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请定义一个队列并实现函数 max_value 得到队列里的最大值,要求函数max_value、push_back 和 pop_front 的均摊时间复杂度都是O(1)。若队列为空,pop_front 和 max_value 需要返回 -1示例 1:输入:  ["MaxQueue","push_back","push_back","max_value","pop_fron
Java集合框架是非常普遍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很基础的部分,熟练掌握很重要,它对于数据的操作提供了良好的接口,下面将从整个集合框架的体系介绍重要的集合框架类,使用方法,以及内部原理。一、简介:1、集合框架分两大类(接口):Collection:存储单个数据或者对象。|-List:列表: |-LinkedList :基于链表的List|-ArrayList :基于数组的List|-Su
转载 2023-12-22 20:22:52
41阅读
  Java类库中帮助我们在程序设计中实现了传统的数据结构。本文章跳过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如何使用标准库中的集合类。1 将集合的接口与实现分离  Java集合类库将接口与实现分离。以队列为例:1 public interface Queue<E> extends Collection<E> { 2 boolean add(E e); 3 4 E remove
转载 2023-06-19 15:18:07
106阅读
介绍:通过单链表实现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注意:我写的队列是依赖于我之前写的的MyLinkList 之所以不使用继承的原因是,对队列中我们只需要下面的五个对外接口,如果使用继承,那么LinkList中的所有的public方法都会被继承过来,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将LinkList作为queue的private成员变量,这样在内部我们使用什么方法就调用什么方法就行了。对外提供的接口: 源代码:packag
转载 2023-06-13 13:15:03
125阅读
1、jvm内存管理机制:1)堆(Heap)和非堆(Non-heap)内存按照官方的说法:“Java 虚拟机具有一个堆,堆是运行时数据区域,所有类实例和数组的内存均从此处分配。堆是在 Java 虚拟机启动时创建的。”“在JVM中堆之外的内存称为非堆内存(Non-heap memory)”。可以看出JVM主要管理两种类型的内存:堆和非堆。简单来说堆就是Java代码可及的内存,是留给开发人员使
Netty的队列有何不一样其实呢,追踪一下常用的 Spring 等框架,会发现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一个线程最多也就三四十个 ThreadLocal 变量,那么,Netty 为何还要大费周章搞一个 FastThreadLocal 呢?这是由于 Netty 的使用场景导致的,不管是对象池还是内存池,亦或者是前面讲到的请求处理的过程,都大量使用了线程本地变量,且操作频繁,而 Java 原生的 Thread
# Java 环形队列框架解析 环形队列(Circular Queue)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在队列的两端提供了比传统队列更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Java 的数据结构和集合框架没有自带环形队列的实现,但我们可以轻松构建一个环形队列,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算法需求。 ## 什么是环形队列? 环形队列是一种用数组实现的队列,其特点是当队列到达数组的末尾时,其尾部会自动循环回数组的开头。这种结构
原创 8月前
37阅读
队列含义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特点先进先出:先插入的数据 会被先取出代码实现:package dataStructure; import com.sun.org.apache.xpath.internal.operations.Bool; imp
在Kubernetes(K8S)中实现Java消息队列框架 随着现代应用程序的发展,消息队列成为了构建分布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件。在Java开发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消息队列框架来实现异步通信和解耦。在Kubernetes(K8S)中部署和管理这样的消息队列框架可以更好地支持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的应用程序。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在Kubernetes中实现Java消息队列框架,具体来说,我们将使用Apa
原创 2024-04-25 10:48:50
7阅读
# 实现Java任务队列框架的流程和代码 ## 1. 理解任务队列框架 在开始实现Java任务队列框架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任务队列框架的概念和原理。任务队列框架是一种异步编程模型,用于处理任务的提交和执行。它通过将任务提交到队列中,然后由线程池中的线程异步执行这些任务。 任务队列框架通常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 - 任务队列(Task Queue):用于存储待执行的任务。 - 线程池(Threa
原创 2023-08-09 08:34:09
