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英国数学家、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在他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机器能思考吗?”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正式创造了“人工智能”一词。
1959年: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开发了程序软件“通用解题程序”――一个可以用来解决逻辑谜题的程序。
1973年:由于缺少资金,第一次AI之冬来临。
1975年:一个被称为MYCIN的医疗诊断系统被开发出来,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在一系列问答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提出使用何种抗生素的建议,但这一系统一直没有被投入实际使用。
1987年:第二次AI之冬开始。
1989年:美国宇航局AutoClass计算机程序发现了多个之前未知的恒星类型。
1994年:第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启动。
1997年:IBM的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1998年:美国宇航局的RemoteAgent是首个控制飞行中宇宙飞船的全自动程序。
2002年:亚马逊网站以自动化系统取代了人类产品推动者。
2007年:谷歌推出机器翻译服务。
2009年:谷歌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题目为“数据的不合理有效性”,文章称“基于大量数据的简单模型比基于较少数据的复杂模型更胜一筹”。
2011年:苹果公司推出Siri声控私人助理,它可以回答问题、提出建议和执行指令,如“打电话回家”。
2011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电视智力竞赛大冒险中打败两位人类冠军。
2012年:谷歌的无人驾驶车可自主导航上路行驶。
2016年:谷歌AlphaGo程序击败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