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 Redis 使用 Lua ## 背景 Redis 是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常用于缓存、会话存储和实时数据分析等场景。为了更灵活地处理数据和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Redis 支持使用 Lua 脚本来扩展功能。 ## Lua 脚本在 Redis 中的应用 1. **原子性操作**:通过 Lua 脚本,可以将多个 Redis 命令打包成一个原子操作,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原创 2024-07-06 04:21:38
54阅读
手机显示已联网,但却不能用,怎么办?我是一个手机上网爱好者,亲身试验了这几种方法,最终成功解决了多位手机用户能连接上wifi,但不能上网的问题。手机和电脑都是使用的自动获取IP能连上,但有时手机就是上不去网,这时我们把手机和电脑都改成手动设置IP,但它俩的IP地址不能设成相同的。然后再设置好网关、DNS。问题就解决了。对于无线路由器原理方面相信介绍多了大家头更痛,所以下面直接给大家说说解决方法。手
## Redis为什么不使用长连接 ### 引言 在讨论为什么Redis使用长连接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Redis和长连接的概念。 Redis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开源内存数据库,它提供了多种数据结构的操作,并支持持久化存储。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Redis的优势在于其性能卓越和简单易用的API。 长连接(Long Connection)是指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的持久连接,一次连接可以进行
原创 2023-07-27 06:12:37
298阅读
       正常情况下,Redis执行命令的速度非常快,官方给出的数字是读写性 能可以达到10万/秒,当然这也取决于机器的性能, 但这里先不讨论机器性 能上的差异,只分析一下是什么造就了Redis除此之快的速度,可以大致归 纳为以下四点:  1 、Redis的所有数据都是存放在内存中的,表1-1是谷歌公司2009年给出的 各层级硬件执行速度,所以
转载 2023-05-26 17:17:26
74阅读
随着“诺依前后端”的技术需求不断增长,开发者们逐渐意识到使用 Redis 作为缓存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这篇博文将详细探讨“诺依前后端为啥使用 Redis”的过程,包括问题背景、错误现象、根因分析、解决方案、验证测试和预防优化等方面。 ### 问题背景 在高并发的情况下,“诺依前后端”的用户体验直接影响了业务的持续增长。使用传统的数据库存储方式可能导致延迟问题,降低了接口的响应速度。在这种场景下,
原创 5月前
26阅读
背景首先,来谈谈B树。为什么要使用B树?我们需要明白以下两个事实:【事实1】不同容量的存储器,访问速度差异悬殊。以磁盘和内存为例,访问磁盘的时间大概是ms级的,访问内存的时间大概是ns级的。有个形象的比喻,若一次内存访问需要1秒,则一次外存访问需要1天。所以,现在的存储系统,都是分级组织的。最常用的数据尽可能放在更高层、更小的存储器中,只有在当前层找不到,才向更低层、更大的存储器中寻找。这也就解释
转载 2024-05-29 21:53:41
62阅读
# Redis为何如此迅速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对于性能的要求日益增加。当谈到高性能的数据库时,Redis常常是人们首选的解决方案之一。那么,Redis究竟凭借怎样的设计和机制实现了如此高的性能呢?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性能优势,并通过代码示例和流程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 什么是Redis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
原创 2024-08-18 07:41:17
56阅读
1、redis是什么?为什么要用nosql?关系型数据库不香吗?1、1 是什么?redis是完全免费的,遵守BSD协议,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数据库,是当前最热门的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之一,也被人们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1、2 为什么要用?原因很简单----它很快! 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很容易就能访问和抓取数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社交网络,地理位置,用户生成的数据和用户操作
转载 2023-08-11 13:06:59
73阅读
考虑到绝大部分写业务的程序员,在实际开发中使用 Redis 的时候,只会 Set Value 和 Get Value 两个操作,对 Redis 整体缺乏一个认知。所以我斗胆以 Redis 为题材,对 Redis 常见问题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弥补大家的知识盲点。本文围绕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为什么使用 Redis使用 Redis 有什么缺点单线程的&nb
