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已经说明了热度。

这几天,微信里关于“差评”的各种文章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我也凑个热闹,简单谈谈看法。

“差评”有没有洗稿?有!

我自己是公众号作者,有过很多年写作经验。我知道也承认,文章当然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当然需要借鉴其它的资料信息。那么“借鉴”和“洗稿”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借鉴”主要还是“人有我创”,“我”基于其他人已有的素材做独立创作,而且厚道的借鉴应当注明来源。“洗稿”则基本是“人有我搬”,直接照搬其他人已有的素材,充其量做点包装,同时极力抹除原文的痕迹。

对霍炬的文章来说,姑且不论行文结构的相似程度,我们只看两处语言指纹(个人独创的说法),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与“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被原封不动地搬到差评的文章里。全网搜索,其它文章里都没有发现这种表达。但是据报道,在法庭上,“差评”声称自己在写作文章之前,“甚至没有接触过霍炬原文”。

如果这不是睁眼说瞎话,我不知道什么算是睁眼说瞎话。

法院最后的结论是“驳回上诉请求”,判决书里写的是“原告证据不足,主张不成立”。请注意,这是因果联系。对于这个结论,“没有抄袭”是一种解读,“在当前证据和法律法规范围内无法认定”也是一种解读。我觉得,不管你选哪种解读,在法庭上面对工程级别的证据睁眼说瞎话,总归是不厚道的。

至于全文材料组织和思路的雷同,虽然法律没有认定抄袭,其实它不重要。因为按照霍炬的说法,之所以起诉,目的之一是用法律程序对既有事实做个正式认定,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还想起,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说过:同学们,你们不要以为抄其他人的作业,改头换面,老师就看不出来。做题目的时候,如果你是自己想出来的解法,解题过程会有思维痕迹印刻在里面。如果两个人的答案,哪怕字迹文字完全不同,但是思维痕迹多处重合,我认为这不是巧合,这就是抄袭。

如今想来很庆幸,中学老师就告诉了我这个道理。

差评是不是靠洗稿做大的?我不清楚

题外话:今天仔细看了下“差评”,如果真的有五百万粉丝,最近几篇自我辩解的文章阅读量都只有六到八万,打开率不过1%左右。即便“大”,似乎也是虚大。

坦白说,因为一直没怎么关注,我不太清楚“差评是怎么做大的”。不过“差评”到现在一共发了几百(上千?)篇文章,虽然很多人都在说“洗稿”,但目前真正给出了让人信服证据的文章,只有不到十篇。

借用之前的表述方式,以现有的证据,我不能认定“差评就是靠洗稿做大的”。

而且据我观察,退一万步说,即便“差评”每一篇文章都是靠洗稿做大的,它也做了很多原创性质的工作。

“差评”的风格非常明显,严肃媒体和媒体人很少走这个路线,所以即便真的是洗稿,要把一篇篇看起来严肃、周密、翔实的严肃报道,“洗”成不断卖萌、不断出现表情包、不断夸张搞怪的文章,要像编剧一样梳理出“主线剧情”,最终得到一些简单生动的结论,这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与传统“科技媒体”不同,“差评”的文章还自带运营属性,营造人格化的小编,设计与读者的互动,这些都属于“原创”工作,都需要相当的精力。即便是原创文章,这些工作也是相当辛苦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众口一辞指责差评是“靠洗稿”做大的?基于常识和证据,“差评”确实洗过稿,被指出之后不但不承认还要狡辩。根据我看到过的截图,其投资人表达过“洗稿无所谓”(让没有太多原创能力的人通过(所谓)‘微创新’持续生产文章)的意思。大家形成“差评是靠洗稿做大”的印象,其实不难理解。

为什么“洗稿”引起很多人反感?

有不少人说,不管洗稿不洗稿,“差评”总归是让更多人看到了科技讯息。更何况,被洗的那几位,你们的阅读量哪里比得上人家“差评”呢?

我觉得,事物往往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才能避免片面,才能得到整体的印象。上面的话从普通读者嘴里说出来,尚可理解。如果说话者自己也创造过内容,那就不太说得通了。

通常,文章都包含两部分:事实、观点。无论事实还是观点,被“洗”都相当令创作者反感。

对原创作者来说,除去网上随便一搜就有的事实,其它事实的收集并不容易,要持续关注,还要筛选、辨析、组织,哪一样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霍炬就说,之所以能写出关于telegram的文章,是因为他在之前两年的时间里关注相关的新闻。虽然“事实”本身是客观的,但事实的描述、组织是需要付出劳动的,这一点,创作者都知道。不管是谁,自己辛辛苦苦干半天,人家分分钟拿去,创作者当然不开心。

相比事实,观点没有那么多限制。美国有句俚语“观点如屁眼,人人皆有之”,虽然粗俗,说的却是实话。基于同样的事实,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喜不喜欢“差评”,我有我的观点,其他人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但是光有观点是不够的。要想让观点被大家所认同,创作者必须花费大量的心思。比如设计观点的论说顺序和方式,如何一步步展开,比如找到合理的角度,方便大家理解。

我喜欢的哲学家陈嘉映老师打过一个很精妙的比喻,“讲道理”的过程绝不是打开盒子拿出礼物,而是打磨石块得到雕塑,道理不是一开始就天然成型等在那里的,而是在讲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每次跟人讨论“讲道理”,都喜欢用这个比喻。

我想不出这么精妙的比喻,也怕人家认为这是我的“原创”,所以每次都要注明,这个例子来自陈嘉映老师。我觉得,这也是创作,是了不起的创作,如果被人直接搬走又不打招呼,甚至欲盖弥彰做些简单的文字调换,创作者当然很不开心。

接下来我们不妨再问一个问题:这些批评“差评”的创作者们,到底想要什么呢?

