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对接技术架构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应用程序数量的增加,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变得愈发重要。目标在于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减少数据孤岛,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 系统对接技术架构的核心 > > - 互操作性 > - 数据共享 > - 降低冗余 > - 提升业务灵活性 ## 技术原理 在进行系统对接时,常用的技术原理包括API设计、消息中介以及数据同步等。
原创 6月前
54阅读
近期,有客户提及:你们有没有对接技术相关的介绍,不同系统之间的对接技术,现在企业内部系统比较多,有自主开发的,有外部采购的,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下对接技术相关的信息。小知马不停蹄的做了下功课, 整理了相关信息,详情如下!系统对接方式一般情况下,常见的不同系统之间的对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消息集成,另外一种是 API 调用,两者各有利弊。消息消息,是一个数据通道,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或对数据通道进行加密,安
软件工程结对作业四则运算器界面设计康鑫  PB16060203娄雨禛  PB16060356项目内容链接: 一、项目介绍  本次作业的设计比较有意思。每组随机选择“计算核心”和“用户界面”中的一个,然后进行拼接整合。  对面将要完成的“用户界面设计”,我们两个都是完全的初学者。经过初步了解,我们采用了在C++下的备受好评的集成UI软件:Qt。  “用户界面设计”的作用
接口幂等性定义:是指用户对于同一操作发起的一次请求或者多次请求的结果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多次点击而产生了副作用。insert操作,这种情况下多次请求,可能会产生重复数据。update操作,如果只是单纯的更新数据,比如:update user set status=1 where id=1,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还有计算,比如:update user set status=status+1 where i
转载 2024-10-07 08:58:45
381阅读
目录概述技术方案接口消息服务传输文件共享socket传输数据库传输数据爬取概述IT系统对接是很多企业、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通常,多个系统之间如果完全企业自主定制开发,且有源代码、服务器的所有权,可以选择数据库直传的方式,方便快捷。如果系统之间存在权限限制或技术限制,可采用接口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对接的规范性等等,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对接方案,以下对常用的对接方案做出汇总。技术方案接口接口对接方式是比
# 外部系统对接技术方案架构解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系统之间的集成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企业内部系统对接,还是与外部系统的交互,技术方案的架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以“外部系统对接技术方案架构图”为基础,介绍实现对接技术细节,包括代码示例、类图和关系图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系统对接的核心概念。 ## 一、外部系统对接技术方案概述 外部系统对接技术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不同系统
原创 10月前
159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什么是API,以及API兼容的重要性,最终给出方案如何评估API,以及如何做到API兼容。What’s API?API的全称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而很多时候,程序开发者仅仅把函数、类的接口做为API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编程接口。事实上,在前端Javscript编程中常见的API包括:函数、类接口,包括参数,返回值,函数对外部对象(
转载 2024-05-17 09:19:57
37阅读
车联网系统不是独立于整车系统存在的,它会和主机厂、其他外部供应商的多个系统进行对接,以实现整体的联调运营。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车联网会和哪些系统进行对接?如上图,这是笔者画的一个车联网数据对接示意图。TSP左边部分是主机厂相关生产管理系统,TSP右边部分是相关销售售后管理系统,TSP正上方的CP/SP代表的是所有外部资源供应商(包括MNO),TSP正下方代表的是手机端和车端的APP应用。箭头代表
当接手到系统对接方案的时候,拿到需求书,对大致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经理那里得到了原先的一个类似的功能块代码。两者的区别是原先中间库中的表不存在主子表的概念,直接导入到目的表中就可以了。新的需求中有了主子表的概念。该项目采用C/S架构,使用swing图形界面。从经理那里知道了具体要在哪一个代码块这里做修改。任何拿到手的项目二话不说,先尝试运行起来。业务逻辑代码那里打上断点,deb
一 基础介绍跨系统对接,会根据实际的技术现状,业务需求和系统要求,来设置对应接口对接的方式。 使用哪种方式进行系统间的接口对接,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系统的耦合性;技术能力与开发成本;对接的数据格式要求;数据延迟和更新频率的要求;远程通信涉及到同步和异步的问题;系统的可靠性与对接有效性系统之间接口对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式一:ftp/文件共享服务器方式 方式二:Socket方式 方式三:数据库共
