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svn使用前期准备工作svnVScode中的使用当前被修改文件提示提交文件提交备注更新文件刷新文件状态查看历史提交版本等新建新建文件添加到svn中将文件本地文件与svn中文件同步删除如何更改本机svn登录账号前言:入职新公司使用的是svn代码托管平台,由于不会使用被老员工鄙视。。。。。不想让其他小伙伴也经历这种遭遇,我把自己搜索总结的常用操作写在这里,好用收藏点赞即可。&n
转载 3月前
940阅读
vscode配置svn1.在vscode扩展中下载svn插件,如下图2.在vscode下方设置中搜索svn,打开setting.json文件3.将svn.path修改成自己本地地址即可,(svn.exe文件)完成。
转载 2021-04-08 08:36:42
3265阅读
2评论
vscode安装svn svn安装好了但是没有勾选command line 需要重新点击安装包,然后选择modify修复一下重新勾选就行 ...
转载 2021-07-22 11:51:00
1496阅读
2评论
兜兜转转,在开发工具方面我还是选择了VS Code,原因非常简单--远程开发。工作之后,开发平台慢慢就开始以Linux为主。之所以选择Linux,首先,是因为它在编译、操作等方面更加便捷省心。其次,是因为和后期测试、部署环境更加统一。但是,这就遇到了一个矛盾,日常办公主要以windows为主,而开发只能在无桌面的服务器端进行,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发效率和便捷性的降低。虽然一些小的项目可以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Diagnostics;using System.IO;using System.Threading;using System.Runtime.Remoting.Messaging;namespace CN100.SVNHelper{ public class Operation { public delegate void ShowWaitingDialog(); ...
转载 2013-07-05 21:41:00
214阅读
2评论
一、svn简介Subversion(简称SVN)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一组文件存放在中心版本库,记录每一次文件和目录的修改,Subversion允许把数据恢复到早期版本,或是检查数据修改的历史,Subversion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它的版本库,从而使用户在不同的电脑上进行操作。二、为什么要使用svn?在程序的编写过程中,每个程序员都会负责开发一个或多个模块,且开发中会生成很多不同的版本,这就需要程序员
原者:Katherine Peterson 译者:前端小智 VSCode 之所以是如此出色的代码编辑器,其原因之一是由社区创建的庞大的插件库,从而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我最喜欢的VSCode 插件。1. Rainbow Brackets 地址:https://marketplace.visualstudio.com/items?itemName=2gua.rainbow-brack
1.中文插件 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Pack for Visual Studio CodeAuto Close Tag (自动补全html标签)Bracket Pair Colorizer(括号颜色不同,更容易看) 代码括号颜色会对应,更容易看Easy LESS(less语法) 配置说明: 在vsCode中使用Less方法:在vsCode插件管理搜索插件 Ea
转载 2024-06-23 21:34:24
271阅读
名称功能Auto Rename Tag自动重命名配对的HTML / XML标签Auto Close Tag自动添加HTML / XML结束标签any rule常用正则表达式合集和工具Browser Preview编辑器中嵌入浏览器可视化窗口Bracket Pair Colorizer高亮匹配代码块括号Better Comments文档注释 /**  * 我的方法  
转载 2023-10-11 10:05:44
288阅读
使用命令行使用帮助:code --help 使用已经打开的窗口来打开文件:code -r 打开文件并滚动到特定行:code -r -g package.json:128 比较两个文件:code -r -d a.txt b.txt 接受管道符数据:ls | code - 图形界面、快捷键使用光标移动至 单词开头/末尾 Ctrl + Left/Right,代码块开头/末尾 Cmd + Shift +
转载 2024-08-28 12:55:44
67阅读
目录一、走进前端二、VSCode简单介绍三、VSCode的下载及安装四、VSCode插件的安装五、部分插件及其使用1.汉化2.Bracket Pair Colorizer3.markdownlint4.open in browser5.Path Intellisense6.Prettier7.vscode-icons8.Indent-Rainbow9.Atuo Rename Tag10.files
转载 2023-09-25 11:41:27
610阅读
VSCode 是我们前端开发的一个强大的IDE,所以选择趁手好用的插件是提高开发效率,然后剩下的时间用来摸鱼是很有必要滴。效率篇(33)Path IntellisensePath Intellisense: 自动完成文件名的 Visual Studio Code 插件插件名:Path Intellisense官方地址:Path Intellisense - Visual Studio
转载 2023-11-07 21:57:49
43阅读
1,koroFileHeader   我们在新建一个文件后,常常需要在文件头部加入默认注释,vscode中提供了一个的插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1.1,安装插件vscode extensions中搜索并按照koroFileHeader 插件 installl完成后,重启vscode1.2,setting.json配置打开vscode的设置(左下角管理-》设置),搜索F
转载 2024-03-08 22:08:11
148阅读
Chinese 中文汉化插件中文翻译vscodeany-rule 正则 快捷插件按F1输入zz往下翻就可以找到了Vetur vue高亮插件vue必备插件之一。提供语法高亮、片段、整理/错误检查、代码提示等功能Path Autocomplete 自动补全路径Open in Browser 浏览器打开html文件快速在浏览器中打开html文件Bracket Pair Colorizer 括号高亮给括号
转载 2024-01-01 10:21:50
108阅读
前言最近顺带玩玩制作vscode插件。学习资料官方文档:https://code.visualstudio.com/api 官方示例仓库: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extension-samples 微软官方插件制作文档还有视频,可以说相当6了。制作第一个扩展插件我们首先制作第一个插件玩玩,就是console.log。什么功能呢,就是右键会有个面板,按
转载 2023-12-03 13:52:58
0阅读
前言插件推荐Auto Close Tag(自动关闭标签)下载量(6.8M)评分(4 颗星) 该插件自动添加 HTML/XML 的结束标签,与 Visual Studio IDE 或 Sublime Text 一样。Beautify(代码美化)下载量(8.4M)评分(4 颗星) 在 Visual Studio 代码中美化 javascript, JSON, CSS, Sass 和 HTML。 VS
转载 2024-08-31 18:51:40
206阅读
这里为程序员介绍VSCode中包含的许多令人兴奋的Tips。1. 插件市场中免费下载使用CodeGeeX插件AI辅助编程工具CodeGeeX,是完全免费,开源开放给所有开发者使用。程序员普遍反应使用这个插件后,代码编写效率提升2倍以上。CodeGeeX插件拥有代码生成功能:可以根据自然语言注释描述的功能,自动生成代码。也可以根据已有的代码自动生成后续代码,补全当前行或生成后续若干行,帮助你提高编程
写在前面:写代码需要好的编辑器,微软开发了VSCode,江湖传说很好用,这就开始折腾一下。环境:Windows 10、VSCode 1.32一、下载和安装第一步:登录官网下载安装文件网址:https://code.visualstudio.com第二步:安装VSCode第三步:启动VSCode 二、安装插件安装插件的方式很简单,在左侧栏目中点击最下方的按钮,然后在文本栏中输入需要安装的插
转载 2023-12-09 15:24:15
388阅读
我用VS Code来做前端开发,有很多第三方插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写代码,以下是我认为很好的插件。1.Emmet该插件可以让VS Code像Sublime Text那样很简单的进行代码扩展(按Tab键进行扩展),写前端代码的人都知道,标签代码太多,如果安装了这个插件,就可以让写代码变得轻松。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另外搜索。 VSCODE现在已经内置了这个插件,不用安装了。2.Prettier - C
转载 2023-09-24 09:35:47
522阅读
                                 &n
  • 1
  • 2
  • 3
  • 4
  • 5