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读者跟我聊他们找工作的过程,有的很顺利,有的一波三折。

 

其中有一类比较尴尬,那就是没什么经验,经常被嫌弃。

 

没经验虽然是硬伤,但也不是完全否定一个人的判断依据,毕竟,很多东西需要靠时间积累。

 

那没什么经验的人怎么获得一个面试或者工作机会呢?

 

这里分享几个真实故事,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

 

内容部分已获得当事人同意,且名字做了匿名处理。

 

 

01

零经验实习生,一份报告进大厂

 

Kelly 是某二本学校视觉设计专业的应届生,目前处于实习阶段,她的岗位是产品经理。

 

零经验的她凭借自己的方法顺利拿到了大厂的面试机会,并成功获得 offer。

 

相比之下,很多学校比她好、实习经验比她更丰富的人都没能通过,但她做到了。

 

她的大招就是一份非常详细的产品分析报告。

 

Kelly 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某大厂的某一款产品感兴趣,想加入这个团队并成为他们的一员。

 

但自己学校不算很好,又没有经验,之前的实习公司和岗位也没有绝对优势。

 

于是,她开始想办法。

 

在研究了目标公司和产品的基本情况后,又调研了与此相关的竞品,再结合自己做视觉设计的专业优势。

 

她做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产品分析报告,被分析的产品就是她想加入公司的产品。

 

为此,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包括了解一份产品分析报告该怎么写,还阅读了大量的同类产品分析报告。

 

方式包括网上资料搜索、产品实际体验、找在那家公司的师兄师姐交流,光请吃饭就吃了 5 顿。

 

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这是大投入了。

 

作为回报,她得到的是最完整、最一手的信息,了解了公司、了解了团队、了解了产品。

 

当然,机密的信息她拿不到,但对于她想做的产品分析报告,绰绰有余了。

 

接下来就是报告制作环节。

 

她对报告进行了模块划分,有分析市场的、分析业务的、分析产品的、提出不足的、给出建议的。

 

在此基础上,Kelly 把重点放在对产品的分析上。

 

包括了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使用场景、业务流程、信息架构、功能结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信息文案设计等。

 

最后,在报告的包装上,她利用了自己的视觉设计专业优势,在视觉呈现上非常美观,让人赏心悦目。

 

我看过她那份报告,说实话,真的非常赞。

 

我试过让她发布分享出来,但她后来和 leader 沟通过后觉得不合适,因为里面包含了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我是挺佩服她的。

 

更厉害的,是她把这份精心制作的产品分析报告发到对应面试官手上的方法。

 

很简单,到招聘网站和目标公司官网找招聘信息,根据留下的邮箱直接投递。

 

为了准确无误且提高胜算。

 

她还托师姐在内网上帮她找到了面试官,并提前打了个招呼说有一份特别的邮件希望对方看看。

 

她在发邮件时,标题写的是「关于贵公司的产品,我有 2 点吐槽、3 个建议、5 件接下来能做的事」。

 

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好奇打开看看么?

 

至少我会。

 

于是,她顺利获得了面试机会,且成功的通过了三轮面试,最终拿到心仪的 offer。

 

就这样,零经验的实习生,凭借一份产品分析报告,进了大厂。

 

 

02

经验不等于能力,用行动证明自己

 

小刘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了 4 年,因为公司发展不顺且未来融资困难,所以打算换一份工作。

 

他的目标很明确,继续在本行业沉淀,但想换一个细分领域,且期望找一家更成熟的公司继续深耕。

 

但是,因为过去 4 年在创业公司一直没有做出什么亮眼的成绩,数据也很惨淡,他在简历上的优势无法体现。

 

去聊了几家公司,都觉得实际做成的项目和经验还不够,很难决定。

 

有的,甚至连面试机会都没给。

 

因为他期望的新领域对他来说就是零经验。

 

实际上,小刘的能力并不差,毕业后就加入了这家公司,从零开始跟着领导一起建立了团队,搭建了产品。

 

对于行业、对于产品以及团队建设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和实践。

 

只不过,从业务和产品结果上来看,不尽人意。

 

过程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公司战略多次转型,使得产品还没真正投入市场就夭折。

 

另一方面是公司高管团队的几次变动,使得公司在一定阶段内的发展速度变缓。

 

这些原因让小刘很苦恼,自己无法干预,又很难改变。

 

当他意识到问题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明显,他的优势就是他的能力。

 

平时喜欢学习和总结的他,在过去几年了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并且尽可能运用到做产品实践的过程中去,也获得了一些反馈。

 

在产品能力上是不差的,关于这一点,他的领导也非常认可。

 

除此之外,他也经常在一些社区进行分享,同行对他的专业水平也是认可的。

 

但是,前面提到的原因让他无法产生有效经验,就这一点,限制了他。

 

毕竟,现在很多公司还是看结果说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刘想了一个办法。

 

不是被嫌弃没有经验么,那就自己制造经验。

 

于是,他瞄准了一家自己心仪的公司,然后在社区内托朋友想办法认识了对应公司和对应产品组的一个人。

 

搭上话以后,他就想办法约对方吃饭,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公司和产品的动态。

 

在吃饭的过程中,小刘一直在和对方进行专业上的交流,对方很认可。

 

同时,对方也提出了他们现在遇到的一个难题,希望听听小刘的看法。

 

小刘没有当场给答复,只说那回去先想想。

 

在了解问题背景、当前困境以及采取的行动后,小刘开始收集信息并设计解决方案。

 

一个星期后,小刘再约这个朋友吃饭,并拿出了一本十来页 A4 纸的方案。

 

里面详细的说明了如何解决他们当前遇到的问题。

 

朋友看完很惊叹,说带回去给领导看一下。

 

两天后,小刘被约过去面谈,过程很顺利,领导也很欣赏他。

 

一周后,offer 下来了。

 

就这样,在没有经验证明的情况下,小刘用能力证明了自己,获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写在最后

 

上面这两个都是生活中的案例,其实他们也有一些共性。

 

第一,有明确的目标。

 

不管是 Kelly 还是小刘,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和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找到切入点。

 

第二,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

 

如果只靠常规渠道获取信息并获得机会,概率是很低的,因为面对的是海量的筛选和竞争。

 

这时候,同事、朋友、校友都是可以动用的资源,如果在一个都是这个领域的圈子里,那效率就更高了。

 

第三,出奇招。

 

说白了,他们两都不是靠一份简历获得了这份工作,靠的是实打实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自己规划了一条路径,让自己的能力有机会被呈现并触达目标用户。

 

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这款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并且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可行的运营策略。

 

你看,方法比问题多,能不能想到是一方面,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方面。

 

有时候,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因为还不够想。

 

至少,欲望还不足以强烈到立马激发行动。

 

行动,才是改变现状最实在的方法。

 

没经验不是弱点,说 2 个零经验找到工作的真实故事_经验

··················END··················

 

你好,我是唐韧!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

 

写过代码、做过产品、出过一本书,在创业公司厮杀过,也在大厂服役过,如今是一个自由职业者。

 

用产品视角观察世界,用产品思维解决难题,在这里记录自己想表达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