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哈喽大家好,今天是周二,我们的DDD系列文章今天正式开始讲解,我这两天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这一个系列给合理的传递给大家,并且达到学习的目的,还没有特别好的路线,只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安排,毕竟我没有做过讲师,但是我感觉还是需要对自己负责,至少要对得起这个熬夜写的吧 ?,我简单设计了下整体流程,可能以后还会变动,不过大致方向是不会变的:我打算通过一个最简单一个例子来讲
如果花时间了解一下 DDD 的历史,就会发现 DDD 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单单按照 Eric Evans 成书那一年算起也已经有超过 10 年的历史了。但即使在刚开始的那几年,DDD 也只能说是不温不火,只是小圈子里人们的谈资,鲜少看到分享的文章(至少国内给我的感觉如此)。有意思的是大约三年前开始,DDD 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无论是线上的文章也好,还是线下的各个大会,DDD 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
DDD 不是一种架构, 而是一种架构方法论, 目的就是将复杂问题领域简单化, 帮助我们设计出清晰的领域和边界, 可以很好的实现技术架构的演进。DDD涵盖两部分:战略设计部分、战术设计。 战略设计从业务视角出发,建立业务领域模型,划分领域边界,建立通用语言的限界上下文,限界上下文可以作为微服务设计的参考边界。 战术设计从技术视角出发,侧重于领域模型的技术实现,完成软件开发和落地,包括:聚合根、实体、
转载 2023-08-16 16:52:45
96阅读
微服务的设计和落地。 微服务落地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微服务代码结构。只有建立标准微服务代码模型和代码规范,才可以将领域对象所对应代码对象放在合适的软件包的目录结构中。 统一标准的代码模型的好处:项目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代码,根据代码规范实现团队协作微服务各层的逻辑互不干扰、分工协作、各据其位、各司其职,避免不必要的代码混淆微服务架构演进时,轻松重构DDD分层架构与微服务代码模型参考DDD分层架构模型
本文转至顶级架构师我们要了解的是微服务DDD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软件所面临的问题域比以往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不断扩展的问题域自身,也来源于创新变化,以及这种规模性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然而一个人一个团队,他对复杂的事物的认知是有极限的,面对这种复杂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分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去分;治意味着分出来的每一个部分要能够独立的运行,能够互相的协作,完成整体的
转载 2024-03-01 13:42:15
77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事情耽搁了更新,抱歉各位了。   上一篇我们简单的介绍了DotNetty通信框架,并简单的介绍了基于DotNetty实现了回路(Echo)通信过程。   我们来回忆一下上一个项目的整个流程: 当服务端启动后,绑定并监听(READ)设定的端口,比如1889。 当客户端启动后,绑定指定端口,等待用户输入
DDD(领域驱动设计)1. 程序员的角度非DDD: 结构体+set/get 2者放在实体层,吃饭等天生的方法放在service层DDD: 结构体+set/get+吃饭等天生的方法 3者都放在实体层2. 总监的角度我在项目需求分析的时候就设定好每个实体的基本函数并和实体定义在一起,而不是放在业务层一行一行的每个程序员去自己随便写 基于DDD微服务设计(转自:)微服务内有 Facade 接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http://www.jianshu.com/p/6e2917551e63]1. 引言单从字面理解,不管是领域服务还是应用服务,都是服务。而什么是服务?从SOA到微服务,它们所描述的服务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服务是行为的抽象。从前缀来看,根据DDD的经典分层架构,它们又隶属于不同的层,应用服务属于应用层,领域服务属于领域层。应用层(Applicati
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Django框架简介 Django是一款基于MTV的web后端框架,属于重量级的web框架,其模板引擎使用的是Jinja2。Django一共分为三层:(1) Models层 :也称模型层。模型层的主要作用是为ORM框架服务,通过wev框架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2) Templates层 :也称模板层。主要用于将结果展示给用户,具体表现为
DDD四层架构1、用户接口层:负责用户显示信息和接受用户的指令,包含:用户、程序、自动化测试、批处理等2、应用层:理论上不应该有业务规则或逻辑,主要面向用例和流程相关的操作,由于领域层之上,所以包含了多个聚合,可以协调多个聚合服务和领域对象完成服务编排和组合。负责处理业务用例的执行顺序和结果的拼装,例如:安全认证,权限校验,事务控制,发送或者订阅领域事件3、领域层:领域层主要体现领域模型的业务能力
转载 2023-09-30 09:39:23
103阅读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闭门技术交流会,讨论的热点是微服务,话题集中在微服务架构拆分到底应该拆多细。有微服务的地方就有 DDD(领域驱动设计),不过即便是专业的技术交流会,也没人能给 DDD 的价值下个定义。这种情况和 DDD 在国内一直以来的发展很相似。说白了,都在讲 DDD 厉害,但它到底厉害在哪?怎么衡量它的价值?我的经验是,除了和微服务绑定,DDD 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作用与意义,关键是看你对
web程序的执行流程web程序是基于B/S架构的软件 软件的架构: C/S 和 B/S Client客户端/Server服务端: 客户需要在自己的电脑/手机[设备终端]下载客户端, 启动了客户端以后就自动和服务端进行了通信, 通信以后,那么可以享受到 服务端提供的资源/数据或者服务. 酷狗,大型网络游戏. Browser浏览器/Server服务端, 是一种特殊的C/S.
