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程序员来说,可能都听说过英语很重要这件事,听说归听说,但是就我接触下来的情况来看,真这么觉得的人估计不会太多。

英语能带来什么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我还在前公司的时候,有一次公司组织出国旅游,快结束前leader带着大家一起最后一起聚餐。但一伙人对着外国的服务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能把餐点了。最后还是逼得有过留学经验的leader亲自出马,才让大家吃上饭。一伙国内top的工程师出了国连点菜都这么费劲,可想而知程序员这个整体英文水平其实是很一般的。

很一般其实也没什么,因为大家也没觉得它重要。我之前也这么觉得,一直到我来了新加坡,踏出了国门,才逐渐体会到英语好的确是很有用的,对于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以及拓展视野非常有帮助。

举两个很简单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bugFix。我们在开发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错误是很难用中文描述的,你描述出来也不一定能搜到,尤其是比较小众的问题。如果换成英文搜索,往往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无论是github还是stackoverflow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程序员社区,大部分内容都是英文的,如果英文不好,那么看这些资料就会非常费劲。可能别人几分钟就解决的问题,你花了很久还是被卡住,甚至是根本解决不了,只能不了了之。

第二个例子就是资料,就程序员这个行业来说,英文的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是远远胜过中文资料的。这里面的道理也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国外的书是非常贵的。一本书好几十美元甚至更贵,所以作者写一本书真的收获颇丰,甚至财富自由也不无可能。收益高也意味着门槛高,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都能出书,能写书的都是大牛,因此书籍的质量非常高。并且由于语言以及翻译的限制,一本优秀的书籍从英文版到中文版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对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个gap是非常大的,可能两年前还是流行的做法,两年之后就已经落伍了。

除此之外,像是论文、公开课以及其他的很多书籍和资料很多都是英文的。英语不好,这些资料就很难看懂,只能啃那些国内写得不怎么样的内容,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还是会不以为然,觉得中文资料现在也不少,已经够用了。这也很正常,曾经我自己也是这样的。这里面有很大的因素是国内的环境影响,导致大多数人都在用不到英语的情况下工作和学习,已经习以为常思维也被局限了。我也是跳槽来了国外之后,才逐渐体会到的。当然上面说的这些优势和收益也是相对的,如果有高质量的中文资料我也是会优先看的,毕竟看母语肯定更加舒服。

要学到什么程度

英语学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好,这一点仁者见仁。对于非留学导向的同学来说,我个人觉得可以设立三个目标:分别是能够英文面试,听英文的公开课不用字幕,以及看论文可以不用查字典。

这三个目标里面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一个也做不到,目前除了最后一个看paper还是需要查字典之外,另外两个都已经做到了。神奇的是,在来了新加坡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在学英语上。要知道新加坡是华人国家,我们出门买东西办事如非必要都是说中文的。当然不可否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帮助的,但除此之外也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在我继续之前,想要先申明一点。我们需要先排除心中的一个误区,我们学语言就是拿来用的,很多时候敢用敢挑战自己才能有进步,发音差不差、语法对不对其实不重要,让对方听懂明白就行了。另外,我想说这三个目标真的并不远,我能做到的,我想大多数人用我的方法也可以做到。

我的一些方法

语言分为听说读写,其中的读和写可以先放一放。读主要考察的是单词量,这个是硬功夫我们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只能靠积累。我前面也说了,我们不是为了考试,去背很多单词其实没有意义。因为在计算机这个专业当中用到的专业词汇其实不算太多,和医学、法学、经济学这些学科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基本上都是常用单词。我觉得四六级的词汇量差不多就够了,我也从来不会额外背单词,顶多看到了稍微记一下,记不住也就算了。

再说写,写就更加用不到了,因为我们既不会写英文文章,也不会写信,顶多写两封邮件。即使语法不通顺也没有关系,只要大概意思对,对方能看懂就可以了。说实话我写英文最多的也就两个场景,一个是写邮件,另外一个就是写文档。可能写文档稍微难一点点,但也就那样,毕竟也是专业领域内的东西,而且也可以用一些翻译工具。

所以剩下来的就是听和说,这两个相对难一些。我感觉也是中国人比较弱项的地方,可能和我们的性格比较偏腼腆有关,也有可能是之前练得比较少。这两块是可以练出来的,对于词汇量要求不太高,更多的还是靠表达能力以及听力。我们分开一个一个说吧,先说说听力。

听力

先说说听力,我们有时候听不懂老外在说什么,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语速很快还有一些连读,不熟悉的话一时的确消化不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练习得太少了,方式也不对。真正因为词汇没见过听不懂的其实占比不高,因为老外说话也不会经常使用雅思或者是托福词汇。

