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空间中样本点最密集的区域,搜索点沿着样本点密度增加的方向“漂移”到局部密度...
视频跟踪:基于对比度分析的目标跟踪、基于匹配的目标跟踪和基于运动检测的目标跟踪 基于对比度分析的目标跟踪:主要利用目标和背景的对比度差异实现目标的检测与跟踪。这类算法按照跟踪参考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边缘跟踪# 形心跟踪和质心 跟踪等。这类算法不适合复杂背景中的目标跟踪"但在空中背景下的目标跟踪...
涉及两篇论文:Visual Object Tracking using Adaptive Correlation Filters
参考:http://www.52ml.net/16296.html 这个算法的优点就在于,它首先一步就能找到聚类中心,然后划分类别。而
这是在百度文库里看到的: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_m_ERgoqpq8n16iuHki0HYdY7uknjBRmQmlpec45KMDv4S6NybGTPW7tUvkzgXZDY5Ydee0mdXTJLFmtwtnLgs-oTuews4ua2iwdXo7ik...
2015年的一篇论文,可参考:://blog..net/carrierlxksuper/article/details/461245。 另参考:://.skyoung.org/kcf-tracking-method/ 其中提到了redge regression(岭回
关于这个算法,已经有网友写出笔记。 这位网友用画图的方式总结出了算法的各个流程,并总结了源码中的各个类:://blog..net/roamer_nuptgczx/article/details/47953357#plain 这篇博文分析了聚类算法:://blog..n
首先看看get_features函数。 首先判断是hog特征还是gray,分两种情况。 如果是hog特征,调用fhog函数,返回x,并将矩阵x的第三维最后一个组数据删除(好奇fhog函数://vision.ucsd.edu/~pdollar/toolbox/doc/index.html)。
卷积网络 卷积网络用三种结构来确保移位、尺度和旋转不变:局部感知野、权值共享和时间或空间降采样。典型的leNet-5如下图所示: C1中每个特征图的每个单元和输入的25个点相连,这个5*5的区域被称为感知野。特征图的每个单元共享25个权值和一个偏置。其他特征图使用不同的权值(卷积枋),因 此可以得到
这篇论文主要讲了CNN的很多技巧,参考这位博主的笔记:://blog..net/whiteinblue/article/details/43202399 https://blog.acolyer.org/2016/04/20/imagenet-classification-with-
知乎专栏这篇可视化CNN讲的挺不错,我再稍微提炼下。 Visualization with a Deconvnet:将feature map中的特征通过反池化、反激活、反卷积映射到像素。反池化可通过记录最大激活值的位置来实现,反激活直接使用ReLU,反卷积采用该卷积核的转置来进行卷积操作(why?)Convnet Visualization 1.Feat
2016ICLR最佳论文 Deep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Deep Neural Networks With Pruning, Trained Quantization And Huffman Codin主要针对神经网络模型巨大,在嵌入式机器中比较难运行的问题。abstruct 压缩网络包括三个阶段:pruning, trained quantizat
参考:://blog..net/xbinworld/article/details/69049680 论文的关键在理解这句话: 先通过V中坐标(xtarget,ytarget)以此找到它在U中的坐标,然后再通过双线性插值采样出真实的像素值,放到(xtarget,ytarget)。
恢复内容开始 一、创新点 针对two-stage的速度慢以及one-stage精度不足提出的方法,refinedet 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使用TCB来转换ARM的特征,送入ODM中进行检测; 两步级连回归;过滤较多的负样本(容易分类的,类似于ohem)。 (1)anchor refine module
1、SSH单阶人脸段检测器,在不同层检测不同scale的人脸,而不是使用mtcnn中金字塔的方式,从而实现加速。 2、SSH的整体结构,3个module的stride分别为8,16,32,使用不同的感受野,从而实现多尺度;三个Module独立训练、检测, 最终结果NMS。 3、检测模块和上下文模块。
ECCV2018 论文:Receptive Field Block Net for Accurate and Fast Object Detection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711.07767 代码链接:https://github./ruinmessi/R
一、高效的训练 1、Large-batch training 使用大的batch size可能会减小训练过程(收敛的慢?我之前训练的时候挺喜欢用较大的batch size),即在相同的迭代次数下, 相较于使用小的batch size,使用较大的batch size会导致在验证集上精度下降。文中介绍了
