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安全中的有些概念比较绕,比如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今天就这三个概念进行下探讨。    一,故障    功能安全中定义的故障是指可引起要素或相关项失效的异常情况。    故障可以分为永久故障和非永久故障,其分类如下图所示。
1、private、final、static 方法被 @Transactional 注解标注的方法的访问权限必须是 public;被 @Transactional 注解标注的方法不能被 final、static 修饰,被标注的方法必须是可覆盖的。这是因为事务底层使用的是 aop,而 aop 使用的是代理模式。代理模式生成的代理类无法重写被 final、static 修饰的方法。而 private
转载 2024-10-29 10:41:03
17阅读
# Java SchedulingConfigurer 偶尔失效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在使用 Spring 框架进行任务调度时,很多开发者会选择实现 `SchedulingConfigurer` 接口来配置任务调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偶尔会遇到该配置失效的情况,这通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探讨该问题的可能原因,并通过代码示例进行说明。 ## 什么是 SchedulingConfigurer?
原创 2024-10-01 11:28:46
169阅读
目录 前言探索解释解决前言今天测试告诉我一个接口时不时的会报错,然后我去服务器检索了日志信息,发现这个接口偶尔会在SQL语句后面追加LIMIT 进行分页,但是我这个接口只是查询单条数据的,并且也没有设置分页.这个就让人感到一丝丝尴尬了.  探索经过不断梳理,发现这个这个接口里面一共有两次数据库交互,第一次是查询单条数据,但是第二次是一个分页查询.并且使用的是PageH
转载 10月前
29阅读
一、Key的操作在Redis中,Key的命名规则:不能包含空格和\n换行符Key的长度也没有限制Key是Redis对内存中存储数据设定的一个变量名key的操作指令包括1. exists key1 key2.. keyN2. del key1 key2.. keyN3. type key1 返回key1的数据类型4. keys pattern 返回满足匹配模式的所有变量名,常用 keys * 查看所
转载 2023-06-14 21:57:23
131阅读
排序是每个软件工程师和开发人员都需要掌握的技能。不仅需要通过编程面试,还要对程序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同的排序算法很好地展示了算法设计上如何强烈的影响程序的复杂度、运行速度和效率。排序有很多种实现方法,比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插入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等,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使用Python语言实现的其中4个排序算法。1. 快速排序首先要打乱序列顺序 ,以防算法陷入最坏
一 、并发性1.并行与并发并行性和并发性(Concurrence)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地交替执行。倘若在计算机系统中有多个处理机,则这些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便可被
Redis set 命令Redis sorted set 命令referenceshttps://github.com/Haiyoung/learning-and-preparing-for-interview/blob/master/redis.mdRedis set 命令SADD key member1 [member2] 向集合添加一个或多个成员SMEMBERS key 返回集合中的所有成员
转载 2024-08-25 15:54:31
58阅读
一 序  redis集群中的节点分为master 和slave  。其中master负责处理槽;slave 会复制master 的数据, 并在master 下线后, 代替它继续进行处理命令请求。下面分别介绍节点复制、故障检测,限于篇幅故障转移下一篇整理。二 节点复制   向集群节点发送"CLUSTER  REPLICATE  <no
# MySQL密码失效的实现步骤 在开发过程中,偶尔需要设置MySQL数据库用户密码过期的功能。这种机制可以增强数据库的安全性,确保用户定期更新密码。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步骤,为你详细说明如何实现这一路径。 ## 整体流程 下表展示了实现MySQL密码失效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26 09:17:24
32阅读
1、彻底地一次删除文件  首先,应从系统中清除那些你认为已肯定不用的文件,这是我们指的是你丢弃到回收站中的所有垃圾文件。当然,你可以在任何想起的时候把回收站清空(双击加收站图标,然后选择“文件”菜单,再选择“清空回收站”命令),但更好的方法是关闭回收站的回收功能。要彻底地一次删除文件,可右击回收站图标,选择属性,然后进入“全局”选项卡,并给“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使用‘删除’命令将文件彻底删除”
