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的数据库使用情况
1.原本的程序
1 package com.cj.it; 2 3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4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5 import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 6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7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8 9 public class comConnectTest { 10 1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2 test1(); 13 } 14 //普通的连接方式 15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 16 Connection connection=null; 17 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null; 18 ResultSet resultSet=null; 19 try { 20 String 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 21 String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8/test"; 22 String user="root"; 23 String password="123456"; 24 25 Class.forName(driverClass); 26 connecti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27 System.out.println("connect="+connection); 28 29 String sql="SELECT * FROM tb1"; 30 preparedStatement=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31 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executeQuery(); 32 while(resultSet.next()) { 33 int id=resultSet.getInt(1); 34 String name=resultSet.getString(2); 35 System.out.println(id+"......."+name); 36 } 37 } catch (Exception e) { 38 39 } 40 } 41 42 }
2.效果
二:连接池原理实现
1.说明
程序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每一次web请求都要建立一次数据库连接。建立连接是一个费时的活动,每次都得花费0.05s~1s的时间,而且系统还要分配内存资源。这个时间对于一次或几次数据库操作,或许感觉不出系统有多大的开销。可是对于现在的web应用,尤其是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同时有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在线是很正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频繁的进行数据库连接操作势必占用很多的系统资源,网站的响应速度必定下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服务器的崩溃。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制约某些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其次,对于每一次数据库连接,使用完后都得断开。否则,如果程序出现异常而未能关闭,将会导致数据库系统中的内存泄漏,最终将不得不重启数据库。还有,这种开发不能控制被创建的连接对象数,系统资源会被毫无顾及的分配出去,如连接过多,也可能导致内存泄漏,服务器崩溃。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为了保障网站的正常使用,应该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其实我们查询完数据库后,如果不关闭连接,而是暂时存放起来,当别人使用时,把这个连接给他们使用。就避免了一次建立数据库连接和断开的操作时间消耗。
有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资源池(resource pool)。该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资源的频繁分配﹑释放所造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数据库连接建立一个“缓冲池”。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缓冲池”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连接池最大连接数来防止系统无尽的与数据库连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池的管理机制监视数据库的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为系统开发﹑测试及性能调整提供依据。
2.自己实现一个连接池
1 package com.cj.it; 2 3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4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5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6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7 import java.sql.SQLFeatureNotSupportedException; 8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9 import java.util.logging.Logger; 10 11 import javax.sql.DataSource; 12 13 public class MyPool implements DataSource { 14 // 链表 --- 实现栈结构 15 private LinkedList<Connection> dataSources = new LinkedList<Connection>(); 16 // 连接 17 String driverClass = "com.mysql.jdbc.Driver"; 18 String 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8/test"; 19 String user = "root"; 20 String password = "123456"; 21 /** 22 * 初始化连接数量 23 */ 24 public MyPool() { 25 // 一次性创建10个连接 26 for (int i = 0; i < 10; i++) { 27 try { 28 // 1、装载sqlserver驱动对象 29 Class.forName(driverClass); 30 // 2、通过JDBC建立数据库连接 31 Connection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32 // 3、将连接加入连接池中 33 dataSources.add(con); 34 } catch (Exception e) { 35 e.printStackTrace(); 36 } 37 } 38 } 39 40 /** 41 * 使用连接 42 */ 43 @Override 44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SQLException { 45 // 取出连接池中一个连接 46 // 删除第一个连接返回 47 final Connection conn = dataSources.removeFirst(); 