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警报响彻云霄后,金岳霖带着装满书稿的公文包跑进了山里。他坐在包上,用身体将书稿与炮火隔绝开来。
日本人轰炸昆明时,住在农家小院的费孝通在满目疮痍中抱着即将临盆的妻子四处奔走,最终逃到一家诊所,在那里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傅斯年为躲避日军的轰炸,找人在楼前挖了一个大土坑,上面盖上木板当作防空洞使用。住在楼上的陈寅恪还专门作过一副带有讥讽意味的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彼时的他们,都是西南联大的一员。
八十年前,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聚集了一大批将家国情怀与人生价值熔铸于一炉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国家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延续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2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4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
电影《无问西东》中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其原型就是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
这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1937年11月—1946年7月),不久前被搬上了荧幕。央视播出的《西南联大》纪录片成为2018年末纪录片中的一匹黑马,在豆瓣上收获了9.3分的好评,拥有6000万人次的电视观众和超过840万的网络播放量,成就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最高收视率。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物理系1938级校友杨振宁在观后谈到:《西南联大》纪录片有许多极珍贵的相片、日记片段、文字记录和近年对联大人的访问。制片人和剪辑师用这些材料制成了一部史诗样的影片,记录了联大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贡献。
在纪录片热映的一年之前,另一群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把西南联大隔空带到了公众面前。
愿望
2017年11月1日,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杨振宁、彭珮云、潘际銮、郑哲敏、王希季……到场的校友平均年龄达到了95岁。因为“西南联大校友”这个共同的身份,这些名副其实的“90”后相聚到了一起。校友们拄着拐杖,坐着轮椅陆续赶到。时隔半个多世纪,他们中许多人还能第一时间认出彼此,互相握手打招呼。
来自百度的陈立萌和她的小伙伴们也来到了纪念大会的现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将要发布一个历时近一年的研发成果——“追寻:未消失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
西南联大校友104岁马识途先生题字
有些事情今天不做,明天就没有机会了。对于参与项目的年轻人们来说,这是一次“90后”向“90”后的致敬,也是一场技术与时间的较量。
有些老校友们上一刻还在为西南联大复原项目出谋划策,下一刻却因年事已高而重病不起,甚至永远离开……“我们就是在跟时间赛跑。特别想让他们早一些看到成果。”纪念大会当天,现场的这群年轻人们眼含热泪。他们深切体会到这些老先生们对“再见到西南联大”的期待有多深。
之所以发起这个复原项目,与一位90岁的院士——潘际銮老先生有关。
“我很早以前有幸认识了潘老,这些年,总会听潘老在不同场合提到西南联大,每听一次都会很感动。”就职于百度校园品牌部的年轻人陈立萌,很多年前因为工作结识了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潘院士曾于1944年在西南联大机械系学习,如今已91岁高龄的他还担任着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的工作。
提起西南联大,潘院士总是有些遗憾。这座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奇迹的院校仅留存了8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校友已不在人世,这段辉煌珍贵的历史,现今也鲜被世人记得并提起。“看得见多久的历史,就能看得见多远的未来。”为了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宝贵的历史,百度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技术手段来复原这座早已不存在的校园。
想法是好想法,但怎么实现?百度团队的项目组成员们有些发愁。要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重现还原历史场景,需要专业的历史知识与古建筑学的知识。他们找到了梁思成的关门弟子、清华大学著名建筑专家郭黛姮教授,邀请郭教授团队担任复原项目的设计研究顾问。出于对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的共同期待,郭教授欣然答应。
仅凭老旧照片和老校友的口述回忆,想要跨越八十载时光,让西南联大再现,并非易事。要做到每个细节都“有据可依”,是他们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考证
西南联大究竟是怎么样的?曾经的旧址和故土是否能为复原带来启发和灵感?