一、 redis 特点所有数据存储在内存中,高速读写提供丰富多样的数据类型:string、 hash、 set、 sorted set、bitmap、hyperloglog提供了 AOF 和 RDB 两种数据的持久化保存方式,保证了 Redis 重启后数据不丢失Redis 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还支持对几个操作合并后的原子性操作,支持事务 通常我们都把数据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但为了提升应用的性
转载 2024-09-12 09:41:23
62阅读
# 教程:Redis Zrem 并发删除实现 ## 概述 在Redis中,Zrem命令用于删除有序集合中的指定成员。如果需要实现并发删除,即多个客户端同时删除有序集合中的成员,可以通过使用Lua脚本来实现。本教程将教会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Redis Zrem的并发删除操作。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实现Redis Zrem并发删除的整体流程: ```mermaid journey ti
原创 2024-03-24 03:56:31
133阅读
1.信息的保密性,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具有一定保密程度的信息只能让有权读到或更改的人读到和更改。不过,这里提到的保密信息,有比较广泛的外延:它可以是国家机密,是一个企业或研究机构的核心知识产权,是一个银行个人账号的用户信息,或简单到你建立这个博客时输入的个人信息。因此,信息保密的问题是每一个能上网的人都要面对的。2.信息的完整性是指在存储或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原始的信息不能允许被随意更改。这种更改有可
转载 2024-05-20 22:22:14
113阅读
# 实现“BIOS设置来电自动开机偶尔失效”的解决方案 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交互中,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环节。如果您遇到“来电自动开机偶尔失效”的问题,本文将引导您逐步解决该问题。我们将使用清晰的流程、代码示例和详细的注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每一步的操作。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概述一下整个流程。以下表格展示了我们需要采取的步骤: | 步骤 | 说明
原创 2024-09-02 06:12:00
2477阅读
简述JAVA中的异常与异常捕获机制2011年1月15日星期六1 异常的概念“exception”顾名思义,就是“我对此感到意外”的意思,在程序中可以强制编译器来处理程序运行中的发生的并非由程序本身所造成的错误,这个处理方法在java中就叫做异常捕获,而这些并非程序本身产生的错误就叫做“异常”。2 基本异常      举一个抛出异常的简单例子,对于对
R和C组成的电路非常多,应用也非常广泛,下面分别谈谈微分电路、积分电路、耦合电路、脉冲分压器以及滤波电路。1. RC微分电路  如图1所示,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接入输入信号VI,由电阻R输出信号VO,当RC 数值与输入方波宽度tW 之间满足:RC << tW,这种电路就称为微分电路。在 R两端(输出端)得到正、负相间的尖脉冲,而且发生在
转载 2024-05-04 22:45:01
542阅读
   使用过计算机的同学应该都很清楚,我们要想让电脑的速度保持,并且不出现问题就要时时的清理和检查电脑中的程序是否有垃圾和用不到的东西。垃圾及时清除,用不到的程序等则卸载或者删除,好留下充足的空间去运行其它的程序和内容。那么在 oracle数据库 方面我们该如何彻底删除它呢?如何不留痕迹的让oracle从我们的电脑中销声匿迹呢?   下面我们就来用细致的步骤说明删除orac
转载 2024-08-15 14:04:35
21阅读
并发的危害多个用户(线程)在争强同一资源。如果发生 程序和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唯一性都可能受到破坏。如果没有资源竞争或者没有重复的增量并发就不叫并发而叫并行了。解决并发的各种方案和思路个人感觉万变不离其中,都是将并行的事件转换为串行执行,下面我根据个人对并发的出现场景和解决方案做一定的分享欢迎拍砖这样大家就可以互相学习。多线程的并发 多线程一般用于同时处理多个并行的任务,当并行任务出现
 zadd:有序集合增加一个或者多个键值对 与set集合不同,zset添加的时候需要 指定 score,这个是用来排名的 zrange:返回指定范围的键 zcount:返回集合指定范围的个数(以每个键值 score为参考) zrem:移除集合中的键和键值  zcard:返回集合中键值对的个数 zincrby:对指定键值对 进行增
转载 2023-06-13 09:17:15
5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