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最大子段和
1.1 问题描述
1.2 算法描述
int Maxsum(int n, int a[])
{
int sum = 0,b=0;
for(int i=1;i<=n;i++)
{
if(b>0) b+=a[i];
else b=a[i];
if(b>sum) sum=b;
}
return sum;
}
1.3 问题求解
在对于上述分治算法的分析中我们注意到,若记b[j]=max(a[i]+a[i+1]+..+a[j]),其中1<=i<=j,并且1<=j<=n。则所求的最大子段和为max b[j],1<=j<=n。
由b[j]的定义可易知,当b[j-1]>0时b[j]=b[j-1]+a[j],否则b[j]=a[j]。故b[j]的动态规划递归式为: b[j]=max(b[j-1]+a[j],a[j]),1<=j<=n。
1.1.1 根据最优子结构性质,列出递归方程式
故b[j]的动态规划递归式为: b[j]=max(b[j-1]+a[j],a[j]),1<=j<=n
1.1.2 给出填表法中表的维度,填表范围和填表顺序
表的维度:一维
填表范围:由递归方程 b[ j ] = max { b[ j-1] + a[ j ] , a[ j ] },可得填表范围[1,n]
填表顺序:自底向上、从后往前
1.1.3 分析该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分析:
因为该算法只循环了一次数组,并且数组长度为n,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
空间复杂度分析:
因为是数组a[n],因此空间复杂度为 O(n)。
1.3 心得体会(对本次实践收获及疑惑进行总结)
为了更好的理解,可以用数组来记录当前最大子段和,但其实也可以直接用一个整型变量来记录就可以了,能更节省空间。
2.我对动态规划算法的理解和体会
能采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的一般要具有3个性质:
(1) 最优化原理:如果问题的最优解所包含的子问题的解也是最优的,就称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即满足最优化原理。
(2) 无后效性:即某阶段状态一旦确定,就不受这个状态以后决策的影响。也就是说,某状态以后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前的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
(3)有重叠子问题:即子问题之间是不独立的,一个子问题在下一阶段决策中可能被多次使用到。(该性质并不是动态规划适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没有这条性质,动态规划算法同其他算法相比就不具备优势)
与分治法最大的差别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后得到的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即下一个子阶段的求解是建立在上一个子阶段的解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