要想应用 DDD,首要任务就是要吃透 DDD 的核心设计思想,搞清楚 DDD微服务和中台之间的关系。中台本质是业务模型,微服务是业务模型的系统落地,DDD 是一种设计思想,它可以同时指导中台业务建模和微服务设计,它们之间就是这样的一个铁三角关系。DDD 强调领域模型和微服务设计的一体性,先有领域模型然后才有微服务,而不是脱离领域模型来谈微服务设计。如何通过领域事件实现微服务解耦?怎样进行微服务
转载 2024-10-16 20:16:52
32阅读
一、什么是微服务架构?       近年来,在软件开发领域关于微服务的讨论呈现出火爆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系统设计与开发中采用微服务方式实现软件系统的松耦合、跨部门开发,和当初的Servlet规范一样,被认为是IT软件架构的未来方向。        那么,什么是微服务架构呢
转载 2024-09-19 10:40:23
48阅读
  当下对于代码的管理,主要采用GitLab或GitHub,然而使用git进行代码管理过程中,一般有四种开发模式,分别为主干开发主干发布,主干开发分支发布,分支开发主干发布,分支开发分支发布。四种开发模式各有特色,下面将从针对四种开发模式进行一一说明。但是针对微服务体系下,代码的管理,一般建议采用分支开发主干发布。1. 代码管理模式1.1.  主干开发+主干发布模式  模式特点:所有的操
转载 2024-06-27 16:10:27
66阅读
微服务作为一项可以在云平台上部署应用和服务的新技术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本文我将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来给大家阐述什么是微服务,以及微服务的特点,希望大家在以后构建微服务体系或对原有系统升级中有所帮助。1  单体架构说到微服务不得不说单体的应用架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预付费智能表系统开发工作,那个时候工作基本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完成,没有太大的规模,一个人基本完成了如编译后分发、配置、部署、发
Docker Compose 编排微服务Compose 定义和运行多容器Docker应用程序的工具,前身是Fig。构建CI工作流本书用 1.10.0curl -L https://get.daocloud.io/docker/compose/releases/download/1.22.0/docker-compose-`uname -s`-`uname -m` > /usr/local/b
解析微服务架构系列文章将分几篇描述微服务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企业集成架构的演进以及微服务转型思路和技术决策考虑等内容,并以IBM技术为例介绍如何实现微服务架构转型。为什么需要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近期软件应用领域非常热门的概念。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IT架构面临的一些问题:   使用传统的整体式架构(Monolithic Architecture)应用开发系统,如CRM、ERP等
文章目录为什么要做架构推演这个事情?传统mvc架构问题业务与技术解耦设计方案RPC调用防腐设计方案业务堆积设计方案分层优化后职责讨论domain的持久化domain高内聚低耦合保证domain与infrastructure交互思考domain不是银弹事件处理机制事务处理及控制抛弃传统mvc架构?回头看MVC分层流程编排怎么落地?流程维度编排维度架构演进后职责总结架构演后分包model实体类该怎么
引言 领域一词,主要有以下两个意思:一国主权所达之地。 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不管是指国家的主权范围也好还是学术活动范围,都是在讲一个范围,一个界限。 比如我们常说的,学术领域、思想领域、技术领域、语言领域、物理领域、医学领域、游戏领域、JAVA领域、.NET领域等等,它们中不管是泛指还是特指某个领域,都是限定在某个范围之内的。 由此可见领域一词重在范围的界限。下面我们就回归正传,DDD,D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