此次不少批评“差评”的创作者(除去哪些跟风炒热点的“自媒体”),他们的文章我之前都读过,甚至认识其中一些人。依据我的了解和猜测,不少人对于文章被引用和借鉴这事,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利益诉求。如果引用了人家创作的内容,大方承认,注明来源,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能事先询问求的许可,事后明确感谢,那就更不会有问题了。

如果不注明、刻意隐瞒来源,面对质询百般狡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如果某些文章的洗稿是真的,承认它,有那么难吗?

老话说:要维护一个谎言,还需要另外一千个谎言。

如何看待“差评”的辩解?

大概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批评“差评”的文章,所以“差评”最近连续发了很多篇文章为自己辩解。在我看来这些文章非常不好,主要作用只是把水搅混,回避实质问题。

我的朋友苏局曾经开过个玩笑,凡是被人家批评了,又没法正面回复的,有个百试不爽的法则:告诉群众“我们最牛逼,我们最委屈”。在我看来,“差评”的回复恰恰印证了这条法则。

关于“洗稿”这事,要说清楚其实不难。清楚明白告诉大家,写什么文章时到底参考了哪些资料,原文是怎样的,自己有哪些独创性贡献,就可以获得大家的理解。

如果不直面对素材来源和创作过程的疑虑,竭尽详细之能事,极力渲染“我们很辛苦”、“我们很累”、“我们很不容易”,给出各种生活和工作细节,或许能转移话题,但核心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谁知道你的辛苦,到底是在原创呢,还是在洗稿呢?

当然,这些都只是就事论事的玩法。如果不想就事论事,只是希望把水搅浑,那么诛心论、扣帽子就是很好的办法。比如“为什么会批评我,就是因为眼红我们拿了三千万融资”,“我们不混圈子,不站队,有梦想,所以被黑恶势力围攻”…… 越看,越觉得这不是科技报道公众号,反倒是蹩脚的言情剧本。

我经常说,观点可以不同,甚至讨论之后也不能趋同,事实却是可以通过讨论得到共识的。越是讨论大家分歧大的话题,就越要关注事实,关注能达成共识的部分。

遗憾的是,除了一味描述自己的辛苦和委屈,除了喊口号,我没有看到任何事实证据能够证明,其它公众号是因为“眼红三千万”而发出批评声音的,其它公众号是因为看不惯“不混圈子、不站队、有梦想”而发出批评声音的。

在我看来,“差评”的辩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读者应该怎么办?

有不少“挺差评”的读者思路是这样的:“差评”确实给了我很多信息,读起来也让人开心,所以,我不在乎信息的来源。

我相信读者说的这些事实,“差评”确实给了他们很多信息,读起来也让人开心。但是,我不能赞同“不在乎信息来源”的态度。

不在乎信息来源,暗地里意味着不在乎也不想搞清楚“是否洗稿”。这时候当然可以表示态度,但这是单纯基于情感的支持,而不是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支持。

大家或许都记得姚明做过的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除了从源头上提升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制品的贸易链条之外,最终消费者也有责任——哪怕最终购买环节完全是合法的,它仍然是整个链条中的一环。

池建强老师也给了一个比喻。十多年前,买盗版的用户会说“我只管用软件就好,我不关心正版还是盗版”。其结果之一是,中国国产软件的全面崩溃(国外软件可以在国外收回成本)。其结果之二是,如今文明程度提升,再也没有人理直气壮地喊出这样的口号了。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差评”的读者(我实在无法接受“差评”的文章风格,所以估计短时间内都只能去猜想),从“差评”收获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信息,那么除了感谢,我理应希望它办得更好,提出更高的期待:希望它能直面“洗稿”的指责,希望它能堂堂正正地展示引用的来源。无论如何,请不要再一味卖萌、装可怜、求支援了。毕竟,大家都已是成年人,写公众号不是过家家。

在我看来,用户对产品或公司如果足够喜欢,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因为喜欢某个产品(公司),看不得它受一点指责和批评,一旦看到了,就热血上涌,亲自上阵去捍卫它的名声;

第二类,因为喜欢某个产品(公司),对它有了更高的期待,它遇到批评时,独立去弄清楚事实真相,发现它做了错事时,明确指出来并表达失望,督促它改进;

如果第一种叫“粉丝”,那么第二种叫“健康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