2017年春,项目组成员陈立萌和高明来到西南联大旧址——现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正式开始了这个复原项目。他们一个来自百度团队,代表技术专业力量。一个来自郭黛姮教授团队,代表建筑专业背景。
他们发现,西南联大校园如今仅剩一间教室和校门,甚至连校园的设计者是谁都无从定论。除了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仅存的一间原哲学心理系教室,他们能找到的只有一张平面图和两张设计图,这仅有的两张设计图还是关于厕所和浴室的。宿舍、图书馆、食堂面貌均不得而知,遑论其内部结构。老照片当然是有的,但均为黑白、局部。
那么,就先从找出谁是设计者开始吧!
翻查大量资料后,他们发现有记载称,时任校长梅贻琦请了梁思成来设计校园。但这份资料并不是确凿的史料。于是,他们先后向郭黛姮教授、梁思成之女梁再冰等当事人进行核实,但仍得不到肯定的答案。最终,在云南省档案馆里,他们找到了梁思成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的聘任合同。聘书上赫然签着梁思成的名字。“这是老师的字体!”郭黛姮对自己老师的字迹再熟悉不过。而校园中轴线设计,也是梁先生一贯的风格。几经波折,坊间的资料记载终于得到了证实。
书面材料对于史实来说,只是冰山一角。向还健在的当事人求证,才能更真实地了解西南联大校园建筑的细节。
在西南联大校友会胡康健老师、曾骥才老师的帮助下,百度团队开始了漫长的联大老校友的拜访之旅。虽然路有远近,甚至过海跨洋,但用陈立萌的话来说,就是得到了“一路开绿灯”的待遇。
95岁的西南联大校友胡邦定老先生在收到百度团队的采访提纲后不久,就给陈立萌寄去了厚厚十几页的信纸——胡老先生手写的回答,数一数竟有3000字之多。
西南联大校友胡邦定先生手稿
“胡爷爷信中说:‘我拟了个初稿,你看采访的时候这样说行不行’。”陈立萌拿着信的那一刻,之前对项目的各种担心和动摇的念头消失殆尽。“在这之前,我们特别怕做出来的东西跟之前的校园不像,经不起推敲。”
西南联大校友胡邦定老先生向复原团队介绍当时的情况
胡邦定老先生在信中说,他记得宿舍的窗棱是没有去皮的树枝,一根根插进墙里的。树枝上有刺,窗纸很难糊上去。复原团队得知此细节,再次比对老照片。最终发现,宿舍窗棱的确与教室的不同——用木很细,而且不直。
潘际銮、许渊冲、张道一、闻立雕、龙美光、李红英、查重传……“很多老校友、联二代、联大历史研究专家听闻我们的想法,都很用心的给我们提供线索,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拿到第一手采访资料,复原团队完成了校舍的窗棱、泥土路旁的桉树、桌椅板凳等等细节的还原。
西南联大校友许渊冲先生展示老照片
自此,项目进入了全面复原的技术阶段。
复原
“第一版模型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椅子上的纹路和教室的环境都太‘新’了,后来又专门去进行了做旧。”无限接近真实,是复原团队对作品极致的追求。
西南联大校园鸟瞰图
在复原学校教室的屋顶时,资料显示屋顶的铁皮刷了绿漆,但是技术团队发现所有老照片和老学员的反馈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后来才知道,原计划中的刷漆因为资金缺乏,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项目复原的每个细节都是有据可依的,郭教授以做研究的精神帮我们完成了这个项目,使得项目具有了极高的学术价值。”陈立萌说。
1939年的西南联大学生宿舍
“在校园里可以看到很多植物,我们根据照片里植物的树叶等等,专门去确认当时昆明是不是在种植这些树,比如尤加利树。我们复原的是建校八年间的中后段时期,那么这个树长得有多高,草有多高等等……完全是按照那个时间段去复原的。”
百度团队不断的技术迭代,郭教授团队数日的佐证钻研,最终复原项目团队建成了1:1比例3D高精度数字化模型,西南联合大学新校舍北区124.45亩旧址原貌被完整复原。通过百度大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结合高精度图像识别、IMU空间定位等三维环境感知技术,构筑立体空间模型;之后以高性能3D渲染引擎,全景成像切片式展现等技术,将复原模型以增强现实(AR)场景和虚拟现实(VR)场景的形式“真实”地呈现出来。
检验
“像,真像……”91岁的林宗棠老先生戴上VR眼镜后,对着复原后的立体的西南联大校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看到了和自己青春时代一模一样的老校门,忍不住伸出颤颤巍巍的双手,轻轻抚摸,潸然泪下。
那一刻,林宗棠老先生重新回到了那座简陋却始终让他魂牵梦绕的西南联大。他从敞开的校门“走”进去,踏上一条泥土路,路旁两行桉树树影斑驳。左手边是宿舍,泥墙茅草顶;右手边是大学时的教室,破旧的墙壁宛如昨日……
在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西南联大复原项目的成果接受了全场西南联大老校友的“检验”。
90多岁的老校友们竞相戴上VR眼镜,走进西南联大校园内,寻找旧时的记忆。在AR展台上,大家纷纷与80年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合影……看着这些老人们天真的笑容,和无数的感慨,复原项目团队的成员们也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事儿,成了!
