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介绍因为一个业务需要在域用户上增加一个属性,来存储一个特定的路径标识。在网上搜了下自定义属性,没找到太具体的介绍,于是看了下官网文档。本次测试增加的属性名为userPdictionary系统环境Windows Server 2016 StandardADDNS操作步骤AD搭建步骤略开启MMC中的Active Directory架构在cmd中执行regsvr32 schmmgmt.dllregs
转载
2024-05-06 12:45:27
121阅读
先看看题目:有两个容器,容积分别为A升和B升,有无限多的水,现在需要C升水。 我们还有一个足够大的水缸,足够容纳C升水。起初它是空的,我们只能往水缸里倒入水,而不能倒出。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把一个容器灌满; 把一个容器清空(容器里剩余的水全部倒掉,或者倒入水缸); 用一个容器的水倒入另外一个容器,直到倒出水的容器空或者倒入水的容器满。 问是否能够通过有限次操作,使得水缸
转载
2024-07-17 21:32:00
27阅读
今天开始熟练AD15的PCB布局,贡献一套自己的布局方法,不一定算很好,有待优化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1、摆放元器件 先在原理图将各部分都 横平竖直 摆放好(原理图布局和最终想要的PCB布局尽量一致) 2、自动生成标号
提起电容,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那就是可以隔直流通交流,结论大家都知道,但原理能搞明白的人真的很少,今天我们就详细讲解一下电容为什么隔直通交?我们用实际的电路来为大家讲解清楚相关的原理。1、电容器隔直流的原理。如上图(a)电路所示,本电路是一个直流电路,电容器直接与直流电源连接,当开关S闭合后,直流电源开始对电容器充电。充电的途径是:电源正极→开关S→电容器的上极板获得大量正电荷→通过电荷的排斥
转载
2024-06-23 07:03:04
68阅读
旋转:Space;X轴镜像:X;
Y轴镜像:Y;
板层管理:L;
栅格设置:G;
单位进制切换:Q;对齐-水平:A,D;
对齐-垂直:A,I,I,Enter;
对齐-顶部:A,T;
对齐-底部:A,B;
对齐-左侧:A,L;
对齐-右侧:A,R;设计-类设置:D,C;
设计-板层管理:D,K;
设计-规则:D,R;
设计-规则向导:D,W;
设计-拷贝ROOM格式:D,M,C;
设计-放置ROOM
转载
2024-04-24 13:14:07
47阅读
redircmp "NewComputer"
修改默认计算机账户容器,(NewComputer为对应的容器的FQDN名)
redirusr “NewUser”
修改默认用户账户容器,(NewUser为对应的容器的FQDN名)
原创
2012-07-31 15:46:12
1290阅读
Linux与Windows的目录结构区别 Windows是以存储介质为主,系统文件放在c盘,其它盘用户可以随便用,所以时间久了就变得乱糟糟的,Linux是以目录为主,目录表现为一颗目录树,树根为根目录“/”,根目录下层层扩展,目录结构变为一颗树,无论是系统文件还是用户文件都放在这个树形目录中,然后Linux的磁盘分区再挂载在目录上,每一个目录不仅能使用本地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文
转载
2024-09-29 22:02:50
44阅读
AD=active drectory=活动目录
AD是什么?
