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华名师讲坛》之后
徐振阳
在图胜于文的时代,人们缺乏阅读的耐心。有人说,人的耐心像鸡的牙齿一样少。一个学医的同学知道我要成天阅读时,他说如果笑话超过五句他都不看。虽是说说笑笑,却也见出许多人的状态。
很多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如今的专业分工。不要说隔行如隔山,就是同一学科内部的不同专业之间也是相隔甚远。加之专业术语的应用,一些书自然成了少数人的读物。畏难情绪孳生,导致人们对文字的厌恶。
不论你以什么原因翻开此书,比如很厚、有“清华”两字、或是以为别的书而误翻此书等等,你多少都会有驳杂之感。除了分成五篇以外,每篇中文章的体例也不甚相同,有演讲、有论文、有报告等。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关键问题在于虽然是清华人文学院部分教师文章的集合,但因专业之别导致了你阅读的障碍。
清华人文文脉悠远,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续前源。在人文社科的名头下包括了许多专业:中文、历史、哲学、社会、政治、教育、心理、国际关系等。在这些专业下又包括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因此即便是某个能通晓文史哲的人,也难保证同时又精通其它专业,那更不用说仅在本专业内打转转的人了。负责任地讲,因专业的限制,我也没能力精读每一篇文章。但作为人文爱好者,我对每篇文章及其所代表的领域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虽有专业之隔,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妨碍我们关注这个领域,听听这个领域的专家们说什么?看看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何在?因此,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从不同的方向触发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关注,从而培养读者的兴趣,将思考的范围扩大。
《文体艺术篇》中《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一文是张海明老师为我们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课时,一次讲课之中一个话题的展开。当时海明老师提到过这个现象,我们几个学生还就此小有讨论。能在书中见到海老师的观点与剖析,实在倍觉熟悉与亲切。但对同系赵丽明老师的研究方向我就知之甚少了。正是通过阅读《心灵家园:东方女权模式——抢救、解读文化遗产“女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女书”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构成原因与它的价值,可以说这就是触发点。上述的例子仅是就我自己而言。我想,众多的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一定能从这些文章中发现自己喜爱与觉得可读的文章。如果能从几篇文章中获得结结实实的收获,那又何患没有通读全书之憾呢?
本书所收文章是清华人文社科领域内知名学者的近期文章,可以说是一次人文思考的汇聚。人文价值所在不在于立竿见影的等价交换,而在于熏陶感染阅读者,使人产生对人自身、人类的思考与关怀。这就是我常说的“使人成为人”。
清华建国后以“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而闻名,更以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而享誉中国。但一所欲跻身世界一流之列的大学需要人文底蕴是毋庸置疑的。当人文气息弥漫于清华园时,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而非仅仅的使用者,才会是有修养的工程师;庄严之吾校才会精进与新生。道路虽远,清华人文已经起步,《清华名师讲坛》可证,人文清华指日可待。
200841717:00:10于清华园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