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技术三层技术架构是现代智能设备互联的重要基础,主要由感知、网络和应用组成。每一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从而共同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 背景描述 联网的飞速发展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重要时间节点: 1. **1999 年**:联网这一概念首次提出,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 2.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联网的标准框架,推动全球标准化进程。
原创 5月前
314阅读
联网网关概念        作为连接感知与网络的纽带,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在无线传感网中,联网网关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此外物联网网关还需要具备设备管理功能,运营商通过联网网关设备可以管理底层的各感知节点,了解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联网网关的
章 网络安全3.1网络安全及管理概述3.1.1网络安全的概念广义:凡是涉及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的综合性领域++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网络硬件资源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
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以及物与的连接迈进,万互联是必然趋势。其中,NB-IoT网络是联网时代的明星。NB-IoT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可以提升覆盖区域的能力;二是具备支撑连接的能力,NB-IoT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是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四是更低的模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做一块联网开发板,方便我们日后进行其他的项目项目开发,下发控制和上报数据是我们这个开发板最起码的功能。想要实现这个功能这个就需要我们去考虑如何去设计整个系统了。首先我们得选一个MCU。何为MCU,也就是微控制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编程,来对它进行控制。可能新手不太明白,如果你是新手那么先不用知道MCU干什么用的,我选用的MCU为STM32F103C8T6 .这款MCU价格很便宜功能
USN架构联网感知环节的异构特性决定了它的开放、分层和可扩展的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人员在描述联网的体系框架时,多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泛在感应器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基础。该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传感器网络、泛在传感器网络接入、骨干网络、网络中间件和USN网络应用。在谈到具体的联网应用时,一般传感器网络和泛在传感器网络接入合并成为联网的感知,主要负责采集现实环境
基于LoRa技术广域技术,构建的整体通讯系统,适合应用于数量庞大、分布环境广泛复杂、低功耗场景下终端的数据采集和回传。客户需求:• 数据远距离传输;• 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或控制;无线通讯技术LoRa技术特点:LoRa 作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一种长距离通信技术,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isco、IBM、Semtech、Microchip等正在积极推广LoRa技术。LoRa的优势在于
转载 2023-12-12 19:57:06
87阅读
文章目录第二章:联网技术架构1 联网技术体系(C3SD)2 系统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3 联网体系结构——信息传递视角3.1联网感知3.1.1 感知要解决的问题3.1.2 感知的形态3.1.3 节点的感知能力与控制能力3.1.4 感知实例3.2 联网网络3.2.1 网络相关概念3.2.2 IPV6与IPV4相比互联网协议的升级3.2.3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次3.2.4 传输网的拓
—— 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其核心组成就是联设备、网关和云端。1联网网络架构从下到上依次为感知、网络和应用。感知: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网络: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提供丰富的基于联网的应用;举例: 在智能电网中的远程电力抄表应用:安置于用户家中的读表器就是感知中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收集到用户用电的信息后,通过网络发送并汇总到发电厂
联网架构上面可以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如下图 所示。 (1)感知:负责信息采集和之间的信息传输,信息采集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条码和二维码、 RFID射频技术、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信息传输包括远近距离数据传输技术、自组织组网技术、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采集中间件技术等传感器网络。感知是实现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能力,是联网中包括关键技术、标准化方面、产业化方面亟待突破的部分,关键在于
联网三层体系结构为基础,重新对联网体系结构提出四架构三层体系结构并不能完全的体现联网的功能,并且也限制了联网在某些产品研发的方面的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已经被列为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重新划入了新的技术,并说明了新加入的技术联网的关系以及对联网应用的好处。给出了自己对学习联网的建议。关键词 :联网技术;四架构 ;嵌入式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第1章概述1.1 方案背景1.1.1 联网产业分析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次浪潮。据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应用市场调查,其国内行业市场在数千亿的规模,潜在市场巨大,
一、背景近些年,云计算的发展使得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万联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识,没有联网之前,你能想象人在路上就能打开家里的空调?有了联网,冰箱也能听懂主人在说什么;有了联网,音响可以直接与人对话,有了联网,家里的一切电器皆可联网,家里空气的湿度、温度、电表、燃气表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功查看!二、联网架构联网架构一般分为三层:感知平台应用感知就是第一,用来连接具体的物体的
OSI简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框架(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和应用),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
联网1.联网发展历史与概述 起源:关于联网的起源,1990年,卡耐基· 梅隆大学的校园里,有一群程序设计师,他们每次敲完代码后都习惯到楼下的可乐贩卖机买上一罐冰可乐,可很多时候只能看着空空的可乐机败兴而回,这令他们十分苦恼;于是他们就把楼下的贩卖机连上网络,写了段代码去监视可乐机还有多少可乐,当然还要看看是不是冰的。联网概述: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于1999
联网安全风险分析联网( the Intemnet of Things, IoT)是近些年提出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感应器、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嵌入或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等各种物体中,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联网。它有两意思:第一,联网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传感网等网络的融合,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
1.联网三层架构 (1)应用;智能医疗、食品追溯、环境监测、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智能物流、智能城市;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网络;有线网络(拨号网络、局域网络、私有网络、专线网络)、互联网、无线网络(2G、3G、4G、Wlan、WiMax);数据传输。 (3)感知;电子标签、读卡器、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停车场传感器、人体感应器;数据采集和输入,主要是一些传感器。 (4
一、联网的体系结构现在智能家居已经深入人心,而智能家居的实现离不开联网技术。那么什么是联网呢?小编将联网简单的概括为:联网利用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系统)、红外传感器、汽车卫星导航系统、激光扫描仪和其他传感器数据,根据约定的连接协议将各种对象连接到网际网络,交换信息并相互通讯、识别、定位、跟踪、监视和管理的网络。联网中的“”并不只是单纯的我们生活中的物品,这里的“”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联网就是相连的互联网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相息。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次浪潮。Internet of things什么是联网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
互联的时代也是数据为王的时代,然而在很多时候,没有对应的位置信息就意味着数据是“杂乱无章”的,可利用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随着联网行业这两年的蓬勃发展,定位技术在各种联网应用场景的需求也大大提升,以下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室内外的定位技术。 1、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利用射频方式,固定天线把无线电信号调成电磁场,附着于物品的标签经过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