383阅读
一、使用场景         大任务拆解成多个子任务,子任务还可以继续拆解成更小的子任务,最后将这些最小的子任务用多个线程并行执行,然后合并执行结果,例如,对超过1000万个元素的数组进行排序。需求:有一个大数据量的用户List,根据其部门id,设置部门名称。二、基本思想ForkJoin模型利用了分治算法的思想,将大任务不断拆解,多线程执行,最后合
转载 2024-02-23 16:26:25
54阅读
        队列(Queue)是java中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特别是在java多线程应用中,队列的使用频率很高,常常用来处理线程间数据共享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队列的使用。一、队列的定义先来看看队列java中的定义,public interface Queue<E> extends Collection<E> {
转载 2023-08-05 22:27:41
109阅读
quartz2.2.1集群调度机制调研及源码分析引言quartz集群架构调度器实例化调度过程触发器的获取触发trigger:Job执行过程:总结:附:引言quratz是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java任务调度框架,功能强大配置灵活.在企业应用中占重要地位.quratz在集群环境中的使用方式是每个企业级系统都要考虑的问题.早在2006年,在ITeye上就有一篇关于quratz集群方案的讨论:htt
一、需求背景当前项目中遇到这样一个需求: 将需要审核的文本提交给人工智能模型接口审核,等待模型接口审核完毕以后拿到审核结果返回给前端展示给用户(另:模型处理数据所消耗的时间会随着用户提交数据的复杂度有所变化)。以上需求的重点是 等待 ,如果有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提交了文本审核需求,且恰好此时此刻模型需要较长时间处理,这样的话,按照通常的代码写法,是无法满足任务需求的,那么应该如何满足这个需求呢?此时
文章目录1. 简介2. 精讲1. 什么是 Fork/Join 框架2. 工作窃取算法3. Fork/Join 框架的设计4. 使用 Fork/Join 框架5. Fork/Join 框架的异常处理6. Frok/Join 框架的实现原理1. ForkJoinTask 的 fork() 方法实现原理2. ForkJoinTask 的 join() 方法实现原理 1. 简介Fork/Join 并行计
Java 线程池原理和队列详解 线程池的框架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Executor任务提交接口与Executors工具类 Executor框架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 接口在Java 5中被引入。Executor框架是一个根据一组执行策略调用,调度,执行和控制的异步任务的框架。Executor存在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任务提交”与”任务
Java基于内存的消息队列实现Gitee先看测试情况需求背景需求来源于我写的一个动态任务调度框架:https://gitee.com/hyxl-520/auto-job ,该框架需要实现对运行的任务的日志记录。如何有序、高效的采集获得的日志是一个问题,因此我拟采用基于内存的消息队列。本博客只讨论消息队列实现方式,不讨论动态任务调度框架的使用方式。实现的功能支持可阻塞的消息生产和消费。支持TTL(即
转载 2023-09-03 21:55:12
84阅读
环形队列的基本概念如图,其实它就是一个队列,就是有点难理解而已,它避免了普通队列的缺点,一样有队列头,队列尾,一样是先进先出的原则。我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来对队列进行排序。队列头(front) :允许进行删除的一端称为队首。队列尾(rear) :允许进行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环形队列的实现:在计算机中,是没有环形的内存的,只是我们将顺序的内存处理过,让某一段内存形成环形,使他们首尾相连,简单来说,就是
前言现如今的互联网应用大都是采用 分布式系统架构 设计的,所以 消息队列 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应用系统 内部通信 的核心手段,它具有 低耦合、可靠投递、广播、流量控制、最终一致性 等一系列功能。当前使用较多的 消息队列 有 RabbitMQ、RocketMQ、ActiveMQ、Kafka、ZeroMQ
Celery (芹菜)是基于Python开发的分布式任务队列。它支持使用任务队列的方式在分布的机器/进程/线程上执行任务调度。架构设计。Celery的架构由三部分组成,消息中间件(message broker),任务执行单元(worker)和任务执行结果存储(task result store)组成。消息中间件Celery本身不提供消息服务,但是可以方便的和第三方提供的消息中间件集成。包括,Rab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