Deformable conv赋予了CNN位置变换的能力,与普通卷积的对比如下。可以看到,在每个特征点上,会产生一个偏移,变成 不规则的卷积(感觉本质上,就是让CNN自己去学习感受野)。 思想于STN(Spatial Transform Network),但它们有着巨大的差别: STN得到的是全
一、高效网络简介 图片https://zhuanlan.zhihu./p/53175018,高效网络的高效,直接的衡量目标是速度。 二、高效网络一览 CNN设计一般都是通过堆block的形式,下面只讨论每个模型的block 1、Mobilenet 首次使用了分离卷积(dw+pw,加速的核心
1、MobilenetV3是通过NAS得到的,结合了v1,v2和MnasNet的结构,包括v1的dw,v2的linear bottleneck和逆残差结构,MnasNet的se结构(接在部分linear bottleneck之后)。2、在之前的网络结构中,最后会用一个1*1来提高特征图数目(960->1280),为了提速,将这个1*1层移至average pooling之后,如下图3、在初
围绕四个点构造模型1、扩大感受野 使用5*5卷积替换3*3来扩大感受野,在深度分离卷积中,pw与dw计算比为d/k^2,d为输出通道,k为dw的卷积核,即增加dw的卷积核所带来的计算并不大。 在MobilenetV2中,使用了逆残差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但blazeblock中又回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理由是“To accommodate for the fewer number
深度分离卷积一般使用的是3*3的卷积核,这篇论文在深度分离卷积时使用了多种卷积核,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1、大的卷积核能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如下,k=9时,精度逐渐降低 2、 mixConv及其实现 挺简洁的,可直接替换深度分离卷积 3、有效性 4、MixConv设计 (1)G 的选择
,简单记录一下几个实验部分。1、位置信息来自预训练模型 作者分别用预训练权重的vgg,resnet和posenet来对比,发现用了预训练权重的vgg和resnet提取的位置信息更准确。但这个实验我觉得设计的不合理,真正对比实验应该设计的是,用预训练权重的vgg,resnet对比随机初始化的vgg,resnet,而不是和单层的posnet来对比2、大的卷积核和更多的层数,能获得更准确的位置信息
当前针对目标检测算法有两种思路(暂时不考虑anchor free),其中一种是轻量化two-stage检测算法(如thundernet),另外一种就是提高one-stage算法的精度,如使用更好的特征(特征融合、多尺度特征FPN等),包括基于SSD改进的refinedet,基于FPN的RetinaNet等等。AlignDet就是在RefinDet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工作,它指出了one-stage和t
一、paper&&github二、本文压缩方法 1、channel的裁剪原则 使用BN中的gamma作为标准,如果该值较小,即认为其不重要,则该channel即被删减。 2、损失函数 网络中gamma值较小的可能不多,因此在训练的时候将其作为一个惩罚项,来加入损失函数。 其中g取的是smooth_l
2019年的目标检测属于anchor free的一年,各类anchor free方法井喷,各种方式都有。在我看来,anchor free一定要有速度优势(移动端部署),否则我干嘛不直接使用two-stage呢(像cornernet在GPU下速度只有5fps)?目前anchor free分了两类,一类是预测关键点的,通常包括top-left, bottom-right,center point 等
在移动端部署检测模型时,因为速度原因,通常采用的是轻量级的backbone+one stage detector的方式。我之前在项目里就是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案,但精度始终没法和two-stage相比,而two-stage又太慢,之前测过速度之后就没再考虑在移动端采用two-staget方案,而thundernet重新给了我在移动端采用two-stage的希望。先来看下网络的整体结构图,主要分成了ba
扩展网络有三个维度,包括width(channels数)、depth(网络深度)、resolution输入分辨率。作者通过实验表明,只改变其中一个维度,acc的提升很容易就饱和了,如何同时改变三个维度,使得acc和flops达到一个trade-off,就是本文的内容。 作者提出的一种缩放方法。网络深度增加一倍,flops变为之前的两倍;width或者resolution增加一倍,flops变为之
Efficientnet的延续,提出了更快、更容易的多尺度融合BiFPN;提出了在backbone,feature network,box/class prediction上,统一扩展模型的方式(仍然是调整width, resolution, depth)。1、BiFPN 当前的一些FPN变种,f为作者提出的bifpn,其实是PANet的简单变种。 特征加权融合
Copyright © 2005-2024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