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化领域,自GE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并推出Predix以来,工业互联网一度成为工业4.0之后的又一高频热词。
在中国,与工业互联网有关的发展基调如出一辙地正面而积极,不管是传统工业软件企业、还是工业制造企业、亦或是互联网公司,都对其持认同和乐观态度。
近两年,工业互联网更是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工业互联网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和发展重点,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重要任务。
总理多次指示要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开放融通发展,推动企业跨界融通,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形成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多层次公共平台。
在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和改革红利期,众多国内企业都在大干快上地发展。直到GE此次突然战略转向,为业界注入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须面对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工业领域不同行业的差异化明显,企业间存在很强的个性化。
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它们的行业积累,每一个细分领域的Know-How都无可取代。如果要编织一张集大成的工业互联网,意味着需要对工业领域不同行业不计其数的生产、服务、管理特性都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显然没有一家工业互联网提供商可以独立做到。
在这一背景下,现阶段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开放甚至是开源的创新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开源时代
众所周知,开源软件的原代码是免费公开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检查和修改。在开源社区中,可以通过添加或修复代码的方式改进程序,继而诞生新的模块和应用。
这意味着开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参与者可以公开地分享或探讨原代码中的细节,软件可以更快的迭代和更新;其次,开源软件的Bug在众多开发者不断地改进下可以达到更快速地修复;传统软件API接口开发的成本非常高,还要需要进行后期的维护,而开源不涉及这些问题。
纵观主流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它们均选择了与合作伙伴强强联手,诸如西门子MindSphere是联合SAP基于开源的Cloud Foundry架构打造的,今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西门子和阿里云在柏林签署了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工业数字化网络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则基于微软Microsoft Azure提供更广泛的软件应用。
2017年SAP发布Leonardo系统时,也采用了开放性标准。SAP允许第三方供应商基于SAP开放平台来创新和开发自己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并将其无缝接入到SAP Leonardo系统中。
PTC ThingWorx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物联网开放平台,旨在满足客户业务增长以及扩展物联网项目的需求。PT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im Heppelmann曾表示:ThingWorx架构将长期保持开放,使企业能随着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自由升级设备、云、数据库和企业系统。
可以说,开放不仅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趋势。海尔COSMOPlat、三一树根互联等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在加大吸引软件开发者加入,开发基于这些平台的工业APP。
开放生态将是必由之路
2018年7月9日,工信部联合信通院编制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部署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指南》中明确指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注重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确保工业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平台生态建设包括测试体系、开发者社区、新型服务体系等,具体为:一是针对技术成熟度、功能完整性、协议兼容性、数据安全性等,以测带建促用建设一批试验测试环境和测试床;二是建设开发者社区,技术侧推动工具包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开放,制度侧基于培训、认证、评价等体系建设扩大工业APP开发者人才队伍;三是围绕平台的知识产权激励与保护、线上制造新型认证服务、资源库建设与技术交易等,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服务体系。
在6月29日举办2018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上,浪潮集团就联合国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同组建了首个中国开源工业PaaS协会。开源工业PaaS协会成立后,将以工业PaaS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围绕工业PaaS价值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提升工业互联网核心能力。
8月1日,阿里云对外发布ET工业大脑开放平台,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将面向工业领域招募上千家生态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可以基于其工业互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工业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建模,并且快速构建智能分析应用。
开放已经成为工业互联网角逐者的共识,它们深知,要在这场工业云版图之争中脱颖而出,坚持开放和构建伙伴生态将是一条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