去年被问到这个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还一无所知,现在终于有了点了解。
初学一个概念的时候总希望它有个明确的定义,但是AD的定义也看过好几种,都是让人
越看越糊涂的那种。比方说
1、 目录服务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存储与网络资源有关的信息,以便于查找
和管理。
2、 目录是存储有关网络上对象信息的层次结构。提供了用于存储目录数
转载
2024-04-25 13:05:48
44阅读
Docker 使用环境说明CentOS 7.3(不准确地说:要求必须是 CentOS 7 64位)不建议在 Windows 上使用Docker 基本概念官网:https://www.docker.com/
宿主机:安装 Docker 的那台电脑Docker:一个虚拟化软件,你可以认为是类似:VMware、Virtualbox镜像:可以认为是类似 Windows 下的:XXXX.iso容器:容器为镜
转载
2024-08-07 08:59:56
41阅读
一、|平复心情|在阅读此文之前,我们先放松一下心情。·清平乐·游云郁暗, 袖翻乾坤乱。 去年飞雪舞重霄, 勾勒垂阳金盼。动叶一树萧萧, 梦迷廊回风闹。 帘卷几度星桥, 草诉牵灯新笑。二、|昨日|有了它,你可以在MAC系统上使用win7系统,win10系统...... 有了它,你可以在win10系统上使用win7系统,raspberry pi系统,openSUSE系统,MacOS系统,deepin系
转载
2024-09-27 13:47:41
43阅读
Windows 2000
在千禧年的钟声后,迎来了Windows NT 5.0,为了纪念特别的新千年,这个操作系统也被命名为Windows 2000。Windows 2000包含新的NTFS文件系统、EFS文件加密、增强硬件支持等新特性,向一直被unix系统垄断的服务器市场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最终硬生生地从ibm、hp、sun公司口
高质量代码有三要素:可读性、可维护性、可变更性。我们的代码要一个都不能少地达到了这三要素的要求才能算高质量的代码。 代码可读性的重要性 一提到可读性似乎有一些老生常谈的味道,虽然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可读性,但我们的代码在可读性方面依然做得非常糟糕。由于工作的需要,常常需要去阅读他人的代码,维护他人设计的模块。很多同行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一些宏观上的主题:架构,设计模式,数据
32位ALU设计 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是能实现多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组合逻辑电路,简称ALU。算术逻辑单元是中央处理器(CPU)的执行单元,是所有中央处理器的核心组成部分,由"And Gate"(与门) 和"Or Gate"(或门)构成的算术逻辑单元,主要功能是进行二位元的算术运算,如加减乘(不包括整数除法)。基本上,在所有现代CPU体系结构中,二
转载
2024-07-22 21:11:36
71阅读
域的背景介绍为什么要使用域?假设你是公司的系统管理员,你们公司有一千台电脑。如果你要为每台电脑设置登录帐户,设置权限(比如是否允许登录帐户安装软件),那你要分别坐在这一千台电脑前工作。如果你要做一些改变,你也要分别在这一千台电脑上修改。相信没有哪个管理员想要用这种不吃不喝不睡觉的方式来工作,所以就应运而生了域的概念。域(Domain):概念域模型就是针对大型网络的管理需求而设计的,域就是共享用户账
转载
2024-06-30 17:06:47
221阅读
关于AD域第一次写博客,记录一下如何搭建自己的域服务器,以及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域的简单介绍为什么要使用域?假设你是公司的系统管理员,你们公司有一千台电脑。如果你要为每台电脑设置登录帐户,设置权限(比如是否允许登录帐户安装软件),那你要分别坐在这一千台电脑前工作。如果你要做一些改变,你也要分别在这一千台电脑上修改。相信没有哪个管理员想要用这种不吃不喝不睡觉的方式来工作,所以就应运而生了域的概念。 下
转载
2024-03-13 21:20:45
634阅读
点赞
1评论
1. 容器的概念:class Name {
private String firstName, lastName;
public Name(String firstName, String lastName) {
this.firstName = firstName;
this.lastName = lastName;
}
public String getFirstName()
转载
2024-10-28 13:27:42
15阅读
首先,要去了解任何东西,那么你需要从大体去了解这个东西是什么,人们怎么叫的,有那些专业名词。要想对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需要理解一下以下简单的入门概念,什么是域,什么是林,什么是站点等! 工作组:一个位于局域网中的一台或者多台计算机,它们没有加入域。不存在依赖关系; 域: 一个域表示一组共享同一个数据库的对象; AD DS: 活动目录域服务,是一个集成到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中的服务;
转载
2024-05-16 23:22:34
72阅读
● R+L 输出PCB中所有网络的布线长度● Ctrl+左键点击 对正在布的线完成自动布线连接● M+G 可更改铜的形状;● 按P+T在布线状态下,按Shift+A可直接进行蛇线走线● T+R对已布完的线进行蛇线布线● E++M+C点击空白出可迅速找到PCB上想要的元件● Backspace 撤销正在布线的上一步操作● 切换布线层,可在布线过程中放置过孔● Ctrl+Shif
转载
2024-04-12 15:46:22
152阅读
AD架构:是用来存储AD用户数据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见的。如想看到这个选项我们需要在开始运行里面输入regsvr32 schmmgmt.dll,开启这个功能
然后我们再mmc中打开AD架构这个选项
我们看到在架构中有两个选项,1类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类,对象,实例 2 属性,就是对象的属性,我们简单察看下里面包含了我们所有的对象,及属性。比如
原创
2012-06-05 17:55:03
784阅读
文件(F):
1.文件(F)menu F
2.显示文件面板 Ctrl+N
3.打开任何存在的文件 Ctrl+O
4.关闭当前文件 Ctrl+F4
5.打印当前文件 Ctrl+P
6.从应用中退出 Alt+F4
编辑(E):
1.编辑(E)menu E
2.取消 Ctrl+Z
3.清除 Delete
4.选中(S)m
转载
2024-10-20 20:56:59
3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