48 return conn; 49 } 50 51 /** 52 * 释放连接 53 * @param conn 54 */ 55 public void releaseConnection(Connection conn) { 56 // 将连接放回连接池 57 dataSources.add(conn); 58 } 59 60 @Override 61 public PrintWriter getLogWriter() throws SQLException { 62 return null; 63 } 64 65 @Override 66 public void setLogWriter(PrintWriter out) throws SQLException {} 67 68 @Override 69 public void setLoginTimeout(int seconds) throws SQLException {} 70 71 @Override 72 public int getLoginTimeout() throws SQLException { 73 return 0; 74 } 75 76 @Override 77 public Logger getParentLogger() throws SQLFeatureNotSupportedException { 78 return null; 79 } 80 81 @Override 82 public <T> T unwrap(Class<T> iface) throws SQLException { 83 return null; 84 } 85 86 @Override 87 public boolean isWrapperFor(Class<?> iface) throws SQLException { 88 return false; 89 } 90 91 @Override 92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throws SQLException { 93 return null; 94 } 95 96 }
3.使用连接池
1 package com.cj.it; 2 3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4 import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 5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6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7 8 public class TestMyPool { 9 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11 PreparedStatement preparedStatement=null; 12 ResultSet resultSet=null; 13 14 MyPool pool=new MyPool(); 15 //取连接 16 Connection connection=pool.getConnection(); 17 String sql="SELECT * FROM tb1"; 18 preparedStatement=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ql); 19 resultSet=preparedStatement.executeQuery(); 20 while(resultSet.next()) { 21 int id=resultSet.getInt(1); 22 String name=resultSet.getString(2); 23 System.out.println(id+"......."+name); 24 } 25 26 resultSet.close(); 27 preparedStatement.close(); 28 //释放连接 29 pool.releaseConnection(connection); 30 31 } 32 33 }
4.效果
5.缺陷点
三:注意点
1.并发问题
为了使连接管理服务具有最大的通用性,必须考虑多线程环境,即并发问题。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因为java语言自身提供了对并发管理的支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即可确保线程是同步的。使用方法为直接在类方法前面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如:
publicsynchronized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2.多数据库服务器和多用户
对于大型的企业级应用,常常需要同时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如连接oracle和sybase)。如何连接不同的数据库呢?我们采用的策略是:设计一个符合单例模式的连接池管理类,在连接池管理类的唯一实例被创建时读取一个资源文件,其中资源文件中存放着多个数据库的url地址等信息。根据资源文件提供的信息,创建多个连接池类的实例,每一个实例都是一个特定数据库的连接池。连接池管理类实例为每个连接池实例取一个名字,通过不同的名字来管理不同的连接池。
对于同一个数据库有多个用户使用不同的名称和密码访问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资源文件处理,即在资源文件中设置多个具有相同url地址,但具有不同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库连接信息。
3.事务处理
我们知道,事务具有原子性,此时要求对数据库的操作符合“all-all-nothing”原则即对于一组sql语句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在java语言中,connection类本身提供了对事务的支持,可以通过设置connection的autocommit属性为false 然后显式的调用commit或rollback方法来实现。
但要高效的进行connection复用,就必须提供相应的事务支持机制。可采用每一个事务独占一个连接来实现,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事务管理的复杂性。
4.连接池的分配与释放
连接池的分配与释放,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分配与释放,可以提高连接的复用度,从而降低建立新连接的开销,同时还可以加快用户的访问速度。
对于连接的管理可使用空闲池。
即把已经创建但尚未分配出去的连接按创建时间存放到一个空闲池中。每当用户请求一个连接时,系统首先检查空闲池内有没有空闲连接。如果有就把建立时间最长(通过容器的顺序存放实现)的那个连接分配给他(实际是先做连接是否有效的判断,如果可用就分配给用户,如不可用就把这个连接从空闲池删掉,重新检测空闲池是否还有连接);如果没有则检查当前所开连接池是否达到连接池所允许的最大连接数(maxconn)如果没有达到,就新建一个连接,如果已经达到,就等待一定的时间(timeout)。
如果在等待的时间内有连接被释放出来就可以把这个连接分配给等待的用户,如果等待时间超过预定时间timeout 则返回空值(null)。系统对已经分配出去正在使用的连接只做计数,当使用完后再返还给空闲池。对于空闲连接的状态,可开辟专门的线程定时检测,这样会花费一定的系统开销,但可以保证较快的响应速度。也可采取不开辟专门线程,只是在分配前检测的方法。
5.连接池的配置与维护
连接池中到底应该放置多少连接,才能使系统的性能最佳?
系统可采取设置最小连接数(minconn)和最大连接数(maxconn)来控制连接池中的连接。最小连接数是系统启动时连接池所创建的连接数。如果创建过多,则系统启动就慢,但创建后系统的响应速度会很快;如果创建过少,则系统启动的很快,响应起来却慢。这样,可以在开发时,设置较小的最小连接数,开发起来会快,而在系统实际使用时设置较大的,因为这样对访问客户来说速度会快些。最大连接数是连接池中允许连接的最大数目,具体设置多少,要看系统的访问量,可通过反复测试,找到最佳点。
如何确保连接池中的最小连接数呢?有动态和静态两种策略。动态即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连接池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连接数量小于最小连接数,则补充相应数量的新连接以保证连接池的正常运转。静态是发现空闲连接不够时再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