件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