转载 2023-11-07 05:17:06
295阅读
金蝶云星空与异构系统集成对接经验总结 最近刚交付一个金蝶云星空系统与聚水潭的集成对接项目; 为此自己做一个复盘,同时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项目背景 客户是广东广州一家集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旗下八大生产基地,业务版块主要有:化妆品、一类、二类医疗器械、消字号、保健食品系列等;主要对接的需求是聚水潭与金蝶销售、物料和库存管理之间的对接,在电商单据与ERP之间的对接这个领域
# 系统系统对接架构实现指南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系统之间的对接(Integration)非常重要。它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系统之间的功能协同,使得各种业务流程更加高效。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系统对接的基本流程、步骤以及示例代码。 ## 一、实现系统对接的流程 实现系统对接通常涉及几个重要步骤。以下是对接实现过程中各个步骤的简要介绍。 | 步骤 | 描述 | |------|------| |
原创 9月前
290阅读
UML 建模与架构文档化方法种类的膨胀,极大地妨碍了用户的使用和交流。UML通过统一的表示法,使不同知识背景的 领域专家、系统分析、开发人员、用户 可以方便地交流。6.1.2  UML 体系结构演变UML 是用 元模型 描述的,元模型是 4层元模型体系结构模式中的一层,其他层次分别是 元-元模型、模型层、用户对象曾。其中元模型层 由 元-元模型层 导出。元模型的体系结构模式 可以用来定义
  现在很多的国家院所、事业单位都使用了多种办公系统,如OA,邮件、集中文印、加密文档管理、门禁考勤等。因为这些软件是不同厂商开发的,最初它们之间是没什么联系的,后来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同步管理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特别麻烦。比如新增一个员工,需要在每个子系统都添加一遍;又例如在集中文印的文件,到OA审批里又看不到等等,所以产生了各子系统间的数据同步的需求。在这些系统软件中,有一个“主系统
        当不同的信息系统需要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需要进行数据对接。数据对接是进行数据沟通、整合信息的最佳方式,能够让不同领域中相同专业的软件系统彼此互补,进而让企业信息化系统整体运作效能达到相对最佳化。       接口主要是解决两个系统数据相互交换读写的问题。以下是进行数据接口设计的几种方案,可以进行借鉴:一
转载 2024-01-03 23:04:01
51阅读
做过B端业务的同学都知道,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系统之间的对接问题。为此,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系统所能提供的内容,还需要知道双方之间可以交互的节点。对接的顺畅,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系统的扩展性;对接的不畅,步步是坑事倍功半。最近自己刚好正在对接一个ERP系统,规模在国内算是比较大的那种。切记,请不要相信对方提供的所谓开发文档,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人对人的沟通。如果你也准备做系统间的对接,那么我希望下面这些
【鸿蒙】Harmony应用开发-目录导航技术架构总览HarmonyOS整体遵从分层设计,从下向上依次为: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系统功能按照“系统 > 子系统 > 功能/模块”逐级展开,在多设备部署场景下,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裁剪某些非必要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HarmonyOS技术架构如下所示。HarmonyOS的系统和Android一样,包含四层。内核层内核子系统:Harm
转载 2024-01-22 14:20:47
103阅读
# 系统对接架构图的实现方法 ## 1. 流程概述 在实现系统对接架构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一 | 确定对接方案 | | 步骤二 | 设计接口 | | 步骤三 | 开发接口 | | 步骤四 | 测试接口 | | 步骤五 | 部署接口 | 接下来,我将逐步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所需代码。 ## 2
原创 2023-11-01 09:31:22
205阅读
   现在系统的扩展越来越庞大,已经超出了一个厂家的范围,目前所用的系统要和好几个厂家的系统进行对接,才能完成客户的业务要求。如何让各厂家的系统互相配合、协同运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以前系统规模小、客户业务相对少时,一个厂家的系统就可以完成所有事项,不存在协调、同步的问题,所有标准都是一家制定的,但现在系统规模扩大了,业务复杂了,要完成某个业务必须要调用别人的接口,与
已有系统对接网络架构的过程中,通常涉及多种系统的集成与互联。这样的需求频繁出现在企业面临信息孤岛、数据不共享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已有系统对接网络架构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等方面,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复杂的任务。 在实际情况下,已有系统往往是依赖于成熟的技术栈,但如何将它们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高效地进行数据交互,成为了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挑战。 > “集成已有
原创 6月前
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