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式类
在 py3 里面的继承 object 的类,以及它的子类都是新式类
多继承的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的方式查找
为什么调用父类
'''
遇到问题没人解答?小编创建了一个Python学习交流QQ群:857662006
寻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群里还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电子书!
'''
class A: # 默认继承 object类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A")
print("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B")
super(B, self).__init__()
print("leave B")
b = B()
enter B
enter A
leave A
leave B
通过调用super获得父类实例从而可以实现该实例的初始化函数. (因为要继承父类的功能, 又要有新的功能).
直接使用父类来调用的差异
事实上, 上面的super函数方法还可以这么写: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A")
print("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B")
A.__init__(self)
print("leave B")
通过直接使用父类类名来调用父类的方法, 实际也是可行的. 起码在上面的例子中效果上他们现在是一样的. 这种方法在老式类中也是唯一的调用父类的方法 (老式类没有super).
通过父类类名调用方法很常用, 比较直观. 但其效果和super还是有差异的. 例如:
'''
遇到问题没人解答?小编创建了一个Python学习交流QQ群:857662006
寻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群里还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电子书!
'''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A")
print("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A.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B")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C")
A.__init__(self)
print("leave C")
class D(B,C):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D")
B.__init__(self)
C.__init__(self)
print("leave D")
>>> d=D()
enter D
enter B
enter A
leave A
leave B
enter C
enter A
leave A
leave C
leave D
可以发现, 这里面A的初始化函数被执行了两次. 因为我们同时要实现B和C的初始化函数, 所以分开调用两次, 这是必然的结果.
但如果改写成super呢?
'''
遇到问题没人解答?小编创建了一个Python学习交流QQ群:857662006
寻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群里还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电子书!
'''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super().__init__()
print ("leave B")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C")
super().__init__()
print ("leave C")
class D(B,C):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D"
super().__init__()
print ("leave D"
>>> d=D()
enter D
enter B
enter C
enter A
leave A
leave C
leave B
leave D
会发现所有父类ABC只执行了一次, 并不像之前那样执行了两次A的初始化.
然后, 又发现一个很奇怪的: 父类的执行是 BCA 的顺序并且是全进入后再统一出去.
如果没有多继承,super其实和通过父类来调用方法差不多. 但, super还有个好处: 当B继承自A, 写成了A.init, 如果根据需要进行重构,继承 class A 全部要改成继承自 E,那么全部都得改一次! 这样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 而使用super()就不用一个一个改了(只需子类继承父类,定义中改一改就好了)
2、MRO表
MRO是什么?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出来:
'''
遇到问题没人解答?小编创建了一个Python学习交流QQ群:857662006
寻找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群里还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电子书!
'''
>>> D.mro() # or d.__class__.mro() or D.__class__.mro(D)
[D, B, C, A, object]
>>> B.mro()
[B, A, object]
>>> help(D.mro)
#Docstring:
#mro() -> list
#return a type's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Type: method_descriptor
MRO就是类的方法解析顺序表, 其实也就是继承父类方法时的顺序表 (类继承顺序表去理解也行) 啦.
这个表有啥用? 首先了解实际super做了啥:
def super(cls, inst):
mro = inst.__class__.mro()
return mro[mro.index(cls) + 1]
换而言之, super方法实际是调用了cls的在MRO表中的下一个类. 如果是简单一条线的单继承, 那就是父类->父类一个一个地下去罗. 但对于多继承, 就要遵循MRO表中的顺序了. 以上面的D的调用为例:
d的初始化
-> D (进入D) super(D,self)
-> 父类B (进入B) super(B,self)
-> 父类C (进入C) super(C,self)
-> 父父类A (进入A) (退出A) # 如有继续super(A,self) -> object (停了)
-> (退出C)
-> (退出B)
-> (退出D)
所以, 在MRO表中的超类初始化函数只执行了一次!
在 MRO 中,基类永远出现在派生类后面,如果有多个基类,基类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
这个原则包括两点:
- 基类永远在派生类后面
- 类定义时的继承顺序影响相对顺序.
如果有以下继承
那么MRO是: F -> E -> B -> C -> D -> A -> object
-
先找出最长深度最深的继承路线F->E->C->A->object. (因为必然基类永远出现在派生类后面)
-
类似深度优先, 定出其余顺序: F->E->B->obj, F->D->A-object
-
如果有多个基类,基类的相对顺序保持不变, 类似于merge时优先提前面的项. 所以排好这些路线: (FEBO, FECAO, FDAO)
-
F->E->B->obj且E(B,C)决定B在C前面.所以F->E->B->C->A->obj (相当于F+merge(EBO,ECAO)).
-
F->D->A-object且F(E,D)决定了D在E后, 所以D在E后A前. 因为相对顺序, 相当于FE+merge(BCAO, DAO), 所以FE BC D 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