好几位团队成员在AR展台给老校友们拍照时,偷偷红了眼眶。一年前,《西南联大》纪录片还没有上映,《无问西东》也还没有播出, “西南联大”绝对算得上是个冷词,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都很少。要把冷词拧成“一股热血”传播出去,百度复原团队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微纪录片《追寻未消失的西南联大》讲述了复原项目背后的故事。
“大家当时都憋着一股劲儿吧,一点也没觉得苦,觉得这件事儿特别有情怀,都想着探索出最好的方式来呈现这一切,不然都对不起老校友们跟我讲的这一切。”
传承
“为什么当时那么刻苦念书?”陈立萌问过很多位老校友这个问题。
“读书是为了要救国啊。”这是她听到的最多的回答。
80年前的他们是这么想的,那么80年后呢?
潘际銮院士是我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是我国第一座自行建设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焊接顾问,是我国高铁高速发展的奠基人。如今已是91岁高龄的潘老先生仍会每天去清华上班。陈立萌曾经很不解地问:为什么您现在还是会要坚持每天去学校工作?“我们国家的焊接工艺上已经实现了对美日等西方国家的赶超,我们努力做到了别的国家做不到的,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解决更多难题,缩短更多差距,一个人活着,是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啊。”
西南联大救亡图存的精神,其实从未消逝。虽然运用的是高科技技术,但复原项目更像是对“匠人精神”的一种传承。
战火纷飞、物资匮乏、命悬一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联大人秉持的是传统时代下止于至善的“知识匠人”精神;上下求索、挑灯夜战、精益求精……复原项目团队所坚持的,正是人工智能时代下“科技匠人”的精神。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技术似乎是冷冰冰的,它充满着理性、克制以及与普罗大众之间若隐若现的疏离感。但其实,技术也是有温度的。
“人工智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炫酷的技术,而是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重现还原历史场景,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砥砺前行。”百度副总裁梁志祥曾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说,百度希望用科技来探索和见证文明传承的体系,也希望在未来,百度可以成为互联网科技行业的 " 西南联大 ",让未来中国拥有更多世界级的、令人骄傲的技术和人才。
确实,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技术发展的困惑一直存在。越来越大并且很难填补的技术鸿沟,使得一大批人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西南联大复原项目,似乎为技术的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除了能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带来极大的便利之外,技术还可以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地富足,让人们更加敬畏知识,敬畏高尚的道德,相信真善美,相信科技的力量不仅可以改变世界,更可以改变你我的内心世界。
在这条道路上,无论是百度和清华的复原团队,还是其他技术的发展,都还可以走得更远。
想了解西南联大真容?
请戳【阅读全文】体验VR全景↓↓↓
留言 点赞 发个朋友圈
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
推荐文章阅读
EMNLP2017论文集28篇论文解读
2018年AI三大顶会中国学术成果全链接
ACL2017 论文集:34篇解读干货全在这里
10篇AAAI2017经典论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