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沉静领导之道进行探究的愿望来源于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的道德领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思考学习,结果在这些作品中发现了两个定式:一是几乎在每个情形里,那些发誓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角色,总是以失望或者痛苦告终;二是经常是一些谦逊谨慎敏感、雄心恰如其分的配角在默默的发挥作用。或许,这些精炼后的文学作品,正是真正社会生活的凸现。这使得作者越来越形成了一种概念,用来区分英雄式领导和沉静领导。

    沉静型领导者是现实主义者。他们重视信任,但也不会忘记信任可能多么脆弱;他们不愤世嫉俗、怀疑一切,但也不会对其他人或自己抱有太高的、过于理想化的期望。他们敏锐的觉察到权力的局限性和微妙性,即使是那些位居要职的人也不例外。他们不会忘记,这个世界分为实力在握的圈内人和雄心勃勃的局外人——圈内人 警惕地守护着他们地利益,而局外人则试图通过竞争挤进内部圈子。这些都是沉静型领导者在解决棘手问题时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地原因。

    沉静型领导者观人察事的四项指导原则:1、不在局势复杂性上哄骗自己,以谨慎谦卑的态度相信很多事自己还一无所知;2、“依靠计划方法,但别笃信计划”(艾森豪威尔);3、时刻注意圈内人,明确自己的位置(是地位安全的圈内人还是岌岌可危的局外人,二者的界限并非不能逾越,但要成为真正的圈内人必须树立威信、发展关系网,这需要时间,需要长期的共事,乃至一份成功的战绩);4、信任,但选择对象。

    沉静型领导者相信混杂动机:由于种种原因,混合的、复杂的动机正是沉静型领导者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混杂了个人利益和道德要求的动机更可能是有力而持久的。他们的动机足够复杂、足够利己,使得他们能够避免自我伤害和自我牺牲。

沉静型领导者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策略

1. 争取时间:

    权宜应急(Quick Fixes,利用一些小事或者“要开会”争取一点思考、准备和处理问题的时间)和战略拖延(Strategic Stalling,争取时间,减缓事态发展的速度:“把所有人卷进来”——增加任务处理的沟通量和难度;“咨询律师或专家”——得到建议与遵行建议都需要时间,拖延的同时伪装成谨慎和正当的勤奋;利用尽可能慢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经常进行详细的工作汇报)。

    有时可能还需要缓解(要求结果的)压力:“丢给老板一根骨头”——完成一些其他的或阶段性的进展;“烟幕弹”——寻找一些其他严重问题,分散注意力。

    这些策略不能被滥用,沉静型领导者只有迫不得已时才会采取,一旦他们得到了喘息之机,就会行动起来。

2. 明智投资:

    对自己的政治资本本钱和投资回报进行分析决策。风险回报的方法包括提出和回答三个问题:你有多少组织资本?你拿其中的多少去冒险?对你和其他人而言,可能的回报是什么?

    风险回报模式并不是精于算计和心胸狭隘,只是尊重动机的复杂性,告诉我们,在战斗之前要更加谨慎的弄清一些基本事实,在时机和决策方面做出合理选择。衡量的也不仅仅是个人的得失,可能是团队、部门、企业乃至国家的得失。

3. 深入钻研:

    深入到特定情境中,感同身受地洞察其复杂性。面对复杂情况地四项指导方针:不要让问题的复杂性模糊了你的责任;不放过任何细节的思考和多角度透视;避免在充当英雄的冲动下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如果你的头脑乱作一团的话就应该向后退。

4. 变通规则:

    严肃的对待规则并寻找转圜空间。简单的严守规则和打破规则也许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5. 投石审势、轻推渐进:

    在意外与偶然多如牛毛的这种变幻莫测的情境中,所谓挑战,通常不是攻击或击中目标,而是定位目标之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领导之 道需要的是学习,而学习就必然包含了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小步骤。通过测试、探索和实验,沉静型领导者渐渐就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避免的危险伤害以及可以利 用的机会有了一种感觉和理解。敏感和克制是沉静领导之道的标志。

6. 妙手妥协:

    对某种情况下的各种基本力量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设想和重新构造。

    所有工具都有被滥用的可能,而沉静型领导者能够很好的应用这些工具,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而不是他们采取的手段,他们非常依赖于三种不怎么起眼的美德:克制、谦逊和执着。

    自我克制决不仅仅只是帮助人们避免出错,往往是寻求以创造性方式解决难题的先决条件。停顿和等待给人们时间去学习掌握,去发现分歧,去钻研复杂的问题,从正确的方向去接近事物。它们使人们倾听直觉和良心的沉静声音,而这声音是极易被急迫的要求和强烈的情绪淹没的。强烈的反应,有时是瞬间的顿悟,有时却是一种偏见或者误解;而靠着耐心和克制的习惯,人们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时间来对这二者加以区分。

    因为谦逊,沉静型领导者并不指望胜利唾手可得,个人的努力往往只是局势中的一个因素,即使在小事上取得进展也常常需要人们去奋斗。沉静型领导者认识到,许多值得去做的事情就像在沙滩上留下足迹一样,既不伟大,也难持久。

    执着往往是对价值观、信仰和其他注重的东西的一种坚持,沉静型领导者知道,行动开始的时候,正确的事情还不存在,它需要孕育、创造,慢慢地通过长期、艰苦而执着地努力来构建。

其他收获感想:

1、小事并不好做,往往是需要见真章的地方。

2、抨击一个人的品德,往往相当于连带着指责了他的朋友和支持者的品格和判断力。

3、隐藏在未知的未知背后的逻辑关系,只有在回顾和反思的时候方才露出庐山真面目。……丹麦哲学家Kierkegaard说过,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过去来理解生活,然而,若要真正生活却必须不断前行。

4、利己主义、利他主义、混乱迷茫、贪婪欲望、机会主义、奉献精神,以及理性思考,这种种因素所形成的合力偏向何方、强度多大都是我们很难预料的。

5、那些不愉快的意外往往或多或少都会不请自来,而谨慎的警觉、必要的勤奋和循序渐进的计划不仅有益,有时更不可或缺,但它们并不能够确保事情一帆风顺。

6、Chester Barnard把杰出的管理者的行为形容为“具体行为中相互冲突的力量、本能、利益、处境、职位和理想的综合体”。

7、不确定的因素、怀疑的态度、犹疑不决、时刻警惕可能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导致人们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者使人们成为谨慎的观察者而不是变革的推动者——但它们同样体现了一种在面对这个相当复杂的世界的谦虚精神。

8、人们太多时候找机会高谈阔论,炫耀他们知道的事情,想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在他们滔滔不绝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用心倾听。

9、戴高乐把他政治生涯的成功归功于三条原则:与圈内人并肩的同时携手局外人;充分利用无可避免、必然发生的事情;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

10、悲壮的孤注一掷的反抗所能得到的关注,它的半衰期实在是太短暂了,而那些刊载它的报纸会很快被扔进街道旁的垃圾箱里,而事情并无改观。

11、当人们走上歧途时,急速前行会是个极大的错误。

12、重要的美德是反复的、细微的努力累积起来的成果,它需要日复一日的进行实践练习,直到他们变成习惯和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