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桌面端GPU的那一套玩法,初次接触移动端GPU会有许多新鲜感。桌面端GPU,数据倾泻而下一路畅通无阻:顶点数据被分发到对应SM里的warp中,经过一通顶点运算后,就直接被甩到光栅化硬件里,然后碎成一堆片元,再次被裹挟到新warp中算出颜色值写回帧缓冲中。整个过程的原则就是能跑多快跑多快,单看每个数据(顶点或片元),能找到其他31个同行跟我一起跑路就行,其他数据爱跑到哪跑到哪,跟我没有半毛钱关
转载
2023-10-13 21:20:40
64阅读
前言2020年过去了,很久之前就希望自己可以潜心研究源码,研究技术,但是空闲时间不是看电影,就是玩游戏都没有认真看技术方面的东西感觉很内疚,今年一定要好好的研究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技术。移动跨平台技术演进1. 引言移动互联网发展十余年,伴随着 Android、iOS 等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端已逐步取代 PC 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正所谓“得移动端者得天下”,移动端已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大的流量分发入
转载
2024-10-16 10:56:34
62阅读
有时间了,就整理一下这几年下来android的基础知识,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人和影响到一些开发者,然后也希望自己也能从中有一个更深的理解,android的一个很好的理念就是开源,但好像最新几年开发者不像前几年在网上开源自己,整个氛围感觉不太好,一个很大的感觉就是以前开发的问题都能再网上找到解决方案,现在很难找到了,或许是大家都没有时间,或许是知识付费的体系问题。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评论上指正。A
转载
2023-09-25 20:57:41
179阅读
Mobile OrgIntroduction移动端组织架构数据选择方案,包括组织机构、角色以及人员等分类,支持单选、多选、关键字段自定义以及多种事件及插槽等,适用于大部分组织选人场景。支持懒加载回调,点击获取当前组织下的子组织及人员等支持单选、多选、必选等条件限制支持自定义子节点、key 值、头像等字段多事件绑定类型,实现全生命周期全监测多部位插槽,支持默认样式以及快速实现定制化ModulesIn
转载
2023-11-09 16:38:30
288阅读
移动应用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架构设计,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合理的层次结构对于应用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至关重要。移动应用的常见层次结构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但是随着跨平台开发框架的不断发展,以React Native、Flutter为代表的工具已经深入到移动应用架构中,本文希望探讨在每个层次中使用React Native和Flutter等开发框架的优势。一、用户界面层
转载
2023-09-14 23:24:40
209阅读
转载
2023-07-10 13:37:38
333阅读
权限验证页面级别权限路由:默认挂载不需要权限的路由,例如:登录、主页。需要权限的页面通过 router.addRoutes(点击查看官方文档) 动态添加更多的路由规则,404拦截页面需要放在路由表的最后,否则 /404 后面的路由会被404拦截,通过路由元信息meta(点击查看官方文档)记录路由需要的权限。为了菜单列表可以被翻译,路由表的 name 属性值通过 i18n 的英文对照表来获取,也可以
转载
2024-07-02 07:14:48
36阅读
1.移动端常用开发框架1.1. 移动端视频插件 zy.media.js框架,顾名思义就是一套架构,它会基于自身的特点向用户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框架的控制权在框架本身,使用者要按照框架所规定的某种规范进行开发。插件一般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专门存在,其功能单一,并且比较小。前端常用的框架有 Bootstrap、Vue、Angular、React 等。既能开发PC端,也能开发移动端前端常用的移动
转载
2023-07-11 13:36:07
153阅读
一、架构设计目的通过设计使程序模块化,做到模块内部的高聚合和模块之间的低耦合,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人员只需要专注于一点,提高程序开发的效率,并且更容易进行后续的测试以及定位问题。对于不同量级的工程,具体架构的实现方式必然是不同的,所以对于移动端来说,逐渐演变出MCV、MVP、MVVM三种结构模式。 二、MVC架构模式1、工作模块View(视图):界面渲染
转载
2023-08-16 19:44:13
329阅读
早期经历是2010年入行做java服务端和PC客户端,2011年以安卓个人开发者入行。 2012年进入掌阅做阅读器和排版引擎,期间也有机会做了一些电商、金融、智能穿戴方面的项目。2014年加入去哪儿,一直做围绕移动端方面的研发。背景去年客户端团队从原生开发栈切 React Native 时想做一个分享,当时正是机票客户端主业务开始切 React Native 初期,有些原生开发者困惑为什么选择逐步
转载
2023-12-21 06:39:10
163阅读
