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鸟: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1、翠鸟: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


2、鹌鹑:体型较小而滚圆,羽色多较暗淡,通常雌雄相差不大。体小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皮黄色眉纹与褐色头顶及贯眼纹成明显对照。雌鸟亦有相似图纹但对照不甚明显。鹌鹑已经可以人工大量繁殖。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2


3、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记忆中去年还是去年看见一只小小的。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以前经常可以在树上看到螳螂窝。


4、雷公狗:又名变色树蜥, 广东茂名至广西北海一带野外或者草丛中的的一种小蜥蜴。在遇到危险时,头部会变成红色警告敌人,如果危机再一步逼近,它会发动袭击或逃跑,这种蜥蜴虽然无毒,但不要随便去抓它们,因为在广东一般在农村才能见到这种生物,如果人类再往外发展,物种就会面临频临绝种。偶尔还能见到一两条。希望不要在抓它来煲汤了,现在鸡鸭鱼肉任你们吃了,这个小精灵没什么大保。


5、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3

这是另一种小河蚌,这种主要生存在小溪里。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4



6、塘翻皮:这个鱼我也不知道怎么介绍,反正由于水污染,这种本来大量存在的鱼类已经几乎灭绝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5


7、沼水蛙(我们叫油蛙):为无尾目蛙科水蛙属的两栖动物。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尤其在水田、池畔、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偶尔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夜间外出觅食。估计已经有人工繁殖,在深圳这边的饭店吃饭偶尔也能看到。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6


8、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河虾(又称青虾),是优质的淡水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由于水污染已经在小溪中看不到了。现在主要靠人工繁殖。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7


9、绣眼鸟(我们叫青支):共有9个亚种,小型鸟类,体长9-11cm。上体绿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极为醒目。下体白色,颏、喉和尾下覆羽淡黄色。此鸟性活泼,在林间的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鸣叫声似“滑儿,滑-儿,滑-儿”,婉转动听。非繁殖季节亦有集群之习性,冬季能达50-60只。多在南方,主要在阔叶林营巢,巢小而精致,为吊篮式,隐藏在浓密的枝叶间,不易发现。主要以昆虫和一些植物为食物。


10、塘鲺:鱼类,可食用,学名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鲇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又称塘角鱼、胡子鲶。国内常见两个品种:本地塘鲺(胡子鲶)和外来物种埃及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本地塘鲺:野生的也已经很少,几乎都是养殖的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8

埃及塘鲺:这个没有天敌,啥都吃,给本地物种造成严重危害。生存能力极强。可达10斤重以上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09


11、白条鱼(我们叫响水狗):鲤科䱗属的一种鱼类。中文别称:条、鲦、子、白鲦、白鱎、蓝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川条子。台湾别称:白鲦、餐条、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俗名:白翎子(雌)/红翎子(雄)、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白条、白鱎、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子、餐鱼。初级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高营养。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最为捕捉,喜腥类面食。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栖息深度:0至10米。

身边已经消失或走在消失路上的可爱小动物_java_10


今天就分享到这,大家可以说说你身边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