7.Redis怎么做异步队列?使用rpush生产消息,lpop消费消息。当lpop没有消息的时候,要适当sleep一会再重试。8.可不可以不用sleep呢?list还有个指令叫blpop,在没有消息的时候,它会阻塞住直到消息到来。9.能不能生产一次消费多次呢?使用pub/sub主题订阅者模式,可以实现 1:N 的消息队列。10.pub/sub有什么缺点?在消费者下线的情况下,生产的消息会丢失,得使
转载 2024-10-19 22:12:32
17阅读
Redis 为什么是单线程的?官方FAQ表示,因为Redis是基于内存的操作,CPU不是Redis的瓶颈, Redis的瓶颈最有可能是机器内存的大小或者网络带宽。 既然单线程容易实现,而且CPU不会成为瓶颈, 那就顺理成章地采用单线程的方案了(毕竟采用多线程会有很多麻烦!) Redis利用队列技术将并发访问变为串行访问1)绝大部分请求是纯粹的内存操作(非常快速) 2)采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
转载 5月前
2阅读
# 为啥使用 OpenStack 在当今的云计算时代,OpenStack 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开源云平台之一。许多企业和组织选择 OpenStack 来构建他们的云基础设施,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强大的生态系统。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使用 OpenStack 的理由,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展示其强大的功能。 ## 一、OpenStack 概述 OpenStack 是一个由多种开源项目
原创 2024-10-06 06:28:09
13阅读
MQ(Message Queue)和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消息中间件和缓存中间件。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的设计目标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开发者的身份,教会刚入行的小白关于“为什么不使用Redis作为消息队列(MQ)的替代方案”。首先,我们将介绍整个流程的步骤,然后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操
原创 2024-01-09 11:57:31
93阅读
1、先说一下为什么出现进程,线程进程:在计算机发明之初就发现,在输入数据时(I/O速度慢),CPU是空闲的,这样就浪费了CPU资源,为了充分利用CPU资源,发明了进程,在输入程序A的数据时,程序B在占用CPU资源进行计算。线程:为了减少进程的上下文切换的损耗,满足人机交互的实时性,同时保留进程充分利用CPU资源的优点,出现了线程。2,redis为什么不用多线程(不划算呗)(1)纯内存操作;(2)多
基本结论1、实现简单。2、区间查找快。跳表可以
1.1为什么要用Redis?从上面可知:Redis是基于内存,常用作于缓存的一种技术,并且Redis存储的方式是以key-value的形式。我们可以发现这不就是Java的Map容器所拥有的特性吗,那为什么还需要Redis呢?Java实现的Map是本地缓存,如果有多台实例(机器)的话,每个实例都需要各自保存一份缓存,缓存不具有一致性Redis实现的是分布式缓存,如果有多台实例(机器)的话,每个实例都
转载 2023-06-29 11:29:33
81阅读
不同版本的Redis是不同的,在Redis4.0之前,Redis是单线程运行的,但是在Redis4.0的时候,已经开始支持多线程了,比如后台删除等功能。注:Redis在4.0之前使用单线程的模式的原因:官方解释:由于Redis是基于内存的操作,因此CPU并不是Redis的瓶颈。 Redis的瓶颈很可能是机器内存或网络带宽的大小。 既然单线程易于实现并且CPU不会成为瓶颈,那采用单线程解决方案是合乎
上周遇到的几个耗时较长的bug1.写页面iframe置换元素找不到,发现是缺少范围,加一行参数"window.parent.document"表示在父亲元素范围中查找(根本原因是自己查找自己找不到)$("#frame",window.parent.document).attr("src","QoS_fake.html");2.webstorm上面写得静态页面挂在c9系统下报404,原因是以为在ec
转载 2024-07-04 22:45:16
28阅读
Redis Cluster需求:1、请求量过大 100w/s 2、数据量大1、数据分布哈希分布特点:数据分散度高键值分布业务无关无法顺序访问支持批量操作顺序分布特点:数据分散度易倾斜键值业务相关可顺序访问支持批量操作2、数据分区节点取余分区特点:客户端分片:哈希 + 取余节点伸缩数据迁移率过大节点伸缩采用翻倍扩展一致性哈希特点:使用token环,顺时针定位节点节点伸缩时影响临近节点,存在数据迁移翻
转载 2023-06-27 19:47:11
103阅读
# 有 Elasticsearch 为啥还用 Redis? 在现代的应用程序架构中,各种数据库和缓存系统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许多开发者可能会纳闷,既然我们使用了 Elasticsearch(ES)来处理搜索和分析任务,为什么还需要 Redis 来作为缓存系统呢?以下是一些原因和使用流程。 ## 流程概述 | 步骤 | 名称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10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