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作者:Ian J. Goodfellow 年份:2014年从2020年3月多开始看网络,这是我第一篇看并且可以跑通代码的论文,简单记录一下,有时间会补充。 更多关于GAN的可以看我另一篇:直接讲代码实现部分,这个代码是用pytorch训练GAN,基于MNIST数据集 真实图片:代码:import torch import tor
今天终于搞到一台带1080独显的PC,之前一直用CPU训练,效率极其低下。训练tensorflow-yolov3这个网络模型,图集400张,4个分类,要训练十多个小时才能看到检出效果,现在可以尝试使用GPU训练了。之前对GPU训练还不太了解,以为要改代码,现在才知道,其实不需要的。关键就是搭建好cuda环境NVIDIA显卡驱动 (https://www.nvidia.cn/Download/ind
转载 2024-04-24 14:09:16
82阅读
今天,我接着跟大家分享一波Java编程。 首先,先创建一个Example11.java文件,然后将下面的代码放进文件中。代码1,如下图:/** * author:Mr.Pan_学狂 * Start_time:2021/3/29 * Java_Practice */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x.swing.*; class Example11{
转载 2023-09-21 15:10:06
41阅读
1. Caffe-SSDMobilenet是替换了SSD中的VGG网络层,因此要首先安装caffe-ssd,参考之前的博客进行配置此处建议先不急着编译,转到第3节,添加DepthwiseConvolution后再进行编译。2. MobileNet首先把chuanqi大神的项目克隆到本地: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huanqi305/MobileNet-SSD.gi
事实上,你的模型可能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水平。估计你还在用32位精度或*GASP(一般活动仿真语言)*训练,甚至可能只在单GPU上训练。如果市面上有99个加速指南,但你可能只看过1个?(没错,就是这样)。但这份终极指南,会一步步教你清除模型中所有的(GP模型)。不要让你的神经网络变成这样。(图片来源:Monsters U)这份指南的介绍从简单到复杂,一直介绍到你可以完成的大多数PITA修改,以充分利
代码下载地址:这里采用第三方的MXNet实现版本:https://github.com/pangyupo/mxnet_mtcnn_face_detection参考网页 概要:代码主要是说怎么使用MTCNN算法进行人脸检测,不涉及到训练过程 主要包含三个脚本:main.py、mtcnn_detector.py、helper.py。main.py是代码的入口mtcnn_detect
转载 2024-08-08 22:18:32
63阅读
本文参考自 PyTorch Cookbook(常用代码段整理合集)训练代码示例先放个模型训练的整个 .py 检查版本torch.__version__ # PyTorch version torch.version.cuda # Corresponding CUDA version torch.backends.cudnn.versi
转载 2023-10-05 13:03:33
177阅读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MNIST_data/",one_hot = True) sess = tf.InteractiveSession() def weight_Variabl...
转载 2017-03-10 17:06:00
148阅读
2评论
目录一、前言二、命令模式三、示例介绍四、结构与参与者五、简单的示例代码六、总结6.1 优缺点6.2 应用场景 一、前言本周参加了第十次设计模式研讨会,主题是命令模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该模式的具体内容。二、命令模式命令模式:本质是对命令进行封装,将发出命令的责任和执行命令的责任分开。意图: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我们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比如,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
从编程实现角度学习Faster R-CNN(附极简实现)   GoDeep 关注 2018.03.11 15:51* 字数 5820 阅读 1897评论 2喜欢 24 转载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32404424 1 概述在目标检测领域, Faster R-CNN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
转载 2024-10-15 09:42:53
28阅读
 Step 1 下载Wider Face 数据集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Wider Face Training部分并解压缩替换WIDER_train这个文件夹。 因为接下来生成生成negative、positives and part faces的时候,图片数量会变的更炒鸡巨大,所以可以只用一小部分数据试一下,我上传到了百度云,是原始数据的其中两个小的文件夹,提取码kuqw。Step 2 生成
yolo系列是目标识别的重头戏,为了更好的理解掌握它,我们必须从源码出发深刻理解代码。下面我们来讲解pytorch实现的yolov3源码。大部分同学在看论文时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我们必须结合代码代码将理论变成实践),它是百分百还原理论的,也只有在掌握代码以及理论后,我们才能推陈出新有所收获,所以大家平时一定多接触代码,这里我们会结合yolov3的理论知识让大家真正在代码中理解思想。下面我
转载 2024-05-29 00:07:14
72阅读
图像分类通用测试代码设备选择运用生成器的格式,选择GPU其中哪片"cuda:0" 或者cpu "cpu",然后,输出使用的设备。device = torch.device("cuda:0" if torch.cuda.is_avalible() else "cpu") print("using {} device.".formate(device))图片转换操作定义字典形式的data_transf
转载 2024-06-08 22:38:48
116阅读
if epoch % p['epoch_size'] == p['epoch_size'] - 1: lr_ = utils.lr_poly(base_lr=p['lr'], iter_=epoch, max_iter=nEpochs, power=0.9) print('(poly lr policy) learning rate: ', lr_) optimizer =
转载 2023-10-05 22:30:16
113阅读
作者丨Jack Stark@知乎导读本文是PyTorch常用代码段合集,涵盖基本配置、张量处理、模型定义与操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与测试等5个方面,还给出了多个值得注意的Tips,内容非常全面。PyTorch最好的资料是官方文档。本文是PyTorch常用代码段,在参考资料[1](张皓:PyTorch Cookbook)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补,方便使用时查阅。1. 基本配置导入包和版本查询import
转载 2024-05-08 15:38:55
72阅读
目录线性回归单变量线性回归梯度下降正规方程 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解决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单变量线性回归因为只含有一个特征/输入变量,因此这样的问题叫作单变量线性回归问题。选择不同的参数值,就会得到不同的直线。对于假设函数所预测出来的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就是建模误差,也就是存在着一个代价函数cost function。我们的目标就是减少假设函数预测数来的
-transfomer —__init__.py —Beam.py —Constants.py —Layers.py —Models.py —Module.py —Optim.py —SubLayers.py —Translator.py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train.py的源码以及解析: 我使用注释来进行解析,请认真阅读从1到22的注释,不难,希望大家都能看
转载 9月前
94阅读
       主要记录一下数据集的制作,看了很多的文章和参考,数据集的制作,因为没有找到一个现成的YOLOV3格式的数据集,就打算自己搞一下,学习一下如何训练数据集的。       1.虚拟机: vmware14+ubuntu16.04        2.darknet
近期,微软亚洲研究院从深度学习基础理论出发,研发并推出了 TorchScale 开源工具包。TorchScale 工具包通过采用 DeepNet、Magneto 和 X-MoE 等最先进的建模技术,可以帮助研究和开发人员提高建模的通用性和整体性能,确保训练模型的稳定性及效率,并允许以不同的模型大小扩展 Transformer 网络。如今,在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多模
这回,是“信息学竞赛选手”AlphaCode,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 对,就是那个悄悄潜入10场编程比赛敲代码,成绩超过了一半人类的编程AI。并且就在这篇最新更新的论文中,DeepMind还首次透露了AlphaCode的“一次通过率”:66%。也就是说,AlphaCode近三分之二的提交,都是一次AC(Accepted)的。 CMU博世人工智能中心教授J. Zico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