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I:

    一种由Intel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此标准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守从PCI标准的扩展卡。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133 MB/s(33MHz*32bit/s),基本上满足饿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插槽,后来又提出把PCI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 bit、33MHz的PCI总线、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信号缓冲,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同时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PCI总线系统要求有一个PCI控制卡,它必须安装在一个PCI插槽内。这种插槽是目前主板带有最多数据的插槽类型,在当前流行的台式主机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有2~3个插槽。根据实现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与CPU一次交换32位或64位数据,它允许智能PCI辅助适配器利用一种总线主控技术与CPU并行地执行任务。PCI允许多路复用技术,即允许一个以上的电子信号同时存在于总线之上。

     由于PCI总系只有133MB/s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总线的第三代I/O技术,该规范由intel支持的AWG负责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规范草稿制定完毕,并移交PCI-SIG进行审核。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它会被命名为Serial PCI,但最后却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2002年7月23日,PCI-SIG 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 1.0规范,并于2007年初推出2.0规范(Spec 2.0),将传输率由PCI Express 1.1的2.5GB/s提升到5GB/s。

二、PCIE: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尔的i915和i925系列芯片组。当然要实现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象当初PCI取代ISA一样,都会有个过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