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你一般会做什么事情?

我一般写完文章,会在手机上刷刷朋友圈、抖音,直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再也刷不出好看玩意,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开始睡觉。计划12点就睡,可能会等到1点才能合上双眼。但如果要我回忆睡前到底看了哪些内容,可能我也根本说不清楚。

是不是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累了一天,怎么能这么轻易的睡觉呢?

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每天面临的信息越来越多。各种繁杂无用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导致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深入思考。

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事务时,这种能力的欠缺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当我要写一篇有深度文章时,有时候会不知道从何入手,这个构思会消耗我好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

每个人肯定都想提高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那么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两种思维模式: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就好像是一棵树,从种子那里出发,不停地向外发展;

而收敛思维更像特定的传输管道,始终集中在同一方向,思维方式更加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

当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往往会同时用到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利用发散思维,我们能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式,拓展自己的视野;而利用收敛思维,我们能为同一个目标调取信息,从而快速找到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而现在的信息碎片化了,我们所接收的知识也随之变得碎片化。比如你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收藏了;明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很有价值,也收藏了……这样的阅读模式,让我们成了信息的收集者,而不是有深度的思考者。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你收藏了一百篇干货,但能力还是在原地踏步。

社交媒体让我们轻易获取了比以前多十倍甚至百倍的信息,但是如果你不去利用自己的收敛思维,那么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都会变成垃圾信息。

而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因为时间的分割,变得碎片化。当你想静下心来看看书的时候,也许是一条微信消息,也许是一个头条的资讯信息,告诉你哪里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可能会放下书,去看看。看完这一条,接着就会发现另一条推送也挺有趣的,再看看也无妨……最后,你花了两个小时,只有二十分钟是在认真看书,而这本书给你留下的记忆,也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如果仅仅是为了休闲而阅读,那么碎片化思考也无伤大雅;但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正发生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

比如我发现,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思考也是碎片化的。我发布了一项任务,很多人会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执行,却鲜有人去思考:整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我说的办法,是问题的最优解吗;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是高是低,能否带来实际的效果……想弄清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碎片化思维,肯定是难以做到的。

很多时候,我们拍脑袋去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没有利用自己的收敛思维。这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反面教材。

我记得刚开始做技术管理时,我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想法,但是有很多我的想法没有验证过是否科学,是否真的提高了团队效率。那个时候的很多创意,大多数都停留在想法层面,没有真正去做尝试,更没有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在做产品方面也是这样。“李叫兽”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曾经有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抱怨,说自己的产品不像以前那么“酷”了。那么,他是不是要请一个更“酷”的代言人?是不是产品形态应该更年轻化一些?是不是应该在外包装上增强产品的科技感?

最后,“李叫兽”发现,这些都不是决定产品“酷”与“不酷”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产品让我们觉得“酷”,是因为它打破了某种不合理的常规。

“李叫兽”的总结是富有穿透力的。他透过了代言人、产品形态、外包装等碎片化的要素,直击“酷”这个一般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的本质。这就是收敛思维的力量。

其实收敛思维就是找到事物的“底层逻辑”。很多时候,底层逻辑甚至比执行力、沟通能力更为重要。

举个例子: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为了节省房租,我住在离公司比较远的小区。算下来一个月能省掉两三百块钱的房租加交通费。但是我却忽略了一样很有价值的东西——时间。

每天一小时的通勤时间和每天两小时的通勤时间,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日积月累,一个月就是将近二十四个小时,相当于你一个月整整多出了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我把这个时间拿来投资学习或者好好休息一下,其价值可能也远高于节约下来的两三百块钱。

所以,一个人的底层逻辑,看似影响不大,但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却会逐渐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看到别人做一件事情取得了成功,就马上会眼红,自己也恨不得立刻投资进去;现在会先分析这个事情的天花板在哪里,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不再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我能在大学里就掌握收敛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多花时间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也许真的会少走很多弯路。不过,现在我把这种能帮你实现人生目标的思维方式分享给你,希望你能早点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