这里我推荐一个app,用来练习听力非常有用,叫做voscreen,免费的。这个app筛选出了各种电影的片段,然后播放给我们,再给我们两个选项,让我们选和刚才片段内容表达接近的选项。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做对了分数会增加,之后系统会给我们分配更难的片段,以达到练习的目的。

我个人建议在使用这个APP的时候,不要只追求做题,这样其实没什么效果。最好能够跟着片段里的语速进行复述,模仿他们的语调以及发音。一开始的时候会非常吃力,听不懂也跟不上,需要反复听很多遍才能将一个片段完全听懂。但是这个gap并不大,差不多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没那么吃力,然后发音也好了很多。

这种方法在业内也非常有名,叫做shadowing,也就是影子跟读。既能够锻炼听力也可以训练发音和口语,非常不错。真的,只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你会感觉到明显的进步。类似的app有不少,这个app上手最简单,因为它的片段很短,句子也不长,句子内容也不晦涩,非常适合入门练习。

表达

我出国工作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英语表达不太行,有些其他国家的同事英语很流利,但是仔细分析他们说话的内容,其实也没有用到什么高端的词汇。所以课本上说我们只需要掌握常用的几千词就可以做到日常交流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不信,怎么可能?我就有几千词的词汇量,但是我怎么就做不到英文面试,流利的英语表达?其实这不是词汇量不够,而是表达能力不行。我感觉这个得教育背锅,因为我们都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不考说这块的,都靠老师上课和学生互动,这是非常有限的。

举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来试着翻译一下这句话:她的小儿子继承了她全部的遗产。当我们要翻译的时候会发现有两个难点,第一个是继承很多人不知道是inherit,还有是遗产,遗产不会说但是可以用财产代替。所以正宗一点的翻译就是:Her youngest son inherits all her property. 但如果让老外来说,可能会这么说:Her yougest son gets all her have. 你看,既没有用到继承也没有用到遗产,我们不知道这两个单词并不会影响我们交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想不到可以这么表达。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将英语表达讲得非常好,叫做《1368个单词就够了》。书名有些标题党,但是内容非常棒。它主要揭示了一个误区,就是好的表达并不一定需要很大的词汇量,也很表达能力有关。全书主要讲了一些英文的表达技巧,上面的例子就是来源于书中,教我们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复杂的含义。

我把这本书看完了之后就去team里做tech sharing了,虽然表达得也不是很好,很多错误,但是整个sharing完整地讲下来了,没有太多的磕磕绊绊。从那之后,对自己的表达自信了很多,慢慢积累了正反馈,在工作当中使用英语越来越敢说,也说得越来越流利了。

当然在国内的同学可能很难有英文交流这样的机会,但是书上很多技巧非常浅薄,属于你看到了就能学会,下次要用的时候就能想起来。这样说不定当有一天你需要英文面试的时候,能想起来,能用得上。

挑战自己

最后谈一点,就是要勇于挑战自己。刚才说的上公开课不用字幕也好,还是英文面试也罢,其实难度都很低,非常适合检验自己学习的情况。原因我也说了,因为技术领域的表达和词汇并不多,我们稍微熟悉一下就得心应手了。反而是一些生活化的表达会很难,比如让我去面试或者是和同事聊一个技术方案都问题不大,但我之前在公司里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让我描述一位朋友,直接给我整蒙了,经常不知道怎么表达卡壳。

第二点是公开课关闭字幕,我觉得这个难度甚至更低,因为老师讲课的时候都有课件,也有主题,我们其实已经知道很多信息了,并不是盲听。而且听课也不追求每个词都听懂,只要大概意思能够get就可以了。有的时候老外说话太快,我们跟不上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根据几个关键词拼凑句子的意思,公开课非常适合这点。

如果一直开着字幕的话,你很难生出我关掉字幕来试试的想法。我个人建议上面的voscreen练习得有一定效果之后,就可以试试关字幕了,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很痛苦,可以适当调慢点语速。我第一篇盲听的公开课是吴恩达的《深度学习》,后来再听其他的课程,稍微适应一下口音就差不多了。

说这么多,总结下来其实只有两点。把英语学到可以用起来的情况并不需要背多少单词下多少苦工,我们更加需要在应用层面突破,其次是既然我们都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不能白学,学了就要用起来,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给我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比如去外企面个试之类的)。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衷心祝愿大家每天都有所收获。如果还喜欢今天的内容的话,请来一个三连支持吧~(点赞、在看、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