移动设备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关于移动端设计,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除了尺寸其还有哪些不同于传统之处。移动设备的物理特性和规格产生出了不同的设计可容性及要求。移动设备更加轻便、易于携带,从而使用起来也就更方便。由此造成的对移动设备的频繁使用,会让我们对它们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联系。物理特性与规格大部分移动设备都采用触摸屏,也就是让用户在简单的界面元素之外依靠手势来与设备进行交互。考虑到移动设备的尺寸较小,我
转载
2023-10-17 21:25:36
75阅读
List item本文主要针对移动端基础平台架构做详细分析与详解,并教大家一步一步实战来实现一个大作坊的基础架构平台:github.com 写本文的目的:由于本人在移动端滚爬摸打已有数年之久,经历了大团队几十人开发到一个人独立开发的过程,从最原始的原生态开发方式到具有热更新的云端部署方式,在到现有的组件化灵活配置的方式,这些都无非是针对业务简化开发逻辑,提升开发效率的目的罢了,不然我们也不会那么闹
WEEX:WEEX是由阿里巴巴研发的一套移动平台技术框架,最初是为了解决移动开发过程中频繁发版和多端研发的问题而开发的,使用WEEX提供的跨平台技术,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地使用web技术来构建具有可扩展性的原生性能体验的应用,并支持在Android,iOS,和WEB等多平台上 部署。具体来说,当在项目中集成WeexSDK之后,就可以使用JS和主流前端框架来开发移动应用。同时,WEEX框架的结构是解耦的
转载
2024-06-03 20:23:43
62阅读
开源项目其实有一个成熟周期,这个周期大概是三年左右,自React框架在2013年发布并引爆了前端框架的大潮,这个属于前端的周期就此开始了。之后在2015年5月开源的React Native又开启了属于Web移动前端的周期,15-16年,18-19年,21-22年正好就是属于移动前端的三个爆发点。
前言 自上次发布了《移动APP开发框
转载
2024-01-02 20:23:20
157阅读
# Inpo 移动跨移动端架构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不同平台用户的需求,跨移动端架构(Cross-Platform Architecture)应运而生。Inpo 是一种基于跨移动端架构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统一的框架和工具链,简化开发流程,提高应用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什么是跨移动端架构?
跨移动端架构可以让开发者使用一套代码基进行多平台开发
iOS 13已经发布了半个月时间。很多小伙伴都特别想对iOS13的全新设计规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结合WWDC 2019的官方视频与苹果官方资料,为大家带来最全面细致的iOS 13交互设计指南及规范解析。如果你是设计人员,那我相信这篇应该可以是要收藏的哦~文章末尾提供了相关的文档和资料下载。这次的规范重点讲解了iOS 13的Dark Mode,也就是黑暗模式,另外还有一些新的菜单及设计改动。共
# 移动端主流架构的实现
在移动端开发中,主流的架构一般包括MVC(Model-View-Controller),MVVM(Model-View-ViewModel)等。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架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引导你了解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移动端主流架构,并且通过一个步骤详细的指导,帮助你静下心来进入这个领域。
## 流程概览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总结了一些基本的步骤,如下所示:
|
# 移动端原生架构开发指南
构建移动端原生架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通过系统化的步骤和代码实例,你可以逐步掌握这个过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移动端原生架构,并逐步实现应用的功能。
## 整体流程
移动端开发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移动端架构的实现指南
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掌握移动端的开发架构是每个开发者都应该具备的技能。本文将逐步引导你了解如何实现一个有效的移动端架构,包括整体流程及每一步所需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整体流程
首先,了解整个开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实现移动端架构的一般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需求分析 |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
## 实现“滴滴移动端架构”的指南
### 一、流程概述
要实现一个类似于滴滴的移动端架构,可以将整个流程分为几个主要步骤。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需求,然后设计系统架构,接着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并进行具体的编码实现,最后进行测试和上线